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林业论文 >

吉林蛟河针阔混交林乔木幼苗更新动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4 07:45
【摘要】:本研究基于2016-2018连续3年对吉林蛟河不同演替阶段(中龄林、成熟林和老龄林)针阔混交林中451个幼苗监测样站内乔木幼苗的动态监测,分析了乔木幼苗物种组成及动态特征,并以成熟林为研究对象,运用广义性混合效应模型分别检验了乔木幼苗密度和幼苗个体存活与生物邻体和生境变量的相关性,并探究了密度处理下的一年生红松幼苗生长和生物量分配格局。结果发现:2016-2018年的3次调查期间,该样地所有幼苗监测站共调查到乔木幼苗22种,分属11科15属,新生和死亡幼苗数量在物种和年际间均有明显差异;扩散限制、密度制约和生境过滤共同影响乔木幼苗密度格局和个体成活,但其相对重要性随年龄和物种特征而变化,扩散限制和密度制约效应在本研究中均得到了验证,生境因素中的土壤养分条件对幼苗更新有显著影响,相对于当年生幼苗,生境因素对多年生幼苗更新影响更为显著;密度制约一年生红松幼苗幼苗生长与生物量分配格局,其基径生长、根、叶干重以及的单株总干重均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减少。本研究揭示了幼苗更新与扩散限制、密度制约和生境过滤之间的关系,为揭示温带森林物种多样性维持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718.5
【图文】:

示意图,幼苗,收集器,种子雨


三块样地共设置种子收集器451个,其中包括中龄林99个,成熟林209个和老逡逑龄林143个。在种子雨收集器四周lm处设置4个lm邋xl邋m的幼苗监测样方,与种子雨逡逑收集器一起构成一个样站(station)(图2.1)。2016-2018年连续3年每年的7-8月各进行1逡逑次幼苗调查,记录样方内幼苗种类、高度、基径、年龄、存活死亡状态等,并挂牌。逡逑9逡逑

频度分布,物种数,幼苗,频度分布


出一定的规律:样站数与物种数呈现出相反的趋势,2016年,幼苗和新生幼苗物种在逡逑样站中几乎都有分布,2017和2018年样站数-物种数分布相似,新生幼苗物种的样站逡逑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偏峰现象(图3.1)。在中龄林99个样站内约1/3的样站没有幼苗物种逡逑分布,物种数为1或2的样站数最多,几乎没有样站内物种数为6或7。2016至2018年样逡逑站内物种数最多分别为5,邋7和6种。新生幼苗物种数最多为3,约为幼苗总物种数的1/2,逡逑表明在调查期间约一半物种在样站内没有出现新生幼苗,2016年新生幼苗物种为1的逡逑22逡逑

幼苗密度,最优模型,标准误差,群落


幼苗密度模型中用到的参数见表3.4。在3种模型中,群落水平上拟合效果最优的逡逑是生物模型,且全模型与其具同等优度的拟合效果(表3.5),幼苗密度与同种成年邻体逡逑胸高断面积之和、土壤养分的第一、二主成分显著正相关(图3.2),表明群落水平上幼逡逑苗密度同时受生物邻体和生境因子的显著影响。逡逑表3.4幼苗密度模型中使用出现的参数逡逑Table邋3.4邋Parameters邋used邋in邋models邋of邋seedling邋density逡逑数据Data逡逑变量Variables逦最小值邋最大值平均值逡逑Min邋Max邋Mean逡逑生物邻体变量邋Biotic邋neighbors邋variables逡逑同种成体胸高断面积邋Conspecifie邋adult邋basal邋area邋(ConBa)逦0逦2.4661逦0.4072逡逑异种成体胸高断面积邋Heterospecific邋adult邋basal邋area邋(HetBa)逦1.233逦8.151逦3.56逡逑生境变量邋Habitat邋variables逡逑林冠开阔度邋Canopy邋openness逦0.989逦3.982逦2.148逡逑土壤含水置邋Moisture邋(%)逦13逦76.4逦26.74逡逑土壤pH值邋Soil邋pH邋value逦3,96逦5.44逦4.603逡逑23逡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洪滔;吴承祯;林勇明;陈灿;李键;林晗;;千年桐人工林乔木层的生物量特征[J];山地学报;2012年06期

2 刘淑琴;夏朝宗;冯薇;张克斌;马莉;刘建康;;西藏森林植被乔木层碳储量与碳密度估算[J];应用生态学报;2017年10期

3 石洪华;王晓丽;王嫒;刘振英;麻德明;;北长山岛森林乔木层碳储量及其影响因子[J];生态学报;2013年19期

4 闫文德,田大伦,何功秀;湖南会同第2代杉木人工林乔木层生物量的分布格局[J];林业资源管理;2003年02期

5 卢晓曼;郑光;居为民;戴声佩;高伦;;森林背景反射率对乔木层地上生物量遥感估算的影响研究——以大兴安岭林区为例[J];林业资源管理;2017年04期

6 张首军;;油松纯林乔木层碳密度影响因子分析[J];山西林业科技;2012年03期

7 罗君;;成都市园林景观中的长苞铁杉林乔木层种间尺度效应研究[J];科技通报;2017年04期

8 王亮;彭琦云;耿少波;;长白山露水河林区乔木层生物量及生产力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6年04期

9 池新钦;;闽北米槠天然林群落乔木层多样性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17年15期

10 包维楷,刘照光,刘朝禄,袁亚夫,刘仁东;中亚热带湿性常绿阔叶次生林自然恢复15年来群落乔木层的动态变化[J];植物生态学报;200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长明;刘广营;王广海;张立民;杨飞;王欣;;燕山山地不同林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特征[A];2010中国科协年会第五分会场全球气候变化与碳汇林业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10年

2 郭芮;李湛东;秦仲;;北京城市公园植物群落绿量的影响因子研究[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6[C];2016年

3 马长明;刘广营;杨飞;王欣;;燕山山地不同林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特征[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4 沈泽昊;吕楠;赵俊;李道兴;王功芳;;亚热带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种子雨的基本特征[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5 李意德;;海南尖峰岭青皮林乔木层物种多样性及种群分布格局的研究[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6 程瑞梅;肖文发;李建文;;三峡库区柏木林研究[A];中国林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程瑞梅;肖文发;李建文;;三峡库区柏木林研究[A];2004中国科协学术年会第十一分会场论文集[C];2004年

8 杨同辉;达良俊;;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常绿阔叶林群落结构及生物量[A];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进展Ⅶ——第七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李旭华;邓永利;张峰;董刚;李世广;;山西庞泉沟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A];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植物学:现在与未来——中国植物学会第十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八十周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2分会场: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C];2013年

10 潘辉;赵凯;王玉芹;黄石德;;不同密度福建柏人工林碳储量研究[A];2010中国科协年会第五分会场全球气候变化与碳汇林业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楠;大兴安岭南段阔叶林乔木死亡动态与生态系统响应[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7年

2 江波;浙江省生态公益林群落结构特征及其调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3 郑世群;福建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及评价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年

4 刘强;长汀生态恢复区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健康评估[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5 陶玉华;广西罗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与林地碳储量的变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6 余树全;浙江省常绿阔叶林的生态学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3年

7 付尧;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量及碳储量定量估测[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8 王艳霞;福建主要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9 刘恩;南亚热带典型人工林碳储量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2年

10 袁位高;浙江省生态公益林主要群落结构的比较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令君;吉林蛟河针阔混交林乔木幼苗更新动态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9年

2 李信良;山西吉县人工林生物量和元素积累与分布动态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7年

3 胥晏;贵州喀斯特生态脆弱区圆果化香种群更新特性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9年

4 黄芮筠;南宁五象新区创建国家级绿色生态示范城区植物多样性研究[D];广西大学;2018年

5 李莉;枣庄市主要公园植物群落结构与生态效应研究[D];聊城大学;2018年

6 刘美伶;川西林盘尺度和乔木覆盖率对周边环境微气候的辐射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8年

7 刘维;鹫峰森林公园乔木层地上碳储量遥感估测[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8 王巧红;永春县森林乔木层碳储量特征动态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9 王其炳;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然柳杉林群落学特征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10 林文莲;侵蚀退化红壤生态恢复效益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7802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27802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6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