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要散生竹地下鞭根系统植硅体碳汇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5 17:51
植硅体(Phytolith)是沉淀在植物细胞壁、细胞腔或者细胞间隙的无定形硅(SiO2·nH2O)。植硅体形成过程中包裹了一定量的有机碳(0.1%6%),即植硅体封存有机碳(Phytolith-occluded organic carbon),简称植硅体碳(PhytOC)。植硅体碳是一种能够长期稳定存在的有机碳库,是全球碳汇的重要组成部分。竹类植物作为禾本科中典型的硅富集植物,在全球分布约有3.20×107 hm2,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森林资源类型。据统计,目前中国竹林面积约为6.73×106 hm2,其中散生竹占竹林总面积的85%以上。竹类植物不仅具有很强的硅富集能力,而且具有生长迅速、生物量大的特点。近年来,有关竹林植硅体碳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但研究主要集中于竹类植物地上部分各器官,地下鞭根系统植硅体碳储量研究缺乏。本研究选取中国分布面积最广的8种散生竹地下部为研究对象,于典型分布区分别采集竹鞭与不同年龄的竹篼,测定其植硅体及植...
【文章来源】: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森林生态系统碳汇研究进展
1.1.1 森林碳库的组成及其重要地位
1.1.2 森林生态系统碳平衡研究
1.1.3 不同森林类型碳汇能力
1.2 散生竹研究进展
1.2.1 散生竹分布
1.2.2 散生竹的生长特性
1.2.3 散生竹生物量及碳储量
1.3 植硅体研究进展
1.3.1 植硅体的概念及性质
1.3.2 植硅体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
1.3.3 植硅体的应用领域
1.4 植硅体碳汇研究进展
1.4.1 植硅体碳及其重要意义
1.4.2 散生竹生态系统植硅体碳汇研究进展
2 科学问题与技术路线
2.1 科学问题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3 试验区域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区域概况
3.2 研究方法
3.2.1 植物样品采集
3.2.2 测定方法
3.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3.1 数据计算
3.3.2 统计分析
4 8 种重要散生竹植硅体碳汇的研究
4.1 8 种散生竹地下部生物量
4.2 8 种散生竹地下植硅体及植硅体碳含量
4.3 8 种散生竹地下部植硅体及植硅体碳储量
4.4 中国散生竹地下部植硅体碳封存潜力估测
4.5 讨论
4.6 小结
5 不同林龄的雷竹地下部分植硅体碳汇的研究
5.1 雷竹地下部不同林龄植硅体及植硅体碳含量变化
5.2 雷竹鞭不同林龄植硅体碳储量变化
5.3 讨论
5.4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介绍
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IPCC 1.5℃特别报告发布,温室气体减排新时代的标志[J]. 姜克隽.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8(06)
[2]全球能源相关碳排放2017年创历史新高[J]. 张焰,伍浩松. 国外核新闻. 2018(05)
[3]全球森林及林产品碳科学研究进展与前瞻[J]. 陈家新,杨红强.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4)
[4]慈竹植硅体形态及其发育变化研究[J]. 何蕊,邱坚,罗蓓,邓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4)
[5]母岩与竹龄对毛竹竹叶中硅和植硅体碳含量的影响[J]. 刘俊霞,黄张婷,姜培坤,黄程鹏,冯晟斐,陈晨,尹帅. 应用生态学报. 2017(09)
[6]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植硅体碳汇研究进展[J]. 潘文杰,杨孝民,张晓东,李自民,杨石磊,吴云涛,郝倩,宋照亮. 地球科学进展. 2017(08)
[7]全球竹林生态系统碳储量评估及其政策含义[J]. 李玉敏. 世界竹藤通讯. 2017(03)
[8]植硅体圈闭碳地球化学研究进展[J]. 许子娟,左昕昕,范百龄,丁新泉,张晓东,李子川,闫翠香,宋照亮. 地球科学进展. 2017(02)
[9]中国竹资源及竹产业发展现状分析[J]. 李岚,朱霖,朱平. 南方农业. 2017(01)
[10]三种不同生态型竹种植硅体碳汇比较研究[J]. 冯晟斐,黄张婷,杨杰,吴家森,姜培坤,郑蓉. 自然资源学报. 2017(01)
博士论文
[1]模拟氮沉降对华西雨屏区苦竹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和特征的影响[D]. 涂利华.四川农业大学 2011
[2]毛竹林生态系统中碳储量、固定及其分配与分布的研究[D]. 周国模.浙江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中国重要散生竹生态系统植硅体碳汇研究[D]. 杨杰.浙江农林大学 2016
[2]中国重要丛生竹生态系统植硅体碳汇研究[D]. 项婷婷.浙江农林大学 2015
[3]不同类型竹子硅和磷的分布及归还特征[D]. 刘蕾蕾.浙江农林大学 2015
[4]雷竹生态系统植硅体封存有机碳汇研究[D]. 黄张婷.浙江农林大学 2014
[5]不同竹种竹子植硅体碳汇及其与植物生理和岩性的关系研究[D]. 李蓓蕾.浙江农林大学 2014
[6]江西省常绿阔叶林碳储特征研究[D]. 张桧.江西农业大学 2014
[7]竹林土壤—植物系统Si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D]. 赵送来.浙江农林大学 2012
本文编号:2899847
【文章来源】: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森林生态系统碳汇研究进展
1.1.1 森林碳库的组成及其重要地位
1.1.2 森林生态系统碳平衡研究
1.1.3 不同森林类型碳汇能力
1.2 散生竹研究进展
1.2.1 散生竹分布
1.2.2 散生竹的生长特性
1.2.3 散生竹生物量及碳储量
1.3 植硅体研究进展
1.3.1 植硅体的概念及性质
1.3.2 植硅体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
1.3.3 植硅体的应用领域
1.4 植硅体碳汇研究进展
1.4.1 植硅体碳及其重要意义
1.4.2 散生竹生态系统植硅体碳汇研究进展
2 科学问题与技术路线
2.1 科学问题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3 试验区域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区域概况
3.2 研究方法
3.2.1 植物样品采集
3.2.2 测定方法
3.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3.1 数据计算
3.3.2 统计分析
4 8 种重要散生竹植硅体碳汇的研究
4.1 8 种散生竹地下部生物量
4.2 8 种散生竹地下植硅体及植硅体碳含量
4.3 8 种散生竹地下部植硅体及植硅体碳储量
4.4 中国散生竹地下部植硅体碳封存潜力估测
4.5 讨论
4.6 小结
5 不同林龄的雷竹地下部分植硅体碳汇的研究
5.1 雷竹地下部不同林龄植硅体及植硅体碳含量变化
5.2 雷竹鞭不同林龄植硅体碳储量变化
5.3 讨论
5.4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介绍
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IPCC 1.5℃特别报告发布,温室气体减排新时代的标志[J]. 姜克隽.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8(06)
[2]全球能源相关碳排放2017年创历史新高[J]. 张焰,伍浩松. 国外核新闻. 2018(05)
[3]全球森林及林产品碳科学研究进展与前瞻[J]. 陈家新,杨红强.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4)
[4]慈竹植硅体形态及其发育变化研究[J]. 何蕊,邱坚,罗蓓,邓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4)
[5]母岩与竹龄对毛竹竹叶中硅和植硅体碳含量的影响[J]. 刘俊霞,黄张婷,姜培坤,黄程鹏,冯晟斐,陈晨,尹帅. 应用生态学报. 2017(09)
[6]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植硅体碳汇研究进展[J]. 潘文杰,杨孝民,张晓东,李自民,杨石磊,吴云涛,郝倩,宋照亮. 地球科学进展. 2017(08)
[7]全球竹林生态系统碳储量评估及其政策含义[J]. 李玉敏. 世界竹藤通讯. 2017(03)
[8]植硅体圈闭碳地球化学研究进展[J]. 许子娟,左昕昕,范百龄,丁新泉,张晓东,李子川,闫翠香,宋照亮. 地球科学进展. 2017(02)
[9]中国竹资源及竹产业发展现状分析[J]. 李岚,朱霖,朱平. 南方农业. 2017(01)
[10]三种不同生态型竹种植硅体碳汇比较研究[J]. 冯晟斐,黄张婷,杨杰,吴家森,姜培坤,郑蓉. 自然资源学报. 2017(01)
博士论文
[1]模拟氮沉降对华西雨屏区苦竹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和特征的影响[D]. 涂利华.四川农业大学 2011
[2]毛竹林生态系统中碳储量、固定及其分配与分布的研究[D]. 周国模.浙江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中国重要散生竹生态系统植硅体碳汇研究[D]. 杨杰.浙江农林大学 2016
[2]中国重要丛生竹生态系统植硅体碳汇研究[D]. 项婷婷.浙江农林大学 2015
[3]不同类型竹子硅和磷的分布及归还特征[D]. 刘蕾蕾.浙江农林大学 2015
[4]雷竹生态系统植硅体封存有机碳汇研究[D]. 黄张婷.浙江农林大学 2014
[5]不同竹种竹子植硅体碳汇及其与植物生理和岩性的关系研究[D]. 李蓓蕾.浙江农林大学 2014
[6]江西省常绿阔叶林碳储特征研究[D]. 张桧.江西农业大学 2014
[7]竹林土壤—植物系统Si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D]. 赵送来.浙江农林大学 2012
本文编号:28998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2899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