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59种木本植物树皮、茎干、叶片功能性状特征及其关联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3 07:39
为初步揭示森林木本植物树皮多重功能性状间的权衡机制,树皮与茎干、叶片功能性状间的协变关系以及植物各器官功能性状随海拔梯度的响应。本研究依托江西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沿海拔梯度共设置常绿林、针阔林、落叶林、高山矮林四个主要森林群落,选取59种木本植物。对其植物树皮、茎干、叶片功能性状指标进行测定与分析。本文主要结果如下:1)树皮多重功能性状间的权衡:树皮厚度与树皮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01),树皮厚度与树皮含水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01),树皮密度与树皮含水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01),这说明树皮厚度、树皮密度、树皮含水率之间存在权衡关系。此外树皮厚度与树皮N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01),说明树皮厚度对植物生长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2)树皮与茎干、叶片功能性状间的协变关系:树皮厚度与茎干含水率、茎干N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01),树皮密度与茎干含水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树皮C含量与茎干C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茎干密度、茎干P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树皮P含量与导管直径、...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9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拟解决关键问题??Fig.?1-1?To?solve?the?key?issues??
依托江西省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以59种木本植物为研宂对象,探讨不??同森林群落木本植物树皮多重功能性状的权衡机制及树皮、茎干、叶片功能性状??的协变关系,具体技术路线如下(图1-2):??常绿林针阔林落叶林矮林??I?-?*???乂????-s.??环境因子…I?孟丰性状?树皮性状?Mv性状I?w??!?门???海土?1?/???N?IHJ????N?-?^?I?!?SDWD?BTTBD?LT?SLA?LTD?613C?j?W?^??!?^?^?fi?WWCVD?TBWC?LDMCLRWC?;?|pj??!?^?|?!?VMM?C?N?P?CNP?PnRdarkCNP?J?奚?g??丨吱?U?’、???)系?ijj??能??ti;.??树皮多重功能性状间?#??的权衡??初步揭示不同森林群落树皮在多重功能性状间的??权衡机制,以及与茎干、叶片的协变关系??图1-2技术路线图??Fig.?1-2?Technology?Roadmap??14??
本研究区位于江西武夷山国家级0然保护区(117°39'30〃?117°5547〃E、??27。4811〃?28°0(r35〃N),海拔350?2160.8?m,主峰黄岗山海拔2157.7?m,是中国??大陆东南部的最高峰,有“华东屋脊”之称(图2-1)。该K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温13.2°C?14.8°C,极端最低温-14.2°C,极端最高温36.3°C,年均降水量2583??mm,4?6月是该区的降水集中期。年蒸发量778?mm,年均相对湿度72%?92%,??年日照时数774?丨144小时无霜期23?Id。保护区内土壤具有典型的亚热带中山土??壤的特点,海拔400?600?m区域为山地黄红壤,海拔600?1300?m区域为山地黄??壤,海拔1300?1900?m区域为山地暗黄棕壤,海拔1900?m以上区域为山地草甸??土(刘信中和方福生,2001)。??图2-1研究区示意图??Fig.?2-1?The?location?of?the?study?site??武夷山自然保护K植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95%,高等植物2800余种。??其中苔藓植物68科157属276种:蕨类植物41科93属248种:裸子植物6科??19属27种;被子植物177科857属2278种。地带性植被属中业热带常绿阔叶??1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武夷山常绿阔叶林空间结构参数分布特征[J]. 陈婷婷,徐辉,杨青,陈水飞,葛晓敏,吴军,崔鹏,方炎明,丁晖. 生态学报. 2018(05)
[2]氮添加对武夷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叶片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J]. 王乔姝怡,郑成洋,张歆阳,曾发旭,邢娟. 植物生态学报. 2016(11)
[3]刨花楠叶片碳氮磷化学计量比与个体大小的关系[J]. 张蕾蕾,钟全林,程栋梁,张中瑞,费玲,徐朝斌,贺利中,王卫军. 应用生态学报. 2015(07)
[4]植物功能性状研究进展[J]. 刘晓娟,马克平.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15(04)
[5]云南普洱季风常绿阔叶林优势物种不同生长阶段叶片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J]. 刘万德,苏建荣,李帅锋,郎学东,张志钧,黄小波. 植物生态学报. 2015(01)
[6]中国森林凋落物不同组分异速比例关系[J]. 马玉珠,程栋梁,钟全林,靳冰洁,徐朝斌,胡波. 植物生态学报. 2013(12)
[7]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J]. 吴则焰,林文雄,陈志芳,方长旬,张志兴,吴林坤,周明明,沈荔花. 应用生态学报. 2013(08)
[8]武夷山典型常绿阔叶林4个主要植物种群点格局分析[J]. 杨云方,丁晖,徐海根,方炎明,陈晓,伊贤贵,徐辉,杨青,温小荣,徐鲜均.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3(02)
[9]莱州湾湿地柽柳叶片N、P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J]. 荣戗戗,刘京涛,夏江宝,陆兆华,郭彩虹. 生态学杂志. 2012(12)
[10]木本植物茎叶功能性状及其关系随环境变化的研究进展[J]. 杨冬梅,章佳佳,周丹,钱敏杰,郑瑶,金灵妙. 生态学杂志. 2012(03)
博士论文
[1]武夷山不同海拔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特征[D]. 金裕华.南京林业大学 2012
[2]武夷山不同海拔土壤有机碳库及其矿化特征[D]. 周焱.南京林业大学 2009
[3]武夷山不同海拔土壤动物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D]. 王邵军.南京林业大学 2009
本文编号:2954589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9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拟解决关键问题??Fig.?1-1?To?solve?the?key?issues??
依托江西省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以59种木本植物为研宂对象,探讨不??同森林群落木本植物树皮多重功能性状的权衡机制及树皮、茎干、叶片功能性状??的协变关系,具体技术路线如下(图1-2):??常绿林针阔林落叶林矮林??I?-?*???乂????-s.??环境因子…I?孟丰性状?树皮性状?Mv性状I?w??!?门???海土?1?/???N?IHJ????N?-?^?I?!?SDWD?BTTBD?LT?SLA?LTD?613C?j?W?^??!?^?^?fi?WWCVD?TBWC?LDMCLRWC?;?|pj??!?^?|?!?VMM?C?N?P?CNP?PnRdarkCNP?J?奚?g??丨吱?U?’、???)系?ijj??能??ti;.??树皮多重功能性状间?#??的权衡??初步揭示不同森林群落树皮在多重功能性状间的??权衡机制,以及与茎干、叶片的协变关系??图1-2技术路线图??Fig.?1-2?Technology?Roadmap??14??
本研究区位于江西武夷山国家级0然保护区(117°39'30〃?117°5547〃E、??27。4811〃?28°0(r35〃N),海拔350?2160.8?m,主峰黄岗山海拔2157.7?m,是中国??大陆东南部的最高峰,有“华东屋脊”之称(图2-1)。该K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温13.2°C?14.8°C,极端最低温-14.2°C,极端最高温36.3°C,年均降水量2583??mm,4?6月是该区的降水集中期。年蒸发量778?mm,年均相对湿度72%?92%,??年日照时数774?丨144小时无霜期23?Id。保护区内土壤具有典型的亚热带中山土??壤的特点,海拔400?600?m区域为山地黄红壤,海拔600?1300?m区域为山地黄??壤,海拔1300?1900?m区域为山地暗黄棕壤,海拔1900?m以上区域为山地草甸??土(刘信中和方福生,2001)。??图2-1研究区示意图??Fig.?2-1?The?location?of?the?study?site??武夷山自然保护K植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95%,高等植物2800余种。??其中苔藓植物68科157属276种:蕨类植物41科93属248种:裸子植物6科??19属27种;被子植物177科857属2278种。地带性植被属中业热带常绿阔叶??1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武夷山常绿阔叶林空间结构参数分布特征[J]. 陈婷婷,徐辉,杨青,陈水飞,葛晓敏,吴军,崔鹏,方炎明,丁晖. 生态学报. 2018(05)
[2]氮添加对武夷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叶片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J]. 王乔姝怡,郑成洋,张歆阳,曾发旭,邢娟. 植物生态学报. 2016(11)
[3]刨花楠叶片碳氮磷化学计量比与个体大小的关系[J]. 张蕾蕾,钟全林,程栋梁,张中瑞,费玲,徐朝斌,贺利中,王卫军. 应用生态学报. 2015(07)
[4]植物功能性状研究进展[J]. 刘晓娟,马克平.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15(04)
[5]云南普洱季风常绿阔叶林优势物种不同生长阶段叶片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J]. 刘万德,苏建荣,李帅锋,郎学东,张志钧,黄小波. 植物生态学报. 2015(01)
[6]中国森林凋落物不同组分异速比例关系[J]. 马玉珠,程栋梁,钟全林,靳冰洁,徐朝斌,胡波. 植物生态学报. 2013(12)
[7]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J]. 吴则焰,林文雄,陈志芳,方长旬,张志兴,吴林坤,周明明,沈荔花. 应用生态学报. 2013(08)
[8]武夷山典型常绿阔叶林4个主要植物种群点格局分析[J]. 杨云方,丁晖,徐海根,方炎明,陈晓,伊贤贵,徐辉,杨青,温小荣,徐鲜均.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3(02)
[9]莱州湾湿地柽柳叶片N、P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J]. 荣戗戗,刘京涛,夏江宝,陆兆华,郭彩虹. 生态学杂志. 2012(12)
[10]木本植物茎叶功能性状及其关系随环境变化的研究进展[J]. 杨冬梅,章佳佳,周丹,钱敏杰,郑瑶,金灵妙. 生态学杂志. 2012(03)
博士论文
[1]武夷山不同海拔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特征[D]. 金裕华.南京林业大学 2012
[2]武夷山不同海拔土壤有机碳库及其矿化特征[D]. 周焱.南京林业大学 2009
[3]武夷山不同海拔土壤动物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D]. 王邵军.南京林业大学 2009
本文编号:29545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2954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