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林业论文 >

桂西北岩溶区苏木人工林生物量及碳储量

发布时间:2021-04-23 22:00
  2017年,采用标准样地法对桂西北岩溶区5年生苏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碳储量及其分配特点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苏木人工林生态系统植被层生物量为17.46 t·hm-2,各组分由大到小排序为乔木层(80.2%)>凋落物层(10.8%)>灌草层(8.9%);乔木层各器官生物量达极显著差异(P<0.01),由大到小排序为树干>树枝>根兜>树叶>侧根>果。乔木层年净生产力为2.81 t·hm-2·a-1,乔木层各器官碳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平均碳含量介于465.49~504.40 g·kg-1之间,由大到小依次为树枝>树叶>树干>根兜>果>侧根;灌草层碳含量为423.00 g·kg-1;凋落物层碳含量为487.77 g·kg-1;土壤层(0~20 cm)碳含量为56.13 g·kg-1,土壤层具有相对较高的碳吸附能力。苏木人工林生态系统总碳储量为... 

【文章来源】:福建林业科技. 2020,47(04)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样地概况
2 研究方法
    2.1 调查方法及样品采集[2]
    2.2 碳含量测定及碳储量估算
    2.3 生产力、年净固碳量、年净碳素累积量估算
    2.4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苏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量及生产力
        3.1.1 生态系统植被层生物量
        3.1.2 生态系统植被层生产力
    3.2 苏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素含量
    3.3 苏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分配格局
        3.3.1 植被层碳储量
        3.3.2 生态系统碳储量分配格局
    3.4 苏木人工林乔木层年净固碳量
4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田阳县芒果生产现状及其高产稳产培育技术分析[J]. 黄桂红.  南方农业. 2020(05)
[2]广西不同林龄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分配格局[J]. 胡芳,杜虎,曾馥平,宋同清,彭晚霞,兰斯安,张芳.  应用生态学报. 2017(03)
[3]桂东南红锥人工林生物量及分布特征[J]. 郑威,申文辉,谭一波,唐洁,何锋,陆国导.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6(05)
[4]湘西南喀斯特地区灌丛生态系统植物和土壤养分特征[J]. 李艳琼,邓湘雯,易昌晏,邓东华,黄志宏,项文化,方晰,景宜然.  应用生态学报. 2016(04)
[5]苏木高优栽培综合利用研究[J]. 陈立舟,黄程远,潘冠好,覃德文.  绿色科技. 2014(12)
[6]广西德保县岩溶地区优良造林树种选择研究[J]. 黎一铎.  农业与技术. 2013(05)
[7]岩溶石漠化山地林分生物量分布规律和生产力特征研究[J]. 杨主泉.  广东农业科学. 2013(07)
[8]苏木的研究进展[J]. 史海蛟,张琪,杨建飞,汪洋,周洪波,邢姿,周亚滨.  中医药信息. 2012(05)
[9]苏木的化学成分研究[J]. 蔡晨秋,赵明波,唐丽,屠鹏飞.  中草药. 2012(02)
[10]石山地区苏木的栽培[J]. 李文付.  林业实用技术. 2011(11)

硕士论文
[1]广西马山岩溶区不同人工林的物种多样性、生物量和碳储量[D]. 张健.广西大学 2016
[2]桂西南岩溶区茶条木人工林生长特性、碳储量和养分利用效率研究[D]. 韦吉伟.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1561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31561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3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