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白蛾幼虫消化道形态和超微结构观察
发布时间:2025-03-20 03:25
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 Drury是我国重要的林业检疫性害虫之一,世界范围内寄主多达600余种,对我国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造成了巨大损失。明确美国白蛾幼虫消化道各部分的形态结构,可为进一步研究其幼虫的食性及消化机能奠定基础。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与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美国白蛾6龄幼虫消化道形态及超微结构。美国白蛾幼虫的消化道由前肠、中肠、后肠组成。前肠是消化道最长的部分,占整个消化道的54.27%,包括咽、食道、嗉囊、前胃四部分;中肠较短,占整个消化道的21.28%,内部具围食膜;后肠由幽门、回肠、结肠和直肠组成,幽门由幽门锥和幽门瓣组成。马氏管共6条,丝腺2条。美国白蛾幼虫消化道总体结构与大部分鳞翅目消化道结构相似,但是其前肠在长度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异,本文进一步讨论了美国白蛾幼虫消化道结构与其食性及耐饥饿能力等的相关性。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4037306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图1 美国白蛾6龄幼虫消化道整体结构
美国白蛾的消化道为淡黄色,整体呈管状,分为前肠、中肠、后肠和附属结构(丝腺和马氏管,图1)。马氏管着生于中后肠交界处,附着在中、后肠的外壁上;丝腺共两条,发源于咽,前部较细而后部较粗(图1)。6龄幼虫消化道平均长度为24.703±0.223mm,其中,前肠最长,平均长度为13.....
图2 美国白蛾6龄幼虫前肠电镜(A、B、E)、石蜡切片(C、D)和体视镜(F)观察
美国白蛾幼虫前肠分为咽、食道、嗉囊、前胃四部分(图1),以贲门瓣与中肠分界。扫描电镜(日立S-3400NII)观察表明,其上唇下缘为“W”型,内壁有许多向后的微棘(图2-A)。咽部内壁光滑,食道前部较细,后端渐渐变粗与嗉囊连接(图1和图2-B),外侧连接处观察到发达的纵肌(图2....
图3 美国白蛾6龄幼虫中肠石蜡切片(A、B)和电镜(C-J)观察
美国白蛾中肠较短,占整个消化道的21.28%,具有吸收、分解食物并代谢有毒物质等作用(Sousaetal.,2009;Wangetal.,2018)。虽然美国白蛾的中肠很短,但对食物仍有较高(38%)的同化率(SchroederandMalmer,1980)。共....
图4 美国白蛾6龄幼虫后肠石蜡切片(A、B)、体视镜(C)和电镜(D-H)观察
图3美国白蛾6龄幼虫中肠石蜡切片(A、B)和电镜(C-J)观察图5美国白蛾6龄幼虫马氏管和丝腺扫描电镜观察
本文编号:40373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403730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