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林业论文 >

密度效应对赣南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10-17 23:31
   林分密度调控是森林经营的主要手段,合理的经营密度是提高森林质量和最大发挥森林生态功能的重要途径,而林分生物量是衡量林分生产力的重要指标,其大小受林分密度的直接影响。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用材造林树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以江西省赣南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数据整理、处理和模型构建,编制林分密度管理图和生物量密度调控图并进行精度检验,对生物量密度调控图进行应用。研究结果可为赣南马尾松人工林的科学经营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及结论如下:(1)分别建立等树高线、等直径线、最大密度线、等疏密度线和自然稀疏线等相关模型,并编制其曲线组成林分密度管理图。各管理曲线均符合林分密度效应规律,等树高线和等直径线对应的蓄积量随密度增大而增大,最大密度线和等疏密度线对应蓄积量随密度增大而减小,自然稀疏线表示在林分初植密度一定的条件下,蓄积量随密度的减小而增大。用等树高线和等直径线进行精度检验,等树高线的精度为79.24%,等直径线的精度为81.94%。(2)利用生物量与蓄积量之间的转换关系,估计出乔木生物量数据,并构建各树高级、各直径级的密度与生物量函数模型,编制出马尾松林生物量密度调控图。等树高线和等直径线对应的生物量随密度增大而增大,林分生物量在最大密度线和等疏密度线上表现为随密度增大而减小,自然稀疏线表示在给定林分初植密度的条件下,生物量随密度的减小而增大。用等树高线和等直径线进行检验,等树高线的精度为76.72%,等直径线的精度为82.02%。(3)选取地位指数为14的3种不同密度等级的马尾松标准地,分析生物量密度调控图的应用。通过对不同密度等级马尾松林的生长预估,其生物量的变化规律为,低、中、高密度林分的林木单株生物量均随密度增大而减小,低、中、高密度林分其乔木层生物量随密度增加而增加,而中密度林分的增长量最大,是较为合理的经营密度,其密度为1300~1500株/hm~2。
【学位单位】:江西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S718.5;S791.248
【部分图文】:

树高级,修匀,参数值,参数


树高级(m) 参数 A 参数 B810121416180.0707747510.1928055790.4538392171.1335810382.1796101254.8861030100.8087934290.7325621680.6731623550.6149641240.5765056240.532320121中,A、B 为各树高级进行修匀后的参数值,具有明显规律性。其大,参数 B 的值由大变小。将修匀后的 A、B 参数值和不同的株数线数学模型(3-2)式中,计算出各树高线选取的密度值相对应的绘制在坐标图上,即为等树高线图,见图 3.1。

蓄积量,坐标图,纵坐标,函数


等直径线

线图,疏密度,自然稀疏线


图 3.3 等疏密度线Fig 3.3 Forest closeness curves3.3 中,等疏密度线是一簇方向为斜向右下按相差 0.1 个疏密度排疏密度为 1.0 的直线为最大密度线。根据等疏密度线图,可以看同的情况下随密度的增加呈下降的趋势,根据这一规律,可对林稀疏线疏是指林木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单株林木,导致单位面积立木株数不断减少的现象。自然稀疏线是表示林态下,林分从初植密度经自然稀疏而接近最大密度线的过程中其规律。采用安藤贵[45]的方法编制自然稀疏线,其提出的自然稀疏线数学11)(1)1(1)(10111BBNNNBBMAB -15)式中,为了便于计算,可将其分成以下表达式: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荞;岳彩荣;李圣娇;翟靖超;;森林生物量估测进展[J];林业调查规划;2015年06期

2 肖欣;郭孝玉;欧阳勋志;吴自荣;;不同密度飞播马尾松林林下植被特征及土壤质量评价[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5年09期

3 汪晶;向玉国;郑小贤;;落叶松人工林水源涵养量密度控制图的编制与应用[J];林业资源管理;2015年01期

4 向玉国;郑小贤;刘波云;赵娜;侯绍梅;;福建将乐林场杉木碳储量密度控制图的编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8期

5 胡凌;商侃侃;张庆费;戚裕锋;郑思俊;;密度调控对香樟人工林林木生长及空间分布的影响[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6 向玉国;郑小贤;刘波云;高祥;徐光;;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密度控制图的编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3年10期

7 罗应华;孙冬婧;林建勇;郭文福;卢立华;温远光;;马尾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对植物自然更新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3年19期

8 王轶夫;孙玉军;;马尾松生物量模型的对比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10期

9 玉宝;王百田;陈微;文万荣;赵铭军;;晋西刺槐和油松人工林密度效应规律[J];福建林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范文义;张海玉;于颖;毛学刚;杨金明;;三种森林生物量估测模型的比较分析[J];植物生态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芳;飞播马尾松林林下植被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梦;闽楠天然次生林单木生长规律及相容性生物量模型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8年

2 赖国桢;马尾松木荷不同比例混交林碳密度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7年

3 林惠章;飞播马尾松混交林生物量及其空间结构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5年

4 王雄涛;飞播马尾松林土壤有机碳特征及其与凋落物的关系[D];江西农业大学;2014年

5 姜鹏;福建杉木人工林经营密度控制图研制及应用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4年

6 张田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与碳储量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7 王荣伟;不同营林措施对杉木人工林生长及土壤肥力的影响[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8 林力;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模型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9 刘斌;贺兰山天然油松单株生物量及分配模式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10 刘澄;林分密度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木生长及林下植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454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28454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a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