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林业论文 >

杜仲胶颗粒脂肪酸组成分析

发布时间:2020-08-10 16:38
【摘要】: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是杜仲科杜仲属单科单属单种落叶植物,为我国名贵中药材,同时也是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的胶源树种。其叶、果皮、树皮和根皮中均含有杜仲胶,具有极强的耐酸、耐腐蚀和耐磨等特性,是很好的天然胶用资源,开发潜力巨大。杜仲胶颗粒是一类积累在杜仲含胶细胞中的细胞器。已证实巴西橡胶树胶乳中的橡胶颗粒是专门合成和贮存天然橡胶的重要细胞器,目前已取得重要研究进展。但在杜仲等合成反式异戊二烯的产胶植物中胶颗粒的形成机制尚未阐明。本文以杜仲叶及翅果为材料,研究分离纯化杜仲胶颗粒的方法,观察杜仲胶胶颗粒的形态结构,并对杜仲胶颗粒脂肪酸组分及胶颗粒内部橡胶分子量测定分析,以期为揭示杜仲胶颗粒的形态学和生理学提供理论依据,主要取得以下结果:1杜仲胶颗粒分离纯化杜仲新鲜组织(叶片或翅果)依次经液氮速冻、反复捣碎研磨6次、提取液浸提过滤12次,滤液在4℃条件以5 000g 45度定角离心10 min,初提胶颗粒经漂洗液反复洗涤离心10次所得的杜仲胶颗粒含量最高。在此条件下,对10月份叶和翅果中杜仲胶颗粒进行分离发现,胶颗粒含量分别达0.37 g/100 g和0.53g/100 g。2杜仲胶颗粒形态观察及胶粒分布分析对分离纯化的胶颗粒显微观察发现,杜仲胶颗粒在光镜和电镜下均呈球形,胶颗粒间粒径大小差异较大。以10月份分离的杜仲胶颗粒为例,杜仲叶中小胶颗粒(1μm-4μm)占总胶颗粒的39%,中等胶颗粒(4μm-7μm)占38%,大胶颗粒(7μm-11μm)占23%;而杜仲翅果中三者分别占总胶颗粒的53%、34%和13%。杜仲树皮中胶颗粒差异更显著,三种胶颗粒占比分别为98.38%、0.12%和0.05%,胶颗粒主要以小胶颗粒为主。通过对不同月份胶颗粒粒径测定发现,总体上杜仲胶颗粒的粒径大小及积累量均表现为随杜仲叶和翅果发育成熟,呈现出先增加后稳定的变化趋势。3杜仲胶颗粒脂肪酸组成分析利用GC-MS对杜仲胶颗粒脂肪酸测定分析发现,不同采样月份(8、10、11月)杜仲叶胶颗粒中脂肪酸组成及含量有一定差异。3个月份分别检测出26、30、26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有15种,以棕榈酸(C16:0)、二十四碳酸(C24:0)、二十二碳酸(C22:0)、花生酸(C20:0)、硬脂酸(C18:0)、二十三碳酸(C23:0)、肉豆蔻酸(C14:0)、十七碳一烯酸(C17:0)、二十一碳酸(C21:0)含量较高;不饱和脂肪酸中的十五碳一烯酸(C15:1)、十七碳一烯酸(C17:1)、二十碳三烯酸(C20:3n6)、花生四烯酸(C20:4n6)、二十碳五烯酸(C20:5n3)、二十二碳六烯酸(C22:6n3)和二十四碳一烯酸(C24:1)为10月份杜仲叶胶颗粒中所特有,以二十碳三烯酸(C20:3n6)含量最高,达0.180mg/g。方差分析结果表明,8月份杜仲叶胶颗粒中总饱和脂肪酸与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差异不显著,而10月和11月杜仲叶的胶颗粒中两者分别达到了显著(P0.05)与极显著(P0.01)差异水平,说明随着杜仲叶片发育成熟,其中的胶颗粒脂肪酸(饱和与不饱和)含量也随之出现显著差异。另外,10月份的杜仲翅果胶颗粒中共检测出30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15种,不饱和脂肪酸15种。饱和脂肪酸中以棕榈酸甲酯(C16:0)、硬脂酸(C18:0)、花生酸甲酯(C20:0)、二十二碳酸(C22:0)和二十四碳酸(C24:0)含量较高;方差分析结果表明,10月份杜仲翅果和叶中胶颗粒的总饱和脂肪酸含量差异不显著。4杜仲胶分子量测定分析通过对10月份杜仲叶和翅果胶颗粒内部胶分子量测定表明,叶片中杜仲胶颗粒内部橡胶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出现5个峰值,分别为P1、P2、P3、P4和P5;翅果则表现出2至3个峰值,分别为P1、P2或P1、P2、P3;其中,杜仲叶胶颗粒内部高分子量(P1)杜仲胶分子平均相对分子质量((?)=60.9×10~4),显著(P0.05)大于杜仲果中高分子量部分P1平均相对分子质量((?)=49.58×10~4);同时,杜仲叶中次高杜仲胶分子平均相对分子质量((?)=1.61×10~4)极显著(P0.01)高于杜仲果中次高杜仲胶分子量((?)=0.48×10~4)。进一步对叶及果中胶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分析表明,叶片胶颗粒内部橡胶平均相对分子质量((?)=1.83×10~4)显著(P0.05)低于果胶颗粒内部橡胶的相对平均分子质量((?)=4.15×10~4)。杜仲果胶颗粒内部橡胶相对分子质量分布(D=Mw/Mn)比叶片宽,杜仲叶和果的平均D值分别为6.06和40.61,表明尽管杜仲叶胶颗粒中不同大小分子量的胶分子含量较多,但橡胶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为集中,而果胶颗粒中不同大小分子量的胶分子量含量较少,却分布较为分散。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792.99
【图文】:

提取率,颗粒,杜仲胶,杜仲


articles in the upper layer of extract ; B: Eucommia ulmoides leaf and Samara fixedon comparison of the content of rubber particles in the upper layer of extract; C: Unrubber particles: D: purified rubber particles次数对提取胶颗粒得率的影响捣碎研磨过滤后的杜仲叶进行不同次数研磨提取发现,随着捣碎研磨颗粒的分离提取得率也显著上升。当研磨 1 次时,杜仲胶颗粒提取 g,研磨 3-5 次时,杜仲胶颗粒得率分别为 0.236 g/100 g、0.331g/100明多次研磨杜仲组织有利于含胶细胞的细胞壁破碎进而释放出更多的如图 2 所示。其中胶颗粒提取率在研磨次数达到第 2、3、4 次时最高 5 次时,杜仲胶颗粒的提取率增幅不显著,趋于恒定。通过比较不同颗粒得率分析表明,过滤后的杜仲材料经 6 次研磨能充分破碎含胶细内部积累的胶颗粒释放出。

杜仲叶,翅果,月份,颗粒


贵州大学 2019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生长发育的成熟其胶颗粒的积累量不断增多,当发育达到成熟后胶颗粒的。其中,翅果中胶颗粒的含量始终高于叶片胶颗粒的含量,差异达到极显.01)。胶颗粒粒径测定结果表明,随着杜仲翅果生长发育的成熟,杜仲翅呈不断增大的趋势,到 9 月份以后杜仲翅果胶颗粒大小变化趋于恒定,同样,由图 4 B 可得知,随着杜仲叶生长发育的成熟,杜仲叶片胶颗粒粒的趋势,到 10 月以后杜仲叶片胶颗粒粒径大小趋于稳定,变化极小。可杜仲生长代谢旺盛,胶颗粒进行橡胶分子的合成速度较快,使胶颗粒粒9—10 月份温度和光照强度降低,杜仲叶和果皮合成代谢速度减慢,导致化趋于稳定。

趋势图,杜仲,颗粒粒径,杜仲叶


6—7 月份杜仲生长代谢旺盛,胶颗粒进行橡胶分子的合成速度较快,使胶颗粒粒径不断曾大;9—10 月份温度和光照强度降低,杜仲叶和果皮合成代谢速度减慢,导致胶颗粒粒径变化趋于稳定。图 3 不同月份杜仲叶片和翅果胶颗粒积累规律Fig 3 Accumulation law of leaf and samara rubber particles of Eucommia ulmoides in differentmonth取样时间/月Sampling time/monthAB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单文静;吴健;;中药川贝母中脂肪酸成分的GC-MS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6年33期

2 王宇萌;朱琳;闻晓鑫;窦德强;;獾子油 猪油 蛇油脂肪酸成分的分析比较[J];中国现代中药;2017年06期

3 郑国平;李东星;;肉豆蔻和肉豆蔻衣脂肪酸成分的比较研究[J];石河子科技;2013年04期

4 王发春;陈志;邱丹;魏乐;;藏药熏倒牛籽油中脂肪酸成分分析[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5 汪丽萍;郝希成;张蕊;;葵花籽油脂肪酸成分标准物质的研制[J];粮油食品科技;2011年01期

6 于静之;侯立静;张会敏;李英;;毒性中药千金子制霜前后脂肪酸成分GC-MS分析[J];四川中医;2011年03期

7 汪丽萍;郝希成;张蕊;;芝麻油脂肪酸成分标准物质的研制[J];中国油脂;2011年05期

8 郝希成;汪丽萍;张蕊;;菜籽油脂肪酸成分标准物质的研制[J];中国油脂;2011年06期

9 汪丽萍;郝希成;张蕊;;大豆油脂肪酸成分标准物质的研制[J];粮油食品科技;2011年06期

10 陈经雕;邓小玲;柯昌文;崔步云;柯碧霞;刘美真;谭海玲;李柏生;;广东省布鲁氏菌菌株脂肪酸成分分析[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经雕;邓小玲;柯昌文;崔步云;柯碧霞;刘美真;谭海玲;李柏生;;广东省布鲁氏菌菌株脂肪酸成分分析[A];第3届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濮存海;;人参不同加工品中脂肪酸成分的研究[A];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全国第二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3 宋玉民;宋小利;芦小林;;番茄籽油中脂肪酸成分的研究[A];甘肃省化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杜玉枝;魏立新;;青稞中脂肪酸成分分析[A];首届中国中西部地区色谱学术交流会暨仪器展览会论文集[C];2006年

5 肖远灿;胡凤祖;董琦;迟晓峰;沈建伟;谭亮;冀恬;;不同产地沙棘籽油中脂肪酸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与比较研究[A];西北地区第七届色谱学术报告会甘肃省第十二届色谱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孙晓萍;张福维;;辽宁黑山地区燕麦脂肪酸成分的提取与分析[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有机分析与生物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曾凡炎;马燮;;不同溶剂对火麻仁出油率及脂肪酸成分的影响[A];2015年中国化工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5年

8 李晶新;崔让庄;毛用敏;平立芳;张琳;;血清中脂肪酸成分的气相色谱法分析[A];天津市第五次色谱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87年

9 官艳丽;白冰如;邹多生;杨胜军;;3种药用植物脂肪酸成分的GC-MS分析[A];中国有机质谱学第十三届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李志强;刘凤珍;卢鹏;韩建国;;几种重要饲草的脂肪酸成分分析[A];2006中国草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保健时报记者 董超;科学补充DHA 刻不容缓[N];保健时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正伟;杜仲胶颗粒脂肪酸组成分析[D];贵州大学;2019年

2 王宁;野生元宝枫资源调查及种子脂肪酸评价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3 陈宁宁;东北林蛙卵油脂肪酸成分分析及产品研制[D];吉林农业大学;2018年

4 张鑫;有机与非有机原料乳及UHT牛乳的脂肪酸特征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8年

5 于洋;哈蟆油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及脂肪酸构成的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08年

6 胡殿丽;木蝴蝶总黄酮提取工艺和脂肪酸成分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7 钟丹;茶油的质量标准和气相指纹图谱的初步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2年

8 苗志刚;巴尔通体脂肪酸分类鉴定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9 龚丽;橄榄油饮液生产工艺的研究[D];西华大学;2014年

10 吴珂剑;中国三地区母乳脂肪、脂肪酸、杭州地区母乳雌激素类物质研究及与膳食相关性分析[D];浙江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7883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27883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3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