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林业论文 >

陕北黄土区衰退沙棘人工林种群更新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5 17:55
  为揭示陕北黄土区衰退沙棘人工林天然更新的生境适生特征,通过调查陕西省吴起县沙棘人工林大面积衰退及死亡后的天然更新状况,以更新率、萌枝率、成林率等特征值作为更新恢复能力的衡量指标,运用方差分析、回归拟合、种群静态生命表与生存分析、系统聚类分析以及冗余约束性排序等方法,分析了陕北黄土区衰退沙棘人工林更新特征、种群结构与动态以及环境因子的影响及其响应机制,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密度沙棘种群,株高、基径、死亡率等各项指标均有显著差异,零散型、中间型沙棘逐渐生长发育,达到一定时间后形成自然死亡;集中型在种群演替初期、后期均出现了死亡高峰期。中间型密度有利于沙棘存活生长,高密度不利于沙棘种群更新;(2)各坡向沙棘更新率差异显著(P<0.05),半阴坡更新密度大,存活率较高;坡度对更新率无显著影响,但更新率在阴坡缓坡、极陡坡范围内出现峰值,在阳坡条件下随坡度上升而减小;坡面微地形对衰退沙棘人工林更新具有显著影响(P<0.05),缓台微地形生境沙棘的无性繁殖潜力较好;(3)以更新率和更新密度作为指标划分不同更新程度沙棘种群,无更新沙棘人工林土壤含水量最大,其次为轻度与中度更新,强度更新最... 

【文章来源】: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陕北黄土区衰退沙棘人工林种群更新研究


图2-1陕西省吴起县地理位置??Fig.?2-1?Location?map?of?Wuqi?County?in?Northern?Shaanxi,?China??

沙棘人工林,频率分布图,径级,沙棘


该地区自2010年沙棘林大面积衰退及死亡后,生长空间与资源的富余促进了沙??棘萌蘖。因其根蘖的特性,同一生境条件同一时间的萌生植株地径均相似,因此理论??上该地区萌生沙棘的地径应呈现连续且聚集的特征,而地径级频率分布图(图3-1)??出现了更新高峰(1.2-1.8cm)与更新断层(4.2-4.8cm)。地径<2cm的沙棘幼苗可通过??枝条年生长节间痕迹确定年龄,地径>4cm的沙棘通过锯取基部断面查看年轮确定年??龄;本文采用国内较常用的降水年型划分标准,实验研宄期间仅2013年为丰水年,??年降雨量高于多年平均值33.6%(表3-1?)。因此可认为2013年出现了沙棘更新高峰,??13??

样方,沙棘,集中型,植株


在对所有样方内的沙棘植株进行调查后发现,当地由实生苗发育而来的沙棘植株??存留很少,大部分是以根蘖方式在空荒地或林下扩展生长的无性系后代。因此,沙棘??植株分布可依据样方密度分为三种分布模式(图4-1):零散型、中间型、集中型。零??散型指沙棘植株数量较少,样方密度一般在1000株/hm2以下,分布松散;中间型表??现为植株数量较多,样方密度一般在1000-3000株/hm2,分布较为密集;集中型的植??株数量最多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孑遗植物新疆野苹果种群生命表与生存分析[J]. 刘忠权,董合干,梁巧玲,陈卫民.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6(10)
[2]陕北黄土区坡面微地形对乔木空间分布的影响[J]. 任正龑,朱清科,张恰咛,马欢,黄正佳.  林业科学研究. 2016(03)
[3]栽培模式对沙棘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参与氮循环功能基因的影响[J]. 杨丹,余旋,刘旭,刘金良,张顺祥,于泽群.  应用生态学报. 2015(12)
[4]新疆野生樱桃李在不同微生境中的根蘖繁殖特性[J]. 赵玉,刘影,尚天翠,刘波.  干旱区研究. 2015(05)
[5]木本克隆植物中国沙棘种群林缘扩散规律研究[J]. 郭峰,唐翠平,徐德兵,李根前,贺斌,李甜江.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2)
[6]青海湖克土沙地沙棘林的防风固沙机制与效益[J]. 吴汪洋,张登山,田丽慧,魏殿生,赵超,贾飞飞.  干旱区地理. 2014(04)
[7]陕北黄土区衰退沙棘人工林改良土壤的作用[J]. 刘蕾蕾,朱清科,赵维军,姚文俊,马欢,陈文思,卜耀军.  水土保持通报. 2014(03)
[8]陕北黄土区微地形土壤质量指标变异性及敏感性[J]. 卜耀军,朱清科,包耀贤,赵维军,赵彦敏,张宏芝.  水土保持学报. 2014(03)
[9]亚热带中山常绿阔叶林木本植物幼苗数量动态及其与生境的相关性[J]. 施璐璐,骆争荣,夏家天,赵文娟,吴友贵,丁炳扬.  生态学报. 2014(22)
[10]荒漠绿洲过渡带沙拐枣种群结构及动态特征[J]. 解婷婷,苏培玺,周紫鹃,张海娜,李善家.  生态学报. 2014(15)

博士论文
[1]陕北黄土区坡面微地形生境与林分结构关系研究[D]. 赵维军.北京林业大学 2014
[2]沙棘人工林水土保持功能与植被配置模式研究[D]. 夏静芳.北京林业大学 2012
[3]中国沙棘人工林衰退的水分生理生态机制[D]. 李甜江.北京林业大学 2011
[4]沙棘柔性坝水土保持生态效应与机理研究[D]. 杨方社.西安理工大学 2009
[5]额济纳绿洲胡杨种群生活史对策研究[D]. 张昊.北京林业大学 2006
[6]格氏栲(Castanopsis Kawakamii Hayata)种群结构与动态规律研究[D]. 刘金福.北京林业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陕北黄土区乔木空间分布格局的坡面微地形响应[D]. 任正龑.北京林业大学 2016
[2]陕北黄土区衰退沙棘纯林改良土壤效应研究[D]. 刘蕾蕾.北京林业大学 2014
[3]戴云山黄山松种群特征及其环境因子研究[D]. 朱德煌.福建农林大学 2013
[4]陕北半干旱黄土区陡坡微地形分布规律[D]. 邝高明.北京林业大学 2012
[5]陕北半干旱黄土区坡面微地形植被特征分异规律[D]. 王晶.北京林业大学 2012
[6]沙棘人工林衰败机理的研究[D]. 李玉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
[7]沙棘人工林衰败原因及其对林地土壤氮矿化速率的影响[D]. 陈金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
[8]黄土丘陵区沙棘繁殖特性研究[D]. 李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



本文编号:29792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29792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9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