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珍稀观赏植物鹅掌楸种群动态和生态适应性研究
【学位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S792.21
【部分图文】:
并采用模糊叠加中的 Fuzzy and 功能对 5 个鹅掌楸分布概率数据图层做模糊叠加,得到鹅掌楸的潜在分布概率图。(4)针对鹅掌楸的种群特征及潜在分布区范围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1.3.2 技术路线本论文的技术路线如下:
第 2 章 研究区概况2.1 地理概况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地处于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间的过渡地带,介于东经 92°21′~108°12′,北纬 26°03′~34°19′之间,高程范围:188-7556m,东部与湘、鄂,南部邻接滇、黔,西部相邻西藏,北接青海、甘肃、陕西三省,是中国西北、西南与中部地区的重要结合部,是承接华南与华中,连接西南和西北,沟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重要交汇点与交通走廊。省境东西长约 1075 公里,南北宽约 900 多 km,面积为 48.6 万 km2,占全国总面积的 5.1%,是仅次于新疆、西藏、内蒙和青海的全国第五大省级行政区。全省辖 21 个市(州)、183 个县(市、区),是我国重要的资源、人口、经济大省。
图 2-2 四川省地貌图2.4 土壤从纬度来看,四川属亚热带生物气候区,地带性土壤属于黄壤、红壤类型。就地貌而言,四川东部与西部形成迥异的两部分:东部属完整的大盆地;西部为横断山脉区。在盆地内部,因紫色岩层大量的出露地表,经长期的耕作栽培,发育了各类的紫色土(林志远,1982,;王恋,2017)。总体上,四川省土壤可划分为三大区域。(一)黄壤、紫色土区域该区域涵盖黄壤、紫色土的地区分布在四川盆地及其边缘山地。在森林植被下,形成了反映湿润生物气候特征的森林土壤类型;在农业种植的条件下,在盆地及边缘山地发育了以紫色土为主的农业土壤类型。四川省的土壤垦殖指数高,为全省的主要农业区域。由于地表出露的岩层多属侏罗纪、白垩纪红层,即紫色岩层,以沙岩泥岩为主,二者常成互层,颜色以紫红为主,形成的紫色土壤是主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管磊;王华军;王玉宽;彭培好;;基于GIS的四川省植被类型分布与地质背景的关系研究[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5年05期
2 刘少军;周广胜;房世波;;中国橡胶树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J];中国农业科学;2015年12期
3 张丽娟;于永奇;高凯;;沙地植物功能群及其多样性对微地形变化的响应[J];草地学报;2015年01期
4 张斌;牟清彬;;九龙五小叶槭现状及抢救性保护对策[J];四川林勘设计;2014年03期
5 黎磊;陈家宽;;气候变化对野生植物的影响及保护对策[J];生物多样性;2014年05期
6 袁铁象;张合平;欧芷阳;谭一波;;地形对桂西南喀斯特山地森林地表植物多样性及分布格局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4年10期
7 杨志香;周广胜;殷晓洁;贾丙瑞;;中国兴安落叶松天然林地理分布及其气候适宜性[J];生态学杂志;2014年06期
8 胡秀;吴福川;郭微;刘念;;基于MaxEnt生态学模型的檀香在中国的潜在种植区预测[J];林业科学;2014年05期
9 李强;周道玮;宋彦涛;;松嫩草地两种广布豆科植物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因子关系[J];草业学报;2014年01期
10 金佳鑫;江洪;彭威;张林静;卢学鹤;徐建辉;张秀英;王颖;;基于物种分布模型评价土壤因子对我国毛竹潜在分布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13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何方永;地质背景条件对光雾山彩叶景观制约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2 王娟;西藏工布自然保护区地质背景与植物多样性关系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王恋;地质背景因子对五小叶槭潜在分布的影响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7年
2 李昂;应用ArcGIS软件和最大熵模型分析樟子松潜在分布及其气候适宜性[D];沈阳农业大学;2016年
3 黄雅昆;秦岭中段山脊油松林群落及种群结构和动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4 张海龙;基于生态位模型的传统中药秦艽潜在地理分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5 王一舟;基于景观安全格局的城镇建设用地扩展模式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6 张静芬;中国亚热带木荷的气候适宜性研究[D];广州大学;2011年
7 闻志彬;种植紫花苜蓿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189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2818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