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增温对高山森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酶活性的影响
【图文】:
图4、各时期水溶性C、N、P含量(平均值土标准误)逡逑Fig邋4邋The邋water邋soluble邋content邋of邋C,邋N邋and邋P邋inevery邋perioc^meantSf1)逡逑SC:水溶性碳(soluble邋carbon);SN:水洛性氮(s61uble邋nitrogen);SP:水溶性磷(soluble邋phosphorus);逡逑卜同邋The邋same邋below.逡逑19逡逑
采样时间上不同土壤层次的真菌/细菌值变化不同,在土壤有机层中真菌/细逡逑菌值出现不断降低的趋势;在矿质土壤层中真菌/细菌值不断降低,,且两个海拔逡逑变化一致(图6)。海拔3900m处土壤有机层中G+AJ值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逡逑在SFS2是值最大(7.52);矿质土壤层中G+/G?值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SFS2逡逑是值最大(7.00)。海拔4000邋m处土壤有机层中G+/G_值出现不断降低的趋势;矿逡逑质土壤层中G+/G1I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SFS2是值最大(11.19)(图6)。逡逑海拔上4000邋m处真菌/细菌和G+/G_值高于3900邋m。逡逑多因素方差分析发现(表5),采样时期对真菌/细菌和G+/G_有极显著影响逡逑(p<0.01),土壤层次对真菌/细菌和G+/G層极显著影响(p<0.01),海拔对真菌/细菌逡逑有显著影响(/?<0.05)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S71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波;;森林土壤学科发展概述[J];防护林科技;2018年11期
2 文哲;;15N同位素稀释技术和示踪技术在森林土壤N素研究中的应用[J];南方农业;2016年30期
3 李云红;陈瑶;邵英男;;浅析氮沉降对森林土壤的影响[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年13期
4 林梦磊;胡进娣;李爽;薛伟;;便携式森林土壤探测仪的研究[J];森林工程;2017年05期
5 周利勋,刘永春;西藏高寒地区森林土壤资源及其开发利用[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6 杨承栋;合理利用森林土壤资源提高森林土壤生产力的研究[J];世界林业研究;1998年04期
7 王晓辉,袁加会;对新兴林场森林土壤的调查报告[J];吉林林业科技;1998年05期
8 邓玉林,胡庭兴,罗承德;四川中高山区森林土壤及利用现状与评价[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9 张道兰;森林土壤全N测定见解[J];江西林业科技;1997年03期
10 刘寿坡;森林土壤与林业发展[J];林业科技通讯;199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承栋;焦如珍;孙启武;;森林土壤学科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综述篇)[C];2004年
2 杨承栋;;第九章 我国森林土壤资源利用与管理的回顾及展望[A];中国土壤科学的现状与展望[C];2005年
3 吴森博;陈尊贤;;台湾太平山地区森林土壤薄胶层之特性与生成作用[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综述篇)[C];2004年
4 杨玉盛;谢锦升;黄荣珍;;不同林地类型土壤水库特性的研究[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5 孙清芳;刘延坤;邵英男;刘玉龙;刘广菊;田松岩;;小兴安岭森林土壤环境差异性研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6 斯贵才;袁艳丽;王建;夏燕青;雷天柱;张更新;;藏东南森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土壤酶活性随海拔梯度的变化[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4年度(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兰州油气中心及其他部门[C];2015年
7 张硕;王一文;高莉莉;;模拟大气氮沉降增加对森林土壤矿化通量的影响[A];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6 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C];2018年
8 郑国全;;浙江省临安市碳中和城市发展现状与策略研究——基于森林土壤碳汇和碳排放比较角度[A];第二届山地城镇可持续发展专家论坛论文集[C];2013年
9 王忠诚;华华;;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水源涵养功能研究[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下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0 孙艳红;张洪江;程金花;王玉杰;程云;石健;;重庆缙云山林地枯落物及土壤水文效应研究[A];《中国水土保持科学》第1届4次编委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朱汉斌 通讯员 周飞;中科院华南植物园 发现森林土壤缓冲酸沉降机制[N];中国科学报;2018年
2 陈超;森林土壤二氧化碳监测有新手段[N];科技日报;2008年
3 记者 铁铮;我国首次完成森林土壤资源典型调查[N];中国绿色时报;2012年
4 记者 齐芳 通讯员 廖琼;成熟森林土壤可持续积累有机碳[N];光明日报;2006年
5 本版撰文 本报记者 邓媚;成熟森林土壤可持续积累有机碳[N];广东科技报;2008年
6 记者 任荃;成熟森林土壤是巨大“碳汇”[N];文汇报;2006年
7 刘安兴;森林与水 唇齿相依[N];浙江日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廖雪梅;做“常青树”企业应专注创新[N];重庆日报;2014年
9 沙琢;把碳存在森林里可靠吗?[N];中国绿色时报;2000年
10 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测试中心;常见土壤检验项目和标准(一)[N];农资导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戴沈艳;酸性森林土壤亚硝态氮转化及其主要影响因素[D];南京师范大学;2018年
2 马辰;长白山地森林土壤跳虫的分布格局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D];东北师范大学;2019年
3 孙向阳;北京西山地区森林土壤中CO_2、N_2O和CH_4气体的排放通量及动态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1999年
4 耿玉清;北京八达岭地区森林土壤理化特征及健康指数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5 华梅;长白山森林土壤纤维素酶基因多样性分析及基因克隆与表达[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6 韩阳;长白山地区森林土壤含水量定量遥感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艳;辽宁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计量[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8 郭平;三峡库区酸沉降特征及其对森林土壤的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9 谢文;基于高光谱技术的森林土壤不同养分含量光谱特征及估测模型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7年
10 杨红;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北坡森林土壤真菌种群及其多样性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军亚;多环芳烃在藏东南森林土壤中的分布、迁移及其生态风险评价[D];天津理工大学;2019年
2 吴强;川西北高山/亚高山主要森林土壤水土保持功能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7年
3 刘岳坤;土壤水分对秦岭南坡不同海拔森林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
4 杨林;模拟增温对高山森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酶活性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17年
5 郭晓笑;内蒙古森林土壤中革菌科真菌的高通量分析[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7年
6 唐志娟;长沙市城市森林土壤重金属含量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来源分析[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年
7 李茜;南昌城乡梯度森林土壤磷形态时空分布格局[D];南昌大学;2010年
8 刘金玲;模拟增温对高山森林土壤碳氮过程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12年
9 林荣晓;新兴县森林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与污染评价[D];华南农业大学;2016年
10 罗遥;脱硫石膏对酸化森林土壤的修复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826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2682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