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木早晚材黏弹性与构造因子间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3 15:13
木材宏观黏弹行为是其组织构造、细胞参数及细胞壁分子结构等的综合反映,本研究在生长轮尺度上研究木材黏弹性,从细胞水平探讨木材结构与黏弹性之间的关系,旨在揭示木材黏弹行为的作用机制。本论文以25年生人工林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的第3和6生长轮(心材)及第14和18生长轮(边材)为研究对象,采用X射线剖面密度仪测定早材和晚材的全干密度,利用光学显微镜测定早材和晚材的管胞胞壁率,通过X射线衍射仪测定早材和晚材的微纤丝角,最后采用动态力学分析仪分别测定早材和晚材的弹性模量、贮存模量和损耗模量。一方面,比较同一生长轮内早材与晚材之间的细胞结构与性能;另一方面,分别探讨早材与晚材的细胞结构与性能随树龄的变化规律,最终揭示密度和微纤丝角与弹性模量、贮存模量和损耗模量之间的关系。本论文所得主要结论如下:(1)在同一生长轮内,与早材相比,晚材的全干密度和管胞胞壁率均较大。随着树龄的增加,早材的全干密度和管胞胞壁率均基本恒定,而晚材的全干密度和管胞胞壁率均呈增大的变化趋势。此外,晚材的全干密度与管胞胞壁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2)边材(第14和18生长轮...
【文章来源】: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针叶材的多尺度分级结构(Oyhar,2013)
图 1-1 针叶材的多尺度分级结构(O yhar,2013)-1 Hierarchical organization of softwoods on the differen质部、形成层和树皮构成,其中形成层极薄,即可区分。木材树干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木质部同构成。对心材而言,其构成细胞已死亡,不提物的沉积其颜色会逐渐加深,因此心材颜色是有生理功能的,具有水分疏导、营养物运输,其组织松软、易开裂,其周围会围绕着一定化学组分通常变异较大(刘一星和赵广杰,2
第一章 绪论作用,而高取代度木聚糖与非缩合型木质素之间的结合更为紧密。对于针叶材,低度木聚糖的位置被葡甘露聚糖取代,如图 1-1 所示。至于纤维素聚集体内部的半纤与微纤丝之间是否存在交联作用以及交联的方式仍不清楚(Terashima et al.,2004此可见,木材细胞各化学组分之间连接与相互作用极其复杂,它们共同决定了细胞物理力学性能(Salmén and Olsson,1998)。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水分吸着过程中杉木黏弹行为的经时变化规律及其频率依存性[J]. 詹天翼,蒋佳荔,彭辉,常建民,吕建雄. 林业科学. 2016(08)
[2]木材普通蠕变和机械吸湿蠕变研究概述[J]. 彭辉,蒋佳荔,詹天翼,吕建雄. 林业科学. 2016(04)
[3]Cellulose structure and lignin distribution in normal and compression wood of the Maidenhair tree(Ginkgo biloba L.)[J]. Seppo Andersson,Yurong Wang,Raili P?nni,Tuomas H?nninen,Marko Mononen,Haiqing Ren,Ritva Serimaa,Pekka Saranp??.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2015(04)
[4]木材动态黏弹性的湿热耦合效应[J]. 蒋佳荔,吕建雄. 林业科学. 2014(12)
[5]杉木木材管胞纵向弹性模量的研究[J]. 张淑琴,余雁,费本华,王汉坤.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2(06)
[6]杉木管胞具缘纹孔膜超微构造[J]. 佟永萍,赵广杰. 林业科学. 2007(08)
[7]杉木和马尾松木材渗透性与微细结构的关系研究[J]. 鲍甫成,赵有科,吕建雄.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3(01)
[8]江西杉木木材纤维形态及化学成分研究(Ⅰ)[J]. 王宗德,范国荣,彭锦云.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1(01)
[9]人工杉木林木材化学成分的变异规律[J]. 聂少凡,林思祖,林金国,陈子玉,傅祥久,陈生顶.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8(03)
[10]中国主要人工林树种幼龄材与成熟材及人工林与天然林木材性质比较研究[J]. 鲍甫成,江泽慧,姜笑梅,陆熙娴,骆秀琴. 林业科学. 1998(02)
博士论文
[1]木材动态黏弹性的温度、时间与频率响应机理研究[D]. 蒋佳荔.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9
本文编号:2914749
【文章来源】: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针叶材的多尺度分级结构(Oyhar,2013)
图 1-1 针叶材的多尺度分级结构(O yhar,2013)-1 Hierarchical organization of softwoods on the differen质部、形成层和树皮构成,其中形成层极薄,即可区分。木材树干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木质部同构成。对心材而言,其构成细胞已死亡,不提物的沉积其颜色会逐渐加深,因此心材颜色是有生理功能的,具有水分疏导、营养物运输,其组织松软、易开裂,其周围会围绕着一定化学组分通常变异较大(刘一星和赵广杰,2
第一章 绪论作用,而高取代度木聚糖与非缩合型木质素之间的结合更为紧密。对于针叶材,低度木聚糖的位置被葡甘露聚糖取代,如图 1-1 所示。至于纤维素聚集体内部的半纤与微纤丝之间是否存在交联作用以及交联的方式仍不清楚(Terashima et al.,2004此可见,木材细胞各化学组分之间连接与相互作用极其复杂,它们共同决定了细胞物理力学性能(Salmén and Olsson,1998)。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水分吸着过程中杉木黏弹行为的经时变化规律及其频率依存性[J]. 詹天翼,蒋佳荔,彭辉,常建民,吕建雄. 林业科学. 2016(08)
[2]木材普通蠕变和机械吸湿蠕变研究概述[J]. 彭辉,蒋佳荔,詹天翼,吕建雄. 林业科学. 2016(04)
[3]Cellulose structure and lignin distribution in normal and compression wood of the Maidenhair tree(Ginkgo biloba L.)[J]. Seppo Andersson,Yurong Wang,Raili P?nni,Tuomas H?nninen,Marko Mononen,Haiqing Ren,Ritva Serimaa,Pekka Saranp??.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2015(04)
[4]木材动态黏弹性的湿热耦合效应[J]. 蒋佳荔,吕建雄. 林业科学. 2014(12)
[5]杉木木材管胞纵向弹性模量的研究[J]. 张淑琴,余雁,费本华,王汉坤.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2(06)
[6]杉木管胞具缘纹孔膜超微构造[J]. 佟永萍,赵广杰. 林业科学. 2007(08)
[7]杉木和马尾松木材渗透性与微细结构的关系研究[J]. 鲍甫成,赵有科,吕建雄.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3(01)
[8]江西杉木木材纤维形态及化学成分研究(Ⅰ)[J]. 王宗德,范国荣,彭锦云.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1(01)
[9]人工杉木林木材化学成分的变异规律[J]. 聂少凡,林思祖,林金国,陈子玉,傅祥久,陈生顶.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8(03)
[10]中国主要人工林树种幼龄材与成熟材及人工林与天然林木材性质比较研究[J]. 鲍甫成,江泽慧,姜笑梅,陆熙娴,骆秀琴. 林业科学. 1998(02)
博士论文
[1]木材动态黏弹性的温度、时间与频率响应机理研究[D]. 蒋佳荔.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9
本文编号:29147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2914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