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林业论文 >

黔中喀斯特森林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与氮磷循环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9 22:01
  以喀斯特高原黔中区域典型次生林森林群落为研究对象,采取野外调查取样与室内样品测定分析结合的方法,通过对柏木+华山松群落(针叶林)、柳杉+喜树群落(针阔混交林)、光皮桦群落(落叶阔叶林)、厚朴+喜树+马桑群落(常绿落叶针阔混交林)、桤木+猴樟群落(常绿落叶阔叶混交幼林)的5种森林群落冠层叶片层、凋落物层、土壤层三个层次养分循环开展研究,旨在从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稳定性特征、养分利用效率能力、养分循环能力等方面对该区域5个森林群落类型的养分适应性做出分析评价,为黔中喀斯特区主要适生物种的群落配置提供理论依据,其研究结论如下:通过对黔中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化学计量特征的研究分析表明:研究区乔木叶片、灌木叶片以及草本叶片N:P值分别为10.65、10.55、11.76,均小于14,总体表现为受N限制。各森林群落类型中乔木叶片的C、N、P含量及化学计量比呈现出一致的季节变化规律;土壤N、P含量的季节变化规律为先降低后再升高;凋落物中的变化规律不明显;植物冠层、凋落物层、土壤层之间的季节变化并不呈现出一致的变化规律。植物在凋落过程中的养分转移和养分再吸收利用作用,使得乔木叶片和凋落物的C、N、P化学... 

【文章来源】:贵州大学贵州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黔中喀斯特森林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与氮磷循环研究


植物群落样方设置及编号Fig.1ThePlantcommunityofsamplesetsandnumberB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黔中天然次生林主要优势树种叶片生态化学计量特征[J]. 皮发剑,袁丛军,喻理飞,严令斌,吴磊,杨瑞.  生态环境学报. 2016(05)
[2]陕西省森林群落乔灌草叶片和凋落物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J]. 姜沛沛,曹扬,陈云明.  应用生态学报. 2016(02)
[3]延河流域不同立地条件下植物-枯落物-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J]. 向云,程曼,安韶山,曾全超.  自然资源学报. 2015(10)
[4]退化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过程中的冠层结构特征及其动态变化[J]. 杨瑞,喻理飞.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5(04)
[5]桂西北喀斯特森林植物-凋落物-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J]. 曾昭霞,王克林,刘孝利,曾馥平,宋同清,彭晚霞,张浩,杜虎.  植物生态学报. 2015(07)
[6]不同生长期烤烟各器官C、N、P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J]. 杨梅,王昌全,袁大刚,李启权,曾建,罗茜,兰兴梅,唐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5(06)
[7]喀斯特地区不同演替阶段植物群落叶片化学计量特征[J]. 勾昕.  福建农业. 2015(05)
[8]喀斯特峰丛洼地不同类型森林养分循环特征[J]. 俞月凤,何铁光,彭晚霞,宋同清,曾馥平,杜虎,韩畅,李莎莎.  生态学报. 2015(22)
[9]南亚热带中幼龄针阔混交林生态化学计量特征[J]. 周丽,张卫强,唐洪辉,陈伟光,盘李军,冼伟光.  生态环境学报. 2014(11)
[10]广西猫儿山不同海拔常绿和落叶树种的营养再吸收模式[J]. 白坤栋,莫凌,刘铭,张德楠,何成新,万贤崇,蒋得斌.  生态学报. 2015(17)

博士论文
[1]喀斯特城市森林生物量及其碳吸存功能研究[D]. 王新凯.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喀斯特森林不同经营类型冠层结构与调控技术研究[D]. 袁丛军.贵州大学 2015
[2]秦岭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叶茎根氮磷含量动态变化与N:P化学计量学特征研究[D]. 于钦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
[3]施肥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根茎叶氮磷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规律的影响[D]. 张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3
[4]喀斯特城市森林生物量及微量元素循环研究[D]. 王仲.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3
[5]喀斯特地区4种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养分生物循环的研究[D]. 李素敏.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2
[6]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人工群落生态系统及其养分循环研究[D]. 龙成昌.贵州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29075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29075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9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