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障在流动沙丘造林中的作用机制及效益研究
【学位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S775
【部分图文】:
内蒙古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2 研究区概况2.1 地理位置库布齐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境内的黄河南岸,东西走向,带状,地势呈现由高的南面向低的北面缓慢倾斜,连接着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 斯 市 的 杭 锦 旗 、 准 格 尔 旗 和 包 头 市 的 达 拉 特 旗 , 地 理 坐 标 位 于 东 经106°55′16″-109°16′08″ , 北 纬 39°22′22″-40°52′47″ 之 间 , 长 约400km,西部区南北宽 50km,东部区南北宽 15~20km,总面积 1.86km2。
沙障在流动沙丘造林中的作用机制及效益研究2m 的沙障规格中,株高表现为坡底 146cm>坡顶 136cm>坡中 7cm×76cm)>坡中(65cm×78cm)>坡顶(40cm×36cm),中 23cm>坡顶 12cm,成活率为坡底 100%>坡中 94%>坡顶 7的沙障中,在坡顶处,株高呈正相关关系,冠幅、枝条数、坡中株高、成活率呈负相关关系,冠幅、枝条数呈正相关关,冠幅呈负相关。规格对不同坡位株高的作用不显著(p>0.05);对坡中和坡底著(p>0.05),对坡顶的东西冠幅以及不同坡位的南北冠幅作;对坡中和坡底枝条数作用不显著(p>0.05),坡顶枝条数作障对沙柳状况影响沙障对沙柳成活率影响
内蒙古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沙障对沙柳植株高度影响 沙障中,沙柳植株高度表现为坡底>坡中>坡顶,坡底最高达到 132cm;芦苇沙障中沙柳株高表现与 PLA 沙障一致,依次为坡底处达到 144cm,坡顶为 117cm;沙柳沙障中则表现为坡底>坡顶 141cm,坡中最低 133cm;芦苇沙障中不同坡位间株高差异最大异最小 9cm。处,不同沙障株高表现为沙柳沙障>PLA 沙障>芦苇沙障,沙柳高 3cm,比芦苇沙障中高 18cm;坡中不同沙障中株高表现为 PL苇沙障,PLA 沙障比沙柳沙障中高 9cm,比芦苇沙障中高 17c株高表现为 PLA 沙障>芦苇沙障>沙柳沙障,PLA 沙障比芦苇沙障中高 5cm;在坡顶处不同沙障间株高差异最大为 18cm,m。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卫;冯伟;杨文斌;唐进年;党宏忠;;流动沙丘水分深层入渗量与降雨的关系[J];水科学进展;2015年06期
2 赵哈林;李瑾;周瑞莲;曲浩;云建英;潘成臣;;风沙流持续吹袭对樟子松幼树光合蒸腾作用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5年20期
3 马学喜;王海峰;李生宇;康向光;孙娜;;两种固沙方格沙障的防护效益及地形适应性对比[J];水土保持通报;2015年03期
4 席军强;杨自辉;郭树江;王强强;张剑挥;王多泽;;人工梭梭林对沙地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5年05期
5 党晓宏;高永;虞毅;李谦;王珊;吴昊;王红霞;赵鹏宇;;新型生物可降解PLA沙障与传统草方格沙障防风效益[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5年03期
6 李根秋;安珍;;采伐季节对沙柳平茬后再萌生能力的影响[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14年12期
7 张祯;宋志云;孟军平;张玉亭;;不同规格沙障对沙丘造林成活率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4年19期
8 刘艳;;库布齐沙漠沙柳不同造林技术措施效果分析[J];防护林科技;2014年06期
9 潘瑞萍;王亮;李君;瑙珉;;塑料网格沙障固沙技术在临策铁路治沙造林中的推广应用[J];内蒙古林业;2014年06期
10 袁立敏;高永;汪季;闫德仁;胡生荣;张兴源;吴昊;;沙袋沙障对流动沙丘地表风沙及植被恢复的影响[J];水土保持通报;201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袁立敏;模块沙障的构建及其防护效益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4年
2 刘志鹏;黄土高原地区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3年
3 朴起亨;几种不同材料机械沙障防风效应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4 米志英;库布齐沙漠沙柳培育关键技术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年
5 杨俊平;库布齐地区土地沙漠化及其防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曹裕;黄土高原中部旱作苹果园地深层土壤水肥特征与水分生产力模拟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2 万玲玲;库布齐沙漠沙柳方格沙障对土壤种子库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12年
3 尹晓伟;流动沙丘水冲植柳技术[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2年
4 李谦;PLA沙障防风固沙效益的变化过程[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2年
5 袁立敏;PLA沙障对土壤物理性质影响及其防护效益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6 李禄军;绿洲—荒漠交错带生态垫覆盖下沙丘土壤水分动态及预测[D];甘肃农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146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2814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