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林业论文 >

林火干扰对辽河源油松林植被特征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8-10 08:09
【摘要】:本文在调查河北省平泉县辽河源人工油松林火烧初期植被特征变化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火强度对油松林植被特征的影响。用冗余分析(RDA)和灰色关联度法分析了火干扰后,环境因子(包括火强度因子、地形因子、土壤因子)对油松林植被特征(植被重要值、多样性、均匀度、丰富度)的影响,以探讨火烧初期植被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为辽河源地区火后植被恢复的合理规划提供依据,并为研究火后植被演替规律提供基础性资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强度火烧迹地树木烧伤情况分布差异显著。轻度火烧样地的树木熏黑高度大多数集中在3m以下,占样地内全部树木的76.1%;中度火烧迹地树木熏黑高度大部分集中在2-6m,占全部的74.5%,且分布比较均匀;重度火烧迹地树木熏黑高度集中在6m以上,占全部的93.8%,其中10m以上的占了 50.8%,10m以上大部分是全部烧死的树木。(2)火干扰后乔木的存活状况与火干扰强度大小及乔木径级大小有关。各径级的乔木随着火烧强度的增加,存活率减小,即轻度火烧迹地乔木的存活率最大,为92.86%,重度火烧迹地乔木存活率最小,为16.76%。乔木的存活率在三种强度火干扰的样地中均是随着乔木径级的增加而加大,即较大的个体在火干扰中更容易存活。(3)火干扰初期,不同强度火干扰样地的植被种类均比未过火样地增多。草本和灌木的重要值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重度火烧迹地的植被重要值变化最大。在重度火烧迹地中,草本种类与未过火样地相比增加了 11种,灌木种类增加了 3种。植被丰富度指数(R)和多样性指数(H)随火强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均匀度指数(J)在轻度和中度火烧迹地中变化不大,在重度火烧迹地中略微有所减少,但变化不显著(P0.05)。(4)火干扰后样地土壤理化性质发生了重要变化。四种样地间土壤物理性质差异显著(P0.05),火干扰后土壤含水率均比未过火样地显著减小(P0.05),说明火烧后土壤水分流失;火干扰后土壤容重有所增大,轻度火烧迹地变化不显著(P0.05),而重度火烧迹地显著增大(P0.05),说明火烧初期,林火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土壤变得更加紧密。不同火烧强度间土壤化学性质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土壤PH在轻度、中度、重度火烧后均比未过火样地有所增大,但不显著(P0.05);土壤有机碳在中度火烧迹地中显著增多(P0.05),而在重度火烧迹地中有所下降;土壤全氮在轻度和中度火干扰后有所增多,在重度火烧迹地有所减少,但差异均不明显(P0.05);土壤全磷在中度火烧迹地显著增加,而其他两个强度的火烧迹地全磷含量与未过火样地相差不大(P0.05);有效磷含量随着火烧强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多(P0.05),在重度火烧迹地达到最大值;土壤全钾含量在火干扰后均有所增加,轻度火干扰样地和中度火干扰样地的全钾含量比重度火干扰样地增加的多。(5)通过冗余分析(RDA)可知,植被重要值随着各环境因子的变化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对植被重要值影响最大的因子依次是林木受损率(DR)、树木熏黑高度与树高比值(SH)、土壤容重(BUL)、土壤有效磷(AP);全氮(TN)、有机碳(SOM)、坡向(AS)对植被都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影响不大;土壤PH、土壤全钾(TK)以及坡度(SP)和坡位(SI)对物种几乎没有影响。由灰色关联度分析可知,林木受损率(DR)、平均熏黑高度与树高比值(SH)、土壤有效磷(AP)与物种丰富度指数(R)和多样性指数(H)呈较高的关联度,坡位(SI)、土壤PH、土壤全氮(TN)与三种指数都呈现低关联度;与均匀度指数呈较高关联的因子依次是土壤全钾(TK)和坡向(As)。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S718.5
【图文】:

分布图,火烧迹地,树木,样地


熏黑高度(m)逡逑Bark邋char邋height(m)逡逑(a)表示轻度火烧样地,(b)表示中度火烧样地,(c)表示重度火烧样地逡逑图4-1火烧迹地树木熏黑高度分布图逡逑Figure邋4-1邋Histograms邋of邋bark邋char邋heights邋in邋the邋burned邋area逡逑20逡逑

径级,存活率,油松,乔木


4.2.1不同强度火干扰下乔木存活特征逡逑对不同强度火干扰后不同径级乔木的存活株数和存活率进行统计和计算,得到表逡逑4-2及图4-2。由图表可知,火干扰后乔木的存活状况与火干扰强度大小及乔木径级逡逑大小有关。各径级的乔木随着火烧强度的增加,存活率越小。即轻度火烧迹地的存活逡逑率最大,为92.86%,重度火烧迹地乔木存活率最小,为16.76%。在重度火烧迹地中,逡逑I邋(DBH<7.5cm)径级和II邋(7.5cm<DBH<12.5cm)径级的乔木均未能存活下来,从逡逑第III邋(12.5cm<DBH<17.5cm)径级开始才有所存活,存活率最大的是第VI逡逑(DBH>27.5cm)径级,只有25.86%;在轻度和中度火烧迹地中各径级的乔木都有存逡逑活,随着乔木径级的增加,存活率也增加;轻度火烧迹地中V邋(22.5cm<DBH<27.5cm)逡逑和VI邋(DBH>27.5cm)径级的乔木存活率为100%。乔木的存活率在三种强度火干扰的逡逑样地中均是随着乔木径级的增加而加大,这是因为较大的乔木个体一方面具有较厚的逡逑树皮

土壤含水率,轻度火烧,重度,样地


容重差异极显著(PcO.OOl),重度火烧迹地的土壤容重与其他三种样地差异均极显逡逑著(P<0.001),而轻度火烧迹地与未过火样地的差异不显著((P>0.005),说明土逡逑壤容重在重度火烧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轻度火烧后变化不大。由图4-5可知,在逡逑经过林火干扰初期,土壤容重均比未过火样地有所增加,在轻度火烧后比未过火增加逡逑了邋0.068g/cm3;中度火烧后,增加了邋0.086g/cm3;重度火烧后,增加了邋0.407g/cm3。逡逑26逡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C.B.Ring;柳平均;;堪萨斯西部片状放牧草地的植被特征[J];国外畜牧学.草原与牧草;1987年01期

2 刘佳慧;张韬;;辉腾锡勒风电场内外植被特征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7年15期

3 王俊丽;张俊涛;龚世杨;;北京立交桥绿化状况及植被特征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4 韦昌能;广西忻城县喀斯特山地的植被特征及其恢复研究[J];广西科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5 孟根其其格;德永军;赵德旺;格日乐其其格;;带状柠条人工林对带间植被特征的影响[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6 尚坤;张霞;孙艳丽;张立福;王树东;庄智;;基于植被特征库的高光谱植被精细分类(英文)[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5年06期

7 姜黎黎;;沙地植物利用价值与植被特征浅析[J];农业与技术;2019年16期

8 宝音陶格涛,刘丹,赵明旭;蔡木山自然保护区植被特征[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9 孙国钧,赵松岭;甘肃省马衔山地区植被特征分析[J];西北植物学报;1995年05期

10 王晶;;齐齐哈尔市区植被特征分析[J];现代农村科技;2013年2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李新国;吴世福;宋磊;娄玉霞;;上海市奉贤县海涂植被特征及生物量[A];第六届全国系统与进化植物学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2 宋炳煜;许田;赵利清;;黄土丘陵沟壑区陡沟坡植被特征——以鄂尔多斯皇甫川流域陡沟坡为例[A];中国生态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荟萃[C];2006年

3 陈桂琛;孟延山;卢学峰;马世震;彭敏;周国英;;青藏铁路格唐段植被特征及其保护对策[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4 王悦骅;王占文;宋晓辉;刘晨;康慧;韩国栋;王忠武;;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植被特征和家畜增重对不同载畜率的响应[A];2018中国草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8年

5 杨云华;;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中植被特征研究——以新平县乙本家小流域为例[A];发展水土保持科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学术论文集[C];2006年

6 张灿明;李锡泉;牛艳东;;万佛山中华水韭栖息地植被特征及群落优势种种间联结[A];第九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7 何兴元;陈玮;徐文铎;;辽宁天然林植被特征与可持续发展[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8 孙宗玖;朱进忠;张鲜花;郑伟;靳瑰丽;古伟容;;短期放牧强度对昭苏草甸草原植被特征及多样性影响[A];中国草学会2013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绪忠;黄河下游河南段滩地植被特征与功能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5年

2 文都日乐;呼伦贝尔主要草地类型植被特征、土壤特性与微生物多样性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3 闫德民;北京首云铁矿尾矿库生态恢复的植被特征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4 刘瑞雪;丹江口水库水滨带植被特征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5 王蕙;封育措施对退化沙质草地植被特征与土壤理化因子的影响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3年

6 燕红;泥炭沼泽湿地植被演替规律及植物多样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7 胡杨;河套湿地水文和植被特征及水体净化潜力[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6年

8 房健;不同体尺大型草食动物采食对松嫩草地植被特征的响应及作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9 闫虎;塔里木河湿地生态需水量及植被变化特征[D];北京林业大学;2015年

10 卜耀军;陕北黄土坡面微地形生境条件及植被恢复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褚燕琴;林火干扰对辽河源油松林植被特征的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2017年

2 刘慧紧;轮作改良下禾草/白三叶草地植被特征及生产效益[D];兰州大学;2019年

3 张凯;水蚀风蚀交错带小流域土壤性质和植被特征的空间分布及其驱动因素[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9年

4 李万海;大庆市荒漠化监测及荒漠化植被特征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5 袁璐;放牧强度对东非狼尾草+白三叶型草地生物量的影响[D];云南农业大学;2013年

6 李文;不同放牧管理模式对高寒草甸植被、土壤和碳氮储量特征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16年

7 额尔登苏布达;内蒙古鄂尔多斯3种草地植被类型碳储量的比较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3年

8 索南措;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植被特征与土壤性质随海变化的响应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9 陈翠翠;西泉眼水库消落带植被特征与植物对水质修复技术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10 高羽邦;北方农牧交错带封育对土壤植被特征的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7878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27878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3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