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叶绿体DNA片段和核微卫星标记的槲树群体历史和遗传多样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1 19:09
槲树(Quercus dentata Thunb)又名波罗栎,为壳斗科(Fagaceae)栎属(Quercus L.)槲栎组(Sect.Quercus)的重要树种。槲树主要分布在中国北部的多个省份、西南地区的部分省份、日本、朝鲜等多个国家及地区,是构成我国北方山地植被的的主要森林树种之一,也是研究植物对气候地质变化事件响应的珍贵材料。本研究选取叶绿体DNA片段和核微卫星标记对槲树的群体遗传学结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历史进行研究,填补了以分子手段探究槲树群体遗传历史的研究空白。主要研究结果及其结论如下:(1)槲树群体历史研究:基于3个叶绿体基因(psbA-trnH,ycf1,rps16-trnQ)片段对30个槲树居群共289个个体进行研究,共检测出23个叶绿体单倍型,物种总体的叶绿体单倍型多样性(Hd)为0.9113,核苷酸多样性π=2.58×10-3。遗传多样性较高的地区多集中在中国东北长白山地区和秦巴山区周边的平原地区,私有单倍型较为丰富的地区多集中在秦巴山区。分子变异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槲树叶绿体DNA的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居群间(95.03%)...
【文章来源】:西北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用于叶绿体片段分析的槲树采样点地理分布图
叶绿体单倍型地理分布图
利用最大似然法得到的槲树ML树(左)和单倍型网络图(右,圆圈的大小与居群的单倍型频率成正比)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生境片段化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研究进展[J]. 吴倩倩,梁宗锁,刘佳佳,于明坚,胡广. 生态学杂志. 2017(09)
[2]粉色果实花楸母本起源的分子证据[J]. 汤薇,于雪丹,张川红,叶学敏,付其迪,郑勇奇. 林业科学研究. 2016(06)
[3]基于生态位模型预测野生油茶的潜在分布[J]. 崔相艳,王文娟,杨小强,李述,秦声远,戎俊. 生物多样性. 2016(10)
[4]1725-1904年北京地区降水日数周期性分析[J]. 瞿颖,毕硕本,张永华,钱育君,李兴宇.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6(05)
[5]中国西南地区甘薯主要育种亲本的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分析[J]. 罗凯,卢会翔,吴正丹,吴雪莉,尹旺,唐道彬,王季春,张凯. 中国农业科学. 2016(03)
[6]哈迪-温伯格定律之误用[J]. 丁志芳. 中学生物学. 2016(01)
[7]我国林木种质资源调查现状与策略研究[J]. 安元强,郑勇奇,曾鹏宇,李斌,林富荣,李文英. 世界林业研究. 2016(02)
[8]基于核微卫星的短柄枹栎居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J]. 王雁红,俞琦,杨佳,赵鹏,李忠虎,赵桂仿. 林业科学. 2015(12)
[9]基于叶绿体片段序列的杨属系统发育关系分析[J]. 员涛,李佳蔓,周安佩,颜璐茜,纵丹,李旦,何承忠. 植物生理学报. 2015(08)
[10]植物微卫星分子标记中无效等位基因检测方法的比较与应用[J]. 侯盟,杜芳.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2014(06)
博士论文
[1]我国切花害虫甜菜夜蛾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研究[D]. 周俐宏.沈阳农业大学 2016
[2]玉米种质的遗传分化与雄穗相关性状的遗传基础解析[D]. 吴迅.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
[3]中国特有第三纪孑遗植物香果树(Emmenopterys henryi)的亲缘地理学和景观遗传学研究[D]. 张永华.浙江大学 2016
[4]野鲮亚科一新属一新种的建立及其群体遗传学研究[D]. 赵海涛.西南大学 2016
[5]中国三个主要榛种居群遗传多样性及榛属植物种间亲缘关系研究[D]. 宗建伟.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6
[6]我国禾谷缢管蚜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及农药对其胁迫效应研究[D]. 段辛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
[7]基于微卫星和线粒体标记的梨小食心虫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研究[D]. 郑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
[8]家蚕驯化历史及基因流模式分析[D]. 杨绍宇.西南大学 2014
[9]黄颡鱼微卫星标记的开发及其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D]. 张秀杰.华中农业大学 2010
[10]长白山阔叶红松林植物多样性及其群落空间结构研究[D]. 夏富才.北京林业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基于cpDNA和SSR标记的槲栎群体遗传学研究[D]. 邸晓瑶.西北大学 2017
[2]基于叶绿体基因的华北耧斗菜复合体谱系地理学研究[D]. 耿方东.陕西师范大学 2016
[3]枹栎和短柄枹栎的居群遗传结构和谱系地理学研究[D]. 王雁红.西北大学 2015
[4]东亚特有珍稀兰科植物扇脉杓兰的遗传多样性与谱系地理学研究[D]. 李星霖.华东师范大学 2014
[5]山西省辽东栎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D]. 秦英英.北京林业大学 2012
[6]基于SSR标记的槲树、蒙古—辽东栎种间杂交研究[D]. 王越.山东大学 2012
[7]基于微卫星分子标记的二斑叶螨和朱砂叶螨种群遗传结构研究[D]. 李婷.南京农业大学 2008
[8]栓皮栎群体遗传结构研究[D]. 徐小林.南京林业大学 2003
本文编号:2930338
【文章来源】:西北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用于叶绿体片段分析的槲树采样点地理分布图
叶绿体单倍型地理分布图
利用最大似然法得到的槲树ML树(左)和单倍型网络图(右,圆圈的大小与居群的单倍型频率成正比)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生境片段化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研究进展[J]. 吴倩倩,梁宗锁,刘佳佳,于明坚,胡广. 生态学杂志. 2017(09)
[2]粉色果实花楸母本起源的分子证据[J]. 汤薇,于雪丹,张川红,叶学敏,付其迪,郑勇奇. 林业科学研究. 2016(06)
[3]基于生态位模型预测野生油茶的潜在分布[J]. 崔相艳,王文娟,杨小强,李述,秦声远,戎俊. 生物多样性. 2016(10)
[4]1725-1904年北京地区降水日数周期性分析[J]. 瞿颖,毕硕本,张永华,钱育君,李兴宇.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6(05)
[5]中国西南地区甘薯主要育种亲本的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分析[J]. 罗凯,卢会翔,吴正丹,吴雪莉,尹旺,唐道彬,王季春,张凯. 中国农业科学. 2016(03)
[6]哈迪-温伯格定律之误用[J]. 丁志芳. 中学生物学. 2016(01)
[7]我国林木种质资源调查现状与策略研究[J]. 安元强,郑勇奇,曾鹏宇,李斌,林富荣,李文英. 世界林业研究. 2016(02)
[8]基于核微卫星的短柄枹栎居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J]. 王雁红,俞琦,杨佳,赵鹏,李忠虎,赵桂仿. 林业科学. 2015(12)
[9]基于叶绿体片段序列的杨属系统发育关系分析[J]. 员涛,李佳蔓,周安佩,颜璐茜,纵丹,李旦,何承忠. 植物生理学报. 2015(08)
[10]植物微卫星分子标记中无效等位基因检测方法的比较与应用[J]. 侯盟,杜芳.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2014(06)
博士论文
[1]我国切花害虫甜菜夜蛾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研究[D]. 周俐宏.沈阳农业大学 2016
[2]玉米种质的遗传分化与雄穗相关性状的遗传基础解析[D]. 吴迅.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
[3]中国特有第三纪孑遗植物香果树(Emmenopterys henryi)的亲缘地理学和景观遗传学研究[D]. 张永华.浙江大学 2016
[4]野鲮亚科一新属一新种的建立及其群体遗传学研究[D]. 赵海涛.西南大学 2016
[5]中国三个主要榛种居群遗传多样性及榛属植物种间亲缘关系研究[D]. 宗建伟.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6
[6]我国禾谷缢管蚜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及农药对其胁迫效应研究[D]. 段辛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
[7]基于微卫星和线粒体标记的梨小食心虫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研究[D]. 郑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
[8]家蚕驯化历史及基因流模式分析[D]. 杨绍宇.西南大学 2014
[9]黄颡鱼微卫星标记的开发及其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D]. 张秀杰.华中农业大学 2010
[10]长白山阔叶红松林植物多样性及其群落空间结构研究[D]. 夏富才.北京林业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基于cpDNA和SSR标记的槲栎群体遗传学研究[D]. 邸晓瑶.西北大学 2017
[2]基于叶绿体基因的华北耧斗菜复合体谱系地理学研究[D]. 耿方东.陕西师范大学 2016
[3]枹栎和短柄枹栎的居群遗传结构和谱系地理学研究[D]. 王雁红.西北大学 2015
[4]东亚特有珍稀兰科植物扇脉杓兰的遗传多样性与谱系地理学研究[D]. 李星霖.华东师范大学 2014
[5]山西省辽东栎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D]. 秦英英.北京林业大学 2012
[6]基于SSR标记的槲树、蒙古—辽东栎种间杂交研究[D]. 王越.山东大学 2012
[7]基于微卫星分子标记的二斑叶螨和朱砂叶螨种群遗传结构研究[D]. 李婷.南京农业大学 2008
[8]栓皮栎群体遗传结构研究[D]. 徐小林.南京林业大学 2003
本文编号:29303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2930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