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稳定碳同位素的北京西山侧柏林生态系统呼吸区分
发布时间:2021-03-03 07:58
基于稳定碳同位素对北京西山侧柏林生态系统呼吸进行定量拆分,能够为该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碳交换研究奠定基础。本研究采用光谱技术对森林不同高度处CO2浓度和δ13C值进行连续观测,同时采用土壤气室和枝条气室测定地下呼吸和地上呼吸的δ13C值,求得生态系统呼吸各组分比例。结合土壤呼吸通量的测定,实现对生态系呼吸的定量区分。结果表明:森林生态系统各呼吸组分夜间δ13C值呈波动变化,植物地上呼吸δ13C值变化范围为-31.74‰~-23.33‰,土壤地下呼吸δ13C值变化范围为-32.11‰~-27.74‰,生态系统呼吸δ13C值介于二者之间。夜间平均土壤呼吸通量为1.70μmol·m-2·s-1,占生态系统总呼吸的47%~91%;夜间地上呼吸量的平均值为0.72μmol·m-2·s-1,对生态系统总呼吸的贡献较小。由同位素混合模型推算求得的日间呼吸变异大于温度...
【文章来源】:应用生态学报. 2020,31(06)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土壤气室示意图
由图3可知,5—6月空气温度的变化范围为15.73~31.76 ℃,整体呈上升趋势,可促进生态系统呼吸。空气相对湿度最低为14.77%,期间最大降雨日(降雨量为23.2 mm)相对湿度达98.98%。5月降雨量较少,总降雨量为17 mm,其中DOY142有15 mm降雨;而6月降雨量明显增大,有8 d为降雨日,共64.4 mm。非降雨日高温低湿的环境条件有利于土壤呼吸和植物呼吸。图3 侧柏林生态系统每日空气温度(T)、相对湿度(RH)和降雨量(P)的变化
侧柏林生态系统每日空气温度(T)、相对湿度(RH)和降雨量(P)的变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植物呼吸释放CO2碳同位素变化研究进展[J]. 柴华,钟尚志,崔海莹,李杰,孙伟. 生态学报. 2018(08)
[2]北美地区温带针阔叶混交林5个常绿树种叶片呼吸特性[J]. 李熙萌,李征珍,刘海鸥,石莎,冯金朝. 林业科学. 2016(04)
[3]典型森林和草地生态系统呼吸各组分间的相互关系[J]. 朱先进,于贵瑞,王秋凤,高艳妮,赵新全,韩士杰,闫俊华. 生态学报. 2013(21)
[4]树干/枝呼吸作用对环境变化的响应[J]. 盛浩,周萍. 生态学杂志. 2011(08)
[5]稳定碳同位素技术在土壤-植物系统碳循环中的应用[J]. 刘微,吕豪豪,陈英旭,吴伟祥. 应用生态学报. 2008(03)
[6]鼎湖山针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呼吸及其影响因子[J]. 王春林,周国逸,唐旭利,王旭,周传艳,于贵瑞,唐力生,孟泽. 生态学报. 2007(07)
[7]复杂地形条件下森林植被湍流通量测定分析[J]. 温学发,于贵瑞,孙晓敏,刘允芬.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S2)
[8]CO2失汇与北半球中高纬度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汇[J]. 方精云,朴世龙,赵淑清. 植物生态学报. 2001(05)
本文编号:3060913
【文章来源】:应用生态学报. 2020,31(06)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土壤气室示意图
由图3可知,5—6月空气温度的变化范围为15.73~31.76 ℃,整体呈上升趋势,可促进生态系统呼吸。空气相对湿度最低为14.77%,期间最大降雨日(降雨量为23.2 mm)相对湿度达98.98%。5月降雨量较少,总降雨量为17 mm,其中DOY142有15 mm降雨;而6月降雨量明显增大,有8 d为降雨日,共64.4 mm。非降雨日高温低湿的环境条件有利于土壤呼吸和植物呼吸。图3 侧柏林生态系统每日空气温度(T)、相对湿度(RH)和降雨量(P)的变化
侧柏林生态系统每日空气温度(T)、相对湿度(RH)和降雨量(P)的变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植物呼吸释放CO2碳同位素变化研究进展[J]. 柴华,钟尚志,崔海莹,李杰,孙伟. 生态学报. 2018(08)
[2]北美地区温带针阔叶混交林5个常绿树种叶片呼吸特性[J]. 李熙萌,李征珍,刘海鸥,石莎,冯金朝. 林业科学. 2016(04)
[3]典型森林和草地生态系统呼吸各组分间的相互关系[J]. 朱先进,于贵瑞,王秋凤,高艳妮,赵新全,韩士杰,闫俊华. 生态学报. 2013(21)
[4]树干/枝呼吸作用对环境变化的响应[J]. 盛浩,周萍. 生态学杂志. 2011(08)
[5]稳定碳同位素技术在土壤-植物系统碳循环中的应用[J]. 刘微,吕豪豪,陈英旭,吴伟祥. 应用生态学报. 2008(03)
[6]鼎湖山针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呼吸及其影响因子[J]. 王春林,周国逸,唐旭利,王旭,周传艳,于贵瑞,唐力生,孟泽. 生态学报. 2007(07)
[7]复杂地形条件下森林植被湍流通量测定分析[J]. 温学发,于贵瑞,孙晓敏,刘允芬.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S2)
[8]CO2失汇与北半球中高纬度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汇[J]. 方精云,朴世龙,赵淑清. 植物生态学报. 2001(05)
本文编号:30609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3060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