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林业论文 >

桉树人工林采伐剩余物分解与养分释放特征

发布时间:2021-03-30 13:30
  传统刀耕火种的整地方式已强烈影响到中国南方高强度经营的桉树人工林土壤质量和林分生产力,而保留剩余物能归还土壤大量的生物量和养分,但是不同剩余物管理措施对桉树剩余物分解的影响鲜少有人研究。为了探究不同剩余物管理措施对桉树剩余物分解、林下土壤肥力和林分生长量的影响以及剩余物养分释放与土壤肥力之间的关系,在广西贺州大桂山林场桉树免炼山试验林地,以5年生桉树采伐剩余物(分为叶、细枝和粗枝)为研究对象,在不同剩余物管理措施(移除、平铺和带状堆放)下分解过程中质量残留率和养分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同时测定林下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以及林分生长量等34个指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试验地采伐前5年生桉树人工林地上生物量为91.18t/hm2。采伐剩余物生物量为12.9t/hm2,其中树枝、叶生物量分别为9.96t/hm2、2.94t/hm2。剩余物养分储量(C、N、P、K、Ca、Mg、S、Fe、Mn、Cu、Zn、B)为7.23t/hm2,其中枝、叶养分储量分别为5.48t/hm2、1.75t/hm2。(2)初始C、N、P、K含量以及C/N、C/P、C/K、N/P、N/K、P/K 比在剩余... 

【文章来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10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桉树人工林采伐剩余物分解与养分释放特征


工地上各组分养分储量Rg3.IN川时ents权冲ks成above留Ound加mponeots

剩余物,分解过程,粗枝,细枝


0.46g/kg〇??与带状堆放处理相比,剩余物平铺处理下的P含量更低,表明剩余物平铺有??利于磷的释放(图3.5)。分解3个月时,平铺处理下叶、细枝、粗枝的P含量比??带状堆放处理下的分别低1.32%、1.82%、10.16%,但只有粗枝存在显著差异??(/K0.05)。分解6个月时,平铺处理下细枝、粗枝的P含量比带状堆放处理下??的低13.86%、6.63%,但只有细枝有显著差异(p<0.001)。分解9个月时,平铺??处理下叶、细枝、粗枝的P含量比带状堆放处理下的低0.34%、12.20%、31.62%,??但只有细枝、粗枝存在显著差异(/K0.01,;K〇.001)。分解12个月时,平铺处??理下叶、细枝、粗枝的P含量比带状堆放处理下的低1.11%、11.26%、12.31%,??但只有粗枝存在显著差异(/K0.01)。??多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剩余物类型(R)、剩余物管理(T)、分解时间(D)对剩余物??P含量均有极显著影响(/K0.001,表3.8)。R、T的交互作用,R、D的交互作??用

剩余物,分解过程,养分,细枝


有显著影响(p=〇.〇74)。??(4)?K残留率及释放量??剩余物在整个分解过程中表现为钾净释放(图3.7)。经过12个月的分解,??剩余物中K的残留率为4.60%?15.09%,由高到低依次为:粗枝(]3.67%)>叶??(5.89%)?>细枝(5.45%),表明细枝中K的释放速率比叶和粗枝中的高。分解??前6个月时,细枝、粗枝中的K残留率下降速度比叶的高。与带状堆放处理相??比,剩余物平铺处理下的K残留率更低,表明平铺处理有利于K的释放。??在整个分解过程中,细枝中K的累计释放量最高,为0.83g,累计释放率为??94.55%;其次是粗枝累计释放量为0.69g,累计释放率为86.33%;叶的累计释放??量最低,为0.60g,累计释放率为94.11%,表明细枝中K的释放量最高(表3.10)。??平铺处理下剩余物的K累计释放量比带状堆放处理下的高。分解12个月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木材安全形势分析及桉树的贡献[J]. 谢耀坚.  桉树科技. 2018(04)
[2]双因素方差分析方法的比较[J]. 戴金辉,韩存.  统计与决策. 2018(04)
[3]SPSS中单因素方差分析的运用[J]. 何成.  农业网络信息. 2018(01)
[4]桉树人工林土壤养分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J]. 罗佳,周小玲,陈建华,韦铄星,田育新,张珉,蒋燚.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7(11)
[5]我国森林凋落物分解研究进展[J]. 赵晶晶,牛晓燕,程宇琪,杜浩,王雨晴,张成福.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17(03)
[6]混合模型在福建省粗叶榕生物量模型中的应用[J]. 回厚霖,张鹏,黄荣浩,季鹤,蒋瑾彧,王新杰.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7(05)
[7]近自然林业发展研究[J]. 邓树剑,王永忠,韩新生.  宁夏农林科技. 2017(08)
[8]论中国桉树发展的贡献和可持续经营策略[J]. 谢耀坚.  桉树科技. 2016(04)
[9]采伐剩余物处理方式对杉木人工林固碳量的长期影响[J]. 王伟峰,魏晓华,段玉玺,王博,张立欣,李晓晶.  水土保持研究. 2016(06)
[10]中国主要人工林碳储量与固碳能力[J]. 李奇,朱建华,冯源,肖文发.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6(04)

博士论文
[1]宝天曼森林凋落物分解与土壤呼吸特征研究[D]. 王娟.北京林业大学 2015
[2]三峡库区马尾松林凋落物分解及对土壤碳库动态的影响研究[D]. 葛晓改.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2
[3]广西桉树工业人工林经营模式研究[D]. 叶绍明.北京林业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模拟氮沉降和降雨变化对荒漠草原凋落物分解的影响[D]. 霍利霞.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8
[2]滨海沙地尾巨桉与木麻黄人工林凋落物混合分解及养分释放规律[D]. 胡欢甜.福建农林大学 2018
[3]叶凋落物分解及养分释放对降水和氮素添加的响应[D]. 杜宁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
[4]亚热带4种树种凋落叶降解和养分释放特征[D]. 彭晓.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6
[5]剩余物处理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质量和生长的影响[D]. 尹欢宇.北京林业大学 2016
[6]岩溶区檵木和马尾松凋落叶分解研究[D]. 涂春艳.广西师范大学 2016
[7]热带半湿润半干旱区桉树茎流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研究[D]. 吴喆滢.海南师范大学 2015
[8]土壤基质与凋落物分解互作效应的研究[D]. 王进.华中农业大学 2014
[9]广西桉树人工林土壤肥力状况及施肥效应研究[D]. 曹继钊.广西大学 2011
[10]华西雨屏区慈竹林凋落物分解、养分释放及其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D]. 李仁洪.四川农业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1095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31095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6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