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光抚育对温带弃耕地红松人工林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S791.24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文军,薛清华,闫长喜;谈红松人工林改培工程[J];林业勘查设计;2000年02期
2 曹振平,刘保华,杨福胜;浅谈大力发展红松种籽生产施行红松人工林的双向经营[J];林业勘查设计;2000年04期
3 李荣岐,姜秀志;红松人工林修枝效果的调查[J];林业科技;2001年05期
4 付蓄杰,刘协凤,庞玉芝;红松人工林过早结实原因[J];中国林副特产;2001年03期
5 金春德,张鹏,李永德,吴玉德,赵成日;红松人工林结实品质的初步研究[J];延边大学农学学报;2001年04期
6 李洪义;浅谈红松人工林经营管理[J];林业勘查设计;2002年02期
7 张逢群,杨金权,杜厚华;林口林区红松人工林定向培育试验[J];林业勘查设计;2003年03期
8 张业君,朱国民,赵晓军,刘晓忠,王洪亮;上层林木对营造红松人工林影响的分析[J];林业勘查设计;2005年03期
9 赵廷广;陈宝颖;李严寒;;谈红松人工林改培果林技术[J];林业勘查设计;2007年03期
10 王敬敏;;浅析红松人工林透光抚育[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丁磊;陆元昌;胡万良;孔祥文;徐庆祥;金鑫;;红松人工林近自然森林经营发展类型及设计方法[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2 丁磊;陆元昌;胡万良;孔祥文;徐庆祥;金鑫;;红松人工林近自然森林经营发展类型及设计方法[A];森林可持续经营与生态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丁磊;陆元昌;胡万良;刘宪钊;;红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的必要性及可行途径探讨[A];第九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4 张利民;王行轩;尚福强;焦宏;;红松人工林结实高产优树选择技术的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9分会场:中国西部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与科技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5 尚福强;王行轩;张利民;宫研;林海;;不同林龄红松人工林优树的结实性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9分会场:中国西部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与科技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6 刘明明;;温室气体排放管制的经济学分析[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7 王军霞;唐桂刚;万婷婷;;我国开展重点行业温室气体排放监测的建议[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3年
8 曾文革;袁振华;;气候变化背景下美国温室气体排放许可立法的进展与影响[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秋平;这里有片全国最早的红松人工林[N];中国绿色时报;2004年
2 记者 蒋文艳 胡旺弟;今后3年我省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95万吨[N];甘肃经济日报;2013年
3 记者 程颖;我市出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方案[N];平顶山日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范松璐;六国达成温室气体排放新协定[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5 王英;“温室气体排放商标”:可取的创意[N];中国石化报;2007年
6 徐启生;美市长呼吁控制温室气体排放[N];光明日报;2007年
7 陈勇;美加州将立法严控温室气体排放[N];经济参考报;2006年
8 记者 陈勇;美国加州与英国签署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协议[N];人民日报;2006年
9 张忠霞;美国称需认真对待温室气体排放[N];人民日报;2007年
10 高原;美国市长会议呼吁控制温室气体排放[N];人民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谷思玉;红松人工林土壤肥力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1年
2 陈粲;不同秸秆还田处理下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DNDC模型模拟及模型适应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3 刘玲;我国石化行业温室气体排放变动分析及减排潜力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4 王悦;猪场沼液贮存过程碳氮气体排放及机理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年
5 高洪军;长期不同施肥对东北玉米产量和土壤肥力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雪娇;透光抚育对温带弃耕地红松人工林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7年
2 张金虎;红松人工林结实的密度效应及其周期结实模型的建立[D];东北林业大学;2016年
3 梁晓娇;红松人工林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7年
4 张志;红松人工林土壤质量演变规律[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5 金国良;红松人工林的遗传多样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春红;基于非线性混合模型的红松人工林枝条生长[D];东北林业大学;2013年
7 陈硕們;林分结构和施氮肥对小兴安岭红松人工林细根生物量和生产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3年
8 李玲玲;红松人工林果实产量预估模型[D];东北林业大学;2014年
9 王超逸;不同地形条件下红松人工林针叶与土壤养分关系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4年
10 胡骥;若尔盖高原河流三种温室气体排放及时空动态[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7503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2750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