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林业论文 >

阔叶红松林木本植物生境关联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0-03-31 19:40
【摘要】:物种共存机制与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机制一直以来都是群落生态学重要的研究内容,其中最受关注的是生态位理论和群落中性理论。目前生态位理论和中性理论对于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物种共存的相对重要性研究多集中于热带以及亚热带地区,在温带地区的研究还较少。研究温带地区森林树木的死亡与更新的格局,对于了解和预测种群动态、森林演替、物种更新等生态学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基于2014年丰林30 hm~2温带典型阔叶红松(Pinus koraiensis)林动态监测样地的调查数据,以样地内所有DBH≥1 cm、个体数大于30株的33种木本植物及更新、死亡个体为研究对象,采用Torus-translation检验方法分析不同物种、生长阶段(幼树期、生长期和成熟期)、生活型(乔木、灌木)和生长习性(喜光、耐荫、中生)与5类生境的关联性。结果表明:有28个物种(84.8%)至少与一个生境类型显著相关,与山谷和斜坡(阴坡和阳坡)呈正相关的个数最多,与山脊呈正相关的较少;在3个生长阶段与5个生境类型一共产生34个正相关关系(11个、11个、12个分别在幼树期、生长期、成熟期)对不同生长阶段物种的生境相关性进行比较,发现大多数物种的生境偏好会发生改变,只有毛榛子(Corylus mandshurica)、山槐(Maackia amurensis)、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鱼鳞云杉(Picea jezoensis)、花楷槭(Acer ukurunduense)始终与某一生境呈正相关;对不同类型物种生境关联性进行比较,发现乔木与山谷呈正相关,灌木与阳坡和山脊呈正相关,乔木中生种和灌木中生种在3个时期均与阳坡呈正相关。不同生境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相比较,山脊、阳坡和阴坡的个体密度都较大,其中喜光物种更新的个体数小于耐荫物种和中生物钟,死亡个体数最多的10个物种其中有8个是样地中个体数最多的10个物种。对不同物种、生活型、生活习性更新与死亡物种的生境关联性分析发现,19(90.5%)个物种的更新至少与一类生境显著相关,22(84.6%)个物种的死亡至少与一类生境显著相关。以上结果表明物种具有生境特化的特性,生境特化对于物种共存有着重要的作用,生态位理论对于丰林样地的生物多样性的维持以及物种共存起着重要的作用;大部分物种的关联性会随着生长阶段而发生改变;不同的生境条件影响着物种的组成以及群落的更新和死亡,生境过滤对于温带森林物种的更新与死亡有较大的影响,影响着群落结构的变化以及森林动态。
【图文】:

地形图,公顷,地形图,样方


2.3 数据分析2.3.1 生境划分将每个样方四个顶点的海拔值制成数字高程模型(DEM),用Arcgis样方的高程、坡度、坡向、曲率,,坡向是一个环形变量,所以需要对坡和余弦转化[96]。选取这4个主要地形因子,用多元回归树(MRT)[98]的方元回归树是物种分布与环境之间关系的数量分类方法,利用递归划分法方划分为相同的类别,无需人为划分,所以比常用方法更为客观[99]。选m样方的4个地形因子为自变量,44个物种在750个样方中的重要值(IV值的计算公式为:IV=(相对多度+相对胸高断面积)/2,对物种组成和环回归分析。MRT采用R语言中mvpart包进行运算。计算结果丰林样地可以型:山脊、阳坡、阴坡、山谷阳面、山谷阴面,各生境的具体参数见表2.3.2 物种生境关联性分析样地中DBH≥1 cm的44种木本植物中,选择个体数大于30株的33个象,采用Torus-translation方法检验物种与生境之间的关联性。Torus-tra

分类图,样地,生境,公顷


生长期 Juvenile 2.0≤DBH<3.0成熟期 Mature DBH≥3.0图2-2 丰林30公顷样地生境分类图Figure 2-2 Habitat groups of the 30 hm2Fenglin plot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S718.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雪;徐丽娜;金光泽;;地形对典型阔叶红松林灌木更新的影响[J];生物多样性;2015年06期

2 王斌;向悟生;丁涛;黄甫昭;文淑均;李冬兴;郭屹立;李先琨;;弄岗喀斯特季节性雨林枯立木多度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子[J];科学通报;2014年35期

3 Qinggang Wang;Yaozhan Xu;Zhijun Lu;Dachuan Bao;Yili Guo;Junmeng Lu;Kuihan Zhang;Haibo Liu;Hongjie Meng;Xiujuan Qiao;Handong Huang;Mingxi Jiang;;Disentangling the effects of topography and space on the distributions of dominant species in a subtropical forest[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14年35期

4 王利伟;李步杭;叶吉;白雪娇;原作强;邢丁亮;蔺菲;师帅;王绪高;郝占庆;;长白山阔叶红松林树木短期死亡动态[J];生物多样性;2011年02期

5 汪殷华;米湘成;陈声文;李铭红;于明坚;;古田山常绿阔叶林主要树种2002-2007年间更新动态[J];生物多样性;2011年02期

6 李晓娟;王翰霖;;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分布与地形的关系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22期

7 赖江山;米湘成;任海保;马克平;;基于多元回归树的常绿阔叶林群丛数量分类——以古田山24公顷森林样地为例[J];植物生态学报;2010年07期

8 李立;陈建华;任海保;米湘成;于明坚;杨波;;古田山常绿阔叶林优势树种甜槠和木荷的空间格局分析[J];植物生态学报;2010年03期

9 区余端;王华南;张璐;苏志尧;;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下植物分布的地形相关性[J];武汉植物学研究;2009年01期

10 岳永杰;余新晓;武军;朱建刚;李维;;北京山区天然次生林种群空间分布的点格局分析——以雾灵山自然保护区为例[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8年03期



本文编号:26094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26094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4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