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机理及对策
发布时间:2025-03-18 00:00
生物多样性由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及生态系统多样性组成。陆生野生动物是众多物种的一部分,保护陆生野生动物资源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环节。大范围内的陆生野生动物减少和生物多样性丧失,会使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因此将陆生野生动物保护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相结合,提高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主要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第一章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以及本文的技术路线和思路进行了概述,明确了本文的研究方向;第二章简要介绍了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概述了陆生野生动物、生境以及生物多样性的含义,并且对生态经济学理论、因果路径分析理论、生物多样性评价理论以及PSR评价框架进行了简单介绍,为后续章节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主要描述了我国陆生野生动物资源的现状、面临的主要威胁和相关保护政策,为之后的定性分析和实证分析奠定基础;第四章在深入描述的基础上,采用因果路径分析总结出陆生野生动物保护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为后续的实证研究和提出对策做铺垫;第五章是根据第四章定性分析的思路及其内容,以大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进行实证分析,构建了基于PSR生物多样...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陆生野生动物保护
1.3.2 陆生野生动物保护与生物多样性
1.3.3 研究评述
1.4 技术路线和方法
1.4.1 技术路线
1.4.2 研究思路和方法
1.5 研究难点和特色
1.5.1 研究难点
1.5.2 研究特色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陆生野生动物
2.1.2 生境与生态系统
2.1.3 食物链
2.1.4 生物多样性
2.2 生态经济学理论基础
2.2.1 生态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和体系
2.2.2 人类在生态经济系统中的地位
2.3 研究方法
2.3.1 因果路径分析理论
2.3.2 生物多样性评价理论
2.3.3 PSR评价框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陆生野生动物现状及政策
3.1 陆生野生动物资源现状、分类
3.2 陆生野生动物资源面临的主要威胁
3.2.1 直接威胁
3.2.2 间接威胁
3.3 陆生野生动物保护政策
3.3.1 国际条约
3.3.2 国内法律法规
3.3.3 地方法律法规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陆生野生动物保护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分析
4.1 生境与陆生野生动物
4.1.1 湿地与陆生野生动物
4.1.2 森林与陆生野生动物
4.1.3 草地与陆生野生动物
4.2 经济发展与陆生野生动物及其生境
4.2.1 农林牧业生产
4.2.2 工业化进程
4.2.3 过度消费
4.3 我国的生物多样性现状
4.3.1 生物多样性的特征
4.3.2 我国生物多样性面临的挑战
4.4 陆生野生动物与生物多样性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实证分析
5.1 研究区域
5.1.1 经济状况
5.1.2 历史发展
5.1.3 生物区概况
5.2 PSR评价模型构建
5.2.1 指标设计原则
5.2.2 评价指标的选择及数据来源
5.3 指标的标准化
5.3.1 指标的标准化
5.3.2 数据归一化处理结果
5.4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5.4.1 层次分析法步骤
5.4.2 案例权重的确定
5.5 生物多样性评价函数确定
5.6 评价结果与建议
5.6.1 压力层
5.6.2 状态层
5.6.3 响应层
5.6.4 生物多样性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与建议
6.1 物种保护
6.1.1 食物链角度识别动植物关系
6.1.2 识别各类生境的关键因素
6.2 改变经济增长方式
6.3 大力宣传,提高公众意识
6.4 完善法律体系,注重栖息地保护
6.5 加大投资和相关研究的力度
6.6 加强国际合作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本文主要结论
7.2 进一步研究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本文编号:4035675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陆生野生动物保护
1.3.2 陆生野生动物保护与生物多样性
1.3.3 研究评述
1.4 技术路线和方法
1.4.1 技术路线
1.4.2 研究思路和方法
1.5 研究难点和特色
1.5.1 研究难点
1.5.2 研究特色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陆生野生动物
2.1.2 生境与生态系统
2.1.3 食物链
2.1.4 生物多样性
2.2 生态经济学理论基础
2.2.1 生态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和体系
2.2.2 人类在生态经济系统中的地位
2.3 研究方法
2.3.1 因果路径分析理论
2.3.2 生物多样性评价理论
2.3.3 PSR评价框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陆生野生动物现状及政策
3.1 陆生野生动物资源现状、分类
3.2 陆生野生动物资源面临的主要威胁
3.2.1 直接威胁
3.2.2 间接威胁
3.3 陆生野生动物保护政策
3.3.1 国际条约
3.3.2 国内法律法规
3.3.3 地方法律法规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陆生野生动物保护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分析
4.1 生境与陆生野生动物
4.1.1 湿地与陆生野生动物
4.1.2 森林与陆生野生动物
4.1.3 草地与陆生野生动物
4.2 经济发展与陆生野生动物及其生境
4.2.1 农林牧业生产
4.2.2 工业化进程
4.2.3 过度消费
4.3 我国的生物多样性现状
4.3.1 生物多样性的特征
4.3.2 我国生物多样性面临的挑战
4.4 陆生野生动物与生物多样性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实证分析
5.1 研究区域
5.1.1 经济状况
5.1.2 历史发展
5.1.3 生物区概况
5.2 PSR评价模型构建
5.2.1 指标设计原则
5.2.2 评价指标的选择及数据来源
5.3 指标的标准化
5.3.1 指标的标准化
5.3.2 数据归一化处理结果
5.4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5.4.1 层次分析法步骤
5.4.2 案例权重的确定
5.5 生物多样性评价函数确定
5.6 评价结果与建议
5.6.1 压力层
5.6.2 状态层
5.6.3 响应层
5.6.4 生物多样性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与建议
6.1 物种保护
6.1.1 食物链角度识别动植物关系
6.1.2 识别各类生境的关键因素
6.2 改变经济增长方式
6.3 大力宣传,提高公众意识
6.4 完善法律体系,注重栖息地保护
6.5 加大投资和相关研究的力度
6.6 加强国际合作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本文主要结论
7.2 进一步研究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本文编号:40356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403567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