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改进TVGM的水–碳耦合机制研究——以北京森林站研究区为例
发布时间:2021-04-04 13:55
提高植被的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 WUE)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水资源短缺,如何提高WUE依赖于对生态系统水–碳循环耦合机制的深入理解.以北京森林站为例,基于时变增益模型(times lariant gain model,TVGM)耦合光合作用–气孔导度模型与双源蒸散发模型,从WUE系数及气孔导度2方面研究水–碳耦合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不考虑水–碳耦合关系导致模拟蒸散发偏高、模拟总初级生产力偏大,气孔导度的增加抑制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其抑制效应随气孔导度的增加趋于平稳;日退耦系数在夏季达到最大,年平均退耦系数为0.1左右.在北京森林站群体水平上,相对于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对气孔导度的下降较为敏感,导致WUE随气孔导度的下降而降低.对北京森林站地区水–碳耦合机制的研究,可为其生态系统管理与调控提供依据.
【文章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56(03)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8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作物气孔导度模型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J]. 姜寒冰,张传伟,张玉翠,沈彦俊. 中国农学通报. 2020(12)
[2]基于年降水、生长季降水和生长季蒸散的高寒草地水分利用效率[J]. 米兆荣,陈立同,张振华,贺金生. 植物生态学报. 2015(07)
[3]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对气候变化风险及风险管理的新认知[J]. 李莹,高歌,宋连春.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4(04)
[4]IPCC第一工作组第五次评估报告对全球气候变化认知的最新科学要点[J]. 沈永平,王国亚. 冰川冻土. 2013(05)
[5]流域水碳过程耦合模拟——WaSSI-C模型的率定与检验[J]. 刘宁,孙鹏森,刘世荣,孙阁. 植物生态学报. 2013(06)
[6]陆地生态系统碳氮水循环的关键耦合过程及其生物调控机制探讨[J]. 于贵瑞,高扬,王秋凤,刘世荣,申卫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3(01)
[7]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许云锋,左其亭.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1(05)
[8]气候变化对我国水资源影响研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 夏军,刘春蓁,任国玉. 地球科学进展. 2011(01)
[9]全球气候变化下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研究进展[J]. 王庆伟,于大炮,代力民,周莉,周旺明,齐光,齐麟,叶雨静. 应用生态学报. 2010(12)
[10]基于Penman-Monteith公式的双源模型的改进[J]. 莫兴国,林忠辉,刘苏峡. 水利学报. 2000(05)
博士论文
[1]变化环境下流域水系统模拟及应用研究[D]. 曾思栋.武汉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118157
【文章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56(03)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8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作物气孔导度模型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J]. 姜寒冰,张传伟,张玉翠,沈彦俊. 中国农学通报. 2020(12)
[2]基于年降水、生长季降水和生长季蒸散的高寒草地水分利用效率[J]. 米兆荣,陈立同,张振华,贺金生. 植物生态学报. 2015(07)
[3]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对气候变化风险及风险管理的新认知[J]. 李莹,高歌,宋连春.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4(04)
[4]IPCC第一工作组第五次评估报告对全球气候变化认知的最新科学要点[J]. 沈永平,王国亚. 冰川冻土. 2013(05)
[5]流域水碳过程耦合模拟——WaSSI-C模型的率定与检验[J]. 刘宁,孙鹏森,刘世荣,孙阁. 植物生态学报. 2013(06)
[6]陆地生态系统碳氮水循环的关键耦合过程及其生物调控机制探讨[J]. 于贵瑞,高扬,王秋凤,刘世荣,申卫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3(01)
[7]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许云锋,左其亭.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1(05)
[8]气候变化对我国水资源影响研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 夏军,刘春蓁,任国玉. 地球科学进展. 2011(01)
[9]全球气候变化下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研究进展[J]. 王庆伟,于大炮,代力民,周莉,周旺明,齐光,齐麟,叶雨静. 应用生态学报. 2010(12)
[10]基于Penman-Monteith公式的双源模型的改进[J]. 莫兴国,林忠辉,刘苏峡. 水利学报. 2000(05)
博士论文
[1]变化环境下流域水系统模拟及应用研究[D]. 曾思栋.武汉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1181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3118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