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林业论文 >

杨树全同胞异源异倍体群体生长变异规律及其DNA甲基化变异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2 21:27
【摘要】:非整倍性染色体数目变异由于打破了生物体基因组剂量的平衡,往往造成丰富的表型变化,在植物遗传改良研究中被广泛利用。然而,由于缺乏合适的研究材料,有关木本植物染色体非整倍性变异对表型变异的影响及分子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以二倍体‘毛新杨’(Populus tomentosa × P.bolleana)与三倍体‘银中杨'(P.alba×P.berolinensis‘Yinzhong')杂交获得的1个具有丰富染色体数目变异类型的全同胞异源异倍性子代群体为材料,在解析其不同个体染色体组成的基础上,对该群体的株高、地径等表型变异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其DNA甲基化变异模式。相关研究对于明确与杨树重要性状形成相关的染色体组合类型,指导杨树乃至林木染色体工程定向育种策略的制定,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开发了基于SSR分子标记的杨树非整倍体分子核型分析技术体系,并结合基因组重测序对'毛新杨' X '银中杨'的65个子代的染色体组成进行了解析。研究发现,这65个杂交子代中存在2个二倍体(2n=2x),26个染色体数目介于38~57之间的超二倍体(2n=2x~3x),24个染色体数目介于57~76之间的超三倍体(2n=3x~4x),10个四倍体(2n=4x)以及3个染色体数目稍多于76的超四倍体(2n=4x+)。同时,还检测到其中部分子代植株存在染色体缺失和重复等结构变异。2.'毛新杨' × '银中杨'全同胞异源异倍体子代植株在苗期生长方面存在差异。对一年生嫁接苗的生长调查分析,父母本株高平均值为182.41cm,2x组株高平均值为160cm,4x组株高平均值为163.75cm,非整倍体组株高平均值为112.33cm;父母本地径平均值为13.51mm,2x组地径平均值为12.32mm,4x组地径平均值为11.34cm,非整倍体组地径平均值为9.50mm。总的来说,非整倍体植株在苗期株高、地径等生长指标方面,与亲本、二倍体和四倍体同胞相比总体处于劣势,但其中也存在少量生长较为优良的个体。父母本的光合速率表现要优于各子代倍性组,亲本光合速率平均值为21.14μmolCO2m-2s-1,整倍体组光合速率平均值为1 8.99μmolCC2m-2s-1,非整倍体组光合速率平均值为1 8.53μmolCO2m-s-1。整倍体组与非整倍体组相比,光合速率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优势。3.'毛新杨' × '银中杨'异倍体杂交子代与亲本相比,普遍发生了 DNA去甲基化现象。利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技术(Methylation Sensitive Amplified Polymorphism,MSAP)技术对该全同胞异源异倍性群体DNA甲基化变异进行分析,利用33对具有良好多态性的引物对65个个体进行MSAP分析,共检测到24256个位点,在所有子代中,遗传自父母本的各类型甲基化位点共14536个,发生变异的位点有9720个。子代发生非甲基化的位点数为6602个,占子代各类型甲基化水平的52.76%;发生全甲基化的位点数为2515个,占子代各类型甲基化水平的20.10%;发生半甲基化的位点数为3396个,占子代各类型甲基化水平的27.14%。父本非甲基化水平为36.34%,全甲基化水平为27.62%,半甲基化水平为36.05%;母本非甲基化水平12.56%,全甲基化水平和半甲基化水平均为43.72%。综上,子代普遍发生了去甲基化现象。子代中,非整倍体与四倍体甲基化水平高于二倍体,表明同胞间染色体剂量的差异对甲基化水平存在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792.11
【图文】:

银中杨,毛新杨,子代,染色体组成


chromosome邋composition邋of邋some邋samples邋in邋offspring逡逑2.2.4.逦‘毛新杨’邋X邋‘银中杨’子代染色体剂量水平分析逡逑65个个体染色体剂量水平在19条染色体中的分布如图2-4所示:在ChrOl?Chr邋19逡逑中,ChrOl、Chr05和Chr09三条染色体上出现了邋5x,对应所测个体中的3个超四倍逡逑体;发生过结构变异的染色体为Chr01 ̄Chr07和Chrl3?Chrl9,19条染色体中有14逡逑条发生过结构变异,其中Chr06发生结构变异的频率最高,在6个个体中均发现有逡逑Chr06的部分区段缺失

银中杨,毛新杨,子代,结构变异


I邋3邋tiNW^邋^逦一一—邋一>邋吟p哄危咤寰硌褐跺义贤迹玻趁卵睿劐濉醒睢哟胁糠盅救旧遄槌煞治鲥义希疲椋纾玻冲危校澹簦铮恚澹睿簦铮螅徨澹澹校澹猓铮欤欤澹幔睿幔╁錘B邋(.R邋alba邋x邋P.邋berolinensis)邋'Yinzhong5]邋analysis邋of逡逑chromosome邋composition邋of邋some邋samples邋in邋offspring逡逑2.2.4.逦‘毛新杨’邋X邋‘银中杨’子代染色体剂量水平分析逡逑65个个体染色体剂量水平在19条染色体中的分布如图2-4所示:在ChrOl?Chr邋19逡逑中,ChrOl、Chr05和Chr09三条染色体上出现了邋5x,对应所测个体中的3个超四倍逡逑体;发生过结构变异的染色体为Chr01 ̄Chr07和Chrl3?Chrl9,19条染色体中有14逡逑条发生过结构变异,其中Chr06发生结构变异的频率最高,在6个个体中均发现有逡逑Chr06的部分区段缺失

株高,银中杨,毛新杨,子代


逦257.58逦333.27逦135.94逦36.35逦1497.42逦0.14逡逑3.2.2.逦‘毛新杨’邋x邋‘银中杨’子代群体的株高变异分析逡逑总体而言,父母本的株高长势优于各子代倍性组(图3-1),整倍体2x组和4x组逡逑株高长势接近,但4x组个别单株表现要优于2x组。3x ̄4x组优于2x?3x组和4x+组,逡逑4x+组最优单株株高为187.33cm,要低于其它各组,2x?3x组拥有表现最差的单株,逡逑株高为45cm,邋3x?4x组拥有非整倍体组中表现最优的单株,株高为170.67cm。整倍逡逑体2x和4x组在苗期株高表现明显优于各非整倍体组,虽然非整倍体组整体上处于一逡逑种劣势,但其中也存在个别的单株表现优良。逡逑200-逦逡逑[__J逦丁逦[逡逑, ̄t ̄逦i逦T逡逑?逦——丁逦:_邋逦邋逦逡逑'v*邋150邋-逦1逦mu.S脋=备v邋■逦—s—逦—1一逡逑!逡逑r-逦_NN—逡逑50邋-逡逑1逡逑i逦i逦i逦i逦i逦i逦i逡逑famale邋parent邋2x逦2x-3x逦3x-4x逦4x逦4x+逦male邋parent逡逑图3-1邋‘毛新杨’邋X邋‘银中杨’子代及亲本的株高分析逡逑Fig.3-1邋analysis邋of邋Height邋of邋seedings邋for逡逑{P.邋tomentosa邋x邋P.邋bolleana)邋x邋(R邋alba邋x邋P.邋berolinensis邋4Yinzhong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管苇;张云霞;杨树琼;陈劲枫;娄群峰;;黄瓜倍性材料创制及染色体组成的FISH鉴定[J];中国农业科学;2014年17期

2 包立军;;桑树同源多倍体基因组DNA甲基化状态的MSAP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3年22期

3 窦笑菊;;核型分析方法研究及进展[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2年13期

4 李拴明;王健;杨晶;赵富玺;;甲基化荧光PCR检测母血中游离胎儿maspin基因的研究[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2年02期

5 张羽;王勇;陈雪燕;;植物染色体制片中疑难问题的解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5期

6 宗成志;李姝婧;吴士筠;;杂交玉米华甜1号与登海9号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J];现代农业科学;2008年10期

7 刘永安;冯海生;陈志国;畅喜云;刘瑞娟;窦全文;王海庆;;植物染色体核型分析常用方法概述[J];贵州农业科学;2006年01期

8 黄琼晓,金帆,黄荷凤;DNA甲基化的研究方法学[J];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2004年06期

9 李海飞,李洪义;DNA甲基化的分析与状态检测[J];医学综述;2004年03期

10 刘文革,阎志红,王鸣;不同染色体倍性西瓜光合速率日变化的研究[J];中国西瓜甜瓜;2003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涛;草莓种间杂交和染色体加倍过程中DNA甲基化和基因表达的变化[D];南京农业大学;2016年

2 索玉静;青杨全同胞异源三倍体群体表观遗传变异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3 高立宏;小麦(中国春)非整倍体的遗传和表观遗传稳定性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4 马开峰;毛白杨基因组DNA甲基化遗传变异及遗传效应[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5 胡宝全;黑杨三倍体速生性状形成的分子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6 王先良;基于甲基化特异性引物和SAGE的高通量DNA甲基化定量检测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刘蓝泽;染色体核型分析、荧光原位杂交及高通量测序用于检测流产绒毛染色体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6年

2 李杨;桑属植物染色体倍性研究及FISH分析[D];西南大学;2015年

3 张延辉;拟南芥同源四倍体同源重组相关基因的表达及其编码蛋白质生物信息学的分析[D];郑州大学;2014年

4 冯烨宏;大白菜四倍体、三倍体和非整倍体的建立[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5 汪艳杰;水稻polycomb基因家族甲基化状态初步检测[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边禹;不同倍性多倍体枇杷基因组变异及其DNA甲基化分析[D];西南大学;2010年

7 祝泽兵;山杨和小黑杨多倍体诱导及生长与光合特性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8 杨桂娟;利用染色体加倍技术创建甘蓝型油菜非整倍体[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9 郭英华;大白菜部分非整倍体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7525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27525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a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