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替和气候梯度上功能性状和多样性对阔叶红松林凋落物产量和分解的影响机制
【学位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S718.5
【部分图文】:
??块样地。样地设置图见图2.1。在样地中进行群落调查,具体操作方法见方精云等(2009)??制定的植物群落调查方法和技术规范。同时利用GPS、海拔表记录样地的经纬度、海??拔等地理信息。??此外在每个样地根据相对胸高断面积(relative?basal?area,RBA)和如下标准将各样??地进行归类:针叶树RBA比重彡70%为针叶林,阔叶树RBA比重彡70%为阔叶林,??其余为针阔混交林。常绿林/落叶林/常绿落叶混交林的划分用同样方法(Wu?^?乂,??2015)。??在每个样地内用环刀法取表层土壤样品称量鲜重,带回实验室自然风干后测定土??壤含水率及土壤pH。??使用WinScanopy林冠分析仪(Regent?Instruments?Canada?INC.)测定林冠空隙度。??在每个样方内均匀布设5个点,将带鱼眼镜头的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记录每次拍摄??时的支架高度。每个点拍摄3张,以5个点的平均值反映样方的光照状况。为了避免??太阳直射在照片中产生光斑,拍摄时间最好选在晴天无上方直射光照的时段(8:00-??10:00?和?14:00-16:00)。??Y个??10-20m??—□—□—□□—CH??0????X??/??起点??图2-1样地设置图??Fig.2-1?Plot?layout?for?the?study?area??2.3植物功能性状的测定??对每块样地中乔木、灌木层的优势种
11.19)均显著高于针叶(分别为15.50?g/kg、1.91?g/kg、9.35);落叶植物叶片N、P、??N:P显著大于常绿植物。??由图3-2、图3-3可以看出,叶片N含量随海拔升高而下降(穴2=?0.012,??0.05),随气温的升高而增加(i?2=?0.012,?p<?0.05),随降水量的增加而下降(及2?=??0.011,?0.05);叶片P含量与海拔关系不显著,并且与气温、降水量均无显著关??系;叶片N:P随海拔的增加而下降(炉=0.016,?p<0.01),与气温正相关(於=??0.016,?;?<?0.01),与降水量负相关(7?2=?0.016,?/?<?0.01)。??一?1.8「A?一1-0「b??fi.4-?_i?(I?:?(?'?1:?f。6-?!.??fii2-十十fj—宕|。4-?!?i|?>?!?,?ji??si-???i1?i?ip2-?i??!?!?i?;??8?〇?fi?-???u?o.o?-???倉??????Z???c-?#???#??^?0.6-?/?2=0.012?J-0.2???*??^?〇4l?i?i?i?i?-0.4??1?1?1?1???400?800?1200?1600?2000?400?800?1200?1600?2000??海拔?Altitude?(m)?海拔?Altitude?(m)??1.6「C??§?〇-8?-?!?i???■?
were?evaluated?with?F?test.?<?0.001;?**,p?<0.0\;*,p?<?0.05.??从方差分解的结果可以看出(图3-4),气候和谱系均对叶片N、P、N:P具有显著??作用。气候的独立作用显著但解释力不高,仅占1.50°/^2.98%;谱系的独立解释力??高达30.36%-54.38%,而气候和谱系的协同作用不显著。另外,未被解释的变异占??43.81%-66_72%。??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璐;赵常明;徐文婷;申国珍;谢宗强;;神农架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凋落物动态及影响因素[J];植物生态学报;2018年06期
2 张宏珲;薛银婷;林永慧;何兴兵;;酸解对香樟凋落物分解过程的短期影响[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6期
3 戚德才;;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变化[J];河南农业;2016年11期
4 陈瑶;邵英男;李云红;;浅析森林凋落物分解影响因素[J];花卉;2017年08期
5 刘延坤;;氮沉降对于森林凋落物分解的影响机理研究[J];花卉;2017年16期
6 马承恩;孔德良;陈正侠;郭俊飞;;根系在凋落物层中的生长及其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12年11期
7 李秀云;李润祥;;影响森林凋落物分解的因素[J];农民致富之友;2012年20期
8 曲浩;赵学勇;赵哈林;王少昆;;陆地生态系统凋落物分解研究进展[J];草业科学;2010年08期
9 王相娥;薛立;谢腾芳;;凋落物分解研究综述[J];土壤通报;2009年06期
10 徐国良;莫江明;周国逸;薛花;;氮沉降下鼎湖山森林凋落物分解及与土壤动物的关系[J];生态环境;2005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庆妮;毛竹扩张对常绿阔叶林氮磷分配格局与过程的影响[D];清华大学;2017年
2 贾艳艳;氮、钠添加对亚热带森林土壤动物—凋落物分解系统的影响[D];南京大学;2015年
3 吕艳娜;氮、酸沉降对亚热带森林凋落物分解的影响[D];南京大学;2013年
4 蔡岸冬;我国典型陆地生态系统凋落物腐解的时空特征及驱动因素[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年
5 吕瑞恒;抚育间伐对针叶人工林凋落物分解的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6 陆晓辉;马尾松凋落物特性及松针分解过程与调控研究[D];贵州大学;2017年
7 陈晓;间伐对油松人工林下真菌植被及凋落物分解的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2015年
8 王娟;宝天曼森林凋落物分解与土壤呼吸特征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5年
9 葛晓改;三峡库区马尾松林凋落物分解及对土壤碳库动态的影响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2年
10 陈栎霖;台湾桤木—黑麦草复合模式凋落物分解对模拟氮沉降的初期响应[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小琳;胶州湾滨海湿地凋落物分解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D];青岛大学;2019年
2 罗雪萍;降雨变化对高寒草甸植物群落及凋落物分解的影响[D];西南民族大学;2019年
3 刘博洋;林下凋落物寡营养真菌的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9年
4 孟祥怀;镉污染下蚯蚓行为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对杨树凋落物分解的影响研究[D];云南大学;2019年
5 冯进;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凋落物多样性对土壤有机质分解的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2017年
6 杨蕾;演替和气候梯度上功能性状和多样性对阔叶红松林凋落物产量和分解的影响机制[D];北京林业大学;2018年
7 高海燕;内蒙古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常见植物凋落物分解特征[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9年
8 李海燕;凋落物对过熟马尾松纯林及混交林土壤养分与微生物的影响[D];广西大学;2019年
9 潘思涵;大兴安岭森林演替过程中凋落物分解释放DOC和DOC在土壤中的吸附[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9年
10 张秀月;原始红松林皆伐后凋落物分解特征变化的解析[D];东北林业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408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2840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