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上游一个年龄序列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及碳吸存特征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S718.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丽芳;林立;;马尾松人工林改造措施探讨[J];绿色科技;2017年05期
2 叶敏;;马尾松人工林定向培育关键技术研究[J];绿色科技;2016年13期
3 巫火旺;;连城马尾松人工林直径结构研究[J];林业勘察设计;2014年02期
4 周全连;刘建;黄开勇;;马尾松人工林的生物量碳计量参数研究[J];大众科技;2015年08期
5 聂侃谚;;马尾松人工林的经营方法探讨[J];现代园艺;2014年16期
6 李鸿儒;;马尾松人工林的培育关键技术初探[J];现代园艺;2013年02期
7 林声庆;;不同营林技术措施对马尾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J];山东林业科技;2013年04期
8 王胤;杨章旗;张振林;郭飞;杨春霞;;林分密度对马尾松人工林林地土化性质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6期
9 邓伦秀;李茂;;马尾松人工林研究现状及展望[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7期
10 张玉儿;;马尾松人工林经济成熟龄的探讨[J];林业勘察设计;2007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全文选;马尾松幼苗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机理[D];贵州大学;2018年
2 黄家荣;马尾松人工林生长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3 季孔庶;马尾松扦插繁殖与矿质营养的生理遗传学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1996年
4 周志春;马尾松优质纸材选择及其生态遗传学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0年
5 谌红辉;广西马尾松人工林定向培育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6 靳爱仙;马尾松人工林健康评价及生态恢复模式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年
7 蔡琼;马尾松抗旱相关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D];贵州大学;2017年
8 王霞;马尾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初期效果分析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9 高尚坤;马尾松人工林不同营林措施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及其响应机制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7年
10 徐嘉;南亚热带两种人工林土壤碳过程对减少降雨的响应[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荣勇;龙葵、商陆耐铅内生菌促进马尾松对铅富集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9年
2 李睿宇;马尾松天然林生长收获预估技术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9年
3 刘卓;南亚热带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影响因素分析[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9年
4 蔡肖;香椿和马尾松典型人工林营养元素动态变化分析[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9年
5 秦佳双;不同马尾松人工林群落特征及近自然恢复状态评价[D];广西师范大学;2019年
6 戴金梅;红壤严重侵蚀退化地马尾松幼苗施肥效应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8年
7 李敏;杉木、马尾松精油抑菌效能及园林应用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8 Meta Francis Justine;长江上游一个年龄序列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及碳吸存特征[D];四川农业大学;2017年
9 魏大平;郁闭度控制对马尾松人工林化学计量特征及养分再吸收率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17年
10 杨春;间伐对马尾松、湿地松林生长及土壤性质的影响[D];安徽农业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7231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2723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