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林业论文 >

炼山和施生物炭对桉树人工林生物量和碳储量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4-27 20:08
  目前,中国按树人工林面积450万hm2,约占世界桉树人工林种植总面积的19.94%,为世界第二大植桉国。森林作为陆地最大的碳库,其碳储量分配的动态变化影响着全球碳循环及碳平衡;森林群落的生物量是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的重要指标,是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优劣和功能高低的最直接表现,是森林生态系统环境质量的综合体现。炼山是中国南方人工林普遍采用的一种林地清理方式,而生物炭则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土壤改良剂。炼山和施生物炭不仅对森林群落的生物量具有重要的影响,而且对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分配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本研究在桉树人工林中设置不炼山不施生物炭对照(NBNB)、不炼山施生物炭(NBB)、炼山不施生物炭(BNB)、炼山施生物炭(BB)四种处理,研究炼山和施生物炭对桉树人工林生物量、生产力及碳储量的影响,旨在深入理解不同经营措施对桉树人工林生物量和碳储量的作用效果,为制定科学合理的营林措施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炼山和施生物炭均能有效提高乔木层各组分及林分总生物量。炼山施生物炭处理的乔木层总生物量最高,为93.94±1.83t/hm2,其次为炼山不施生物炭(87.90±2.16t/hm2)、不炼山施... 

【文章来源】:广西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桉树人工林研究概况
        1.1.1全球桉树人工林发展概况
        1.1.2 中国桉树人工林发展概况
    1.2 人工林生物量研究综述
        1.2.1 生物量相关概念
        1.2.2 生物量研究概况
        1.2.3 生物量分配格局研究进展
    1.3 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研究进展
        1.3.1 碳储量的相关概念
        1.3.2 森林植被碳储量研究进展
        1.3.3 森林土壤碳储量研究进展
    1.4 炼山清理和施生物炭对生物量和碳储量的影响研究进展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6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的自然条件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气候条件
        2.1.4 土壤特征
        2.1.5 植被特征
    2.2 样地设置与研究方法
        2.2.1 试验设计和样地选择
        2.2.2 林分和群落生物量测定与计算
        2.2.3 灌草层和枯落物层的生物量测定及样品采集
        2.2.4 土壤调查及样品采集
    2.3 含碳率的测定与碳储量的计算
        2.3.1 土壤样品有机碳含量的测定
        2.3.2 植物样品含碳率的测定
        2.3.3 碳储量的计算
    2.4 数据统计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处理桉树人工林的生物量
        3.1.1 桉树生物量估算模型
        3.1.2 乔木层生物量
        3.1.3 林下植被和枯落物层生物量
    3.2 不同处理桉树人工林的生产力
        3.2.1 乔木层生产力
        3.2.2 林下植被和枯落物层生产力
    3.3 不同处理桉树人工林的碳储量
        3.3.1 生物量碳储量
        3.3.2 土壤碳储量
        3.3.3 生态系统碳储量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炼山和施生物炭对桉树人工林生物量的影响
        4.1.1 炼山和施生物炭对乔木层生物量及其分配格局的影响
        4.1.2 炼山和施生物炭对桉树人工林下植被和枯落物层生物量的影响
    4.2 炼山和施生物炭对桉树人工林生产力的影响
    4.3 炼山和施生物炭对按树人工林碳储量的影响
    4.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全球桉树人工林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 温远光,周晓果,喻素芳,朱宏光.  广西科学. 2018(02)
[2]生物炭不同施加方式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王悦满,高倩,薛利红,杨林章,李辉信,冯彦房.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8(01)
[3]中国人工林经营发展战略与对策:从追求木材产量的单一目标经营转向提升生态系统服务质量和效益的多目标经营[J]. 刘世荣,杨予静,王晖.  生态学报. 2018(01)
[4]生物炭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激发效应及其机理研究进展[J]. 陈颖,刘玉学,陈重军,吕豪豪,汪玉瑛,何莉莉,杨生茂.  应用生态学报. 2018(01)
[5]秸秆与生物炭还田对土壤团聚体及固碳特征的影响[J]. 徐国鑫,王子芳,高明,田冬,黄容,刘江,黎嘉成.  环境科学. 2018(01)
[6]生物炭对杉木人工林土壤碳氮矿化的影响[J]. 李莹,魏志超,李惠通,邱云霄,周垂帆,马祥庆.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7(02)
[7]生物炭对杉木人工林土壤氮素的影响[J]. 魏志超,孟李群,李惠通,贾代东,刘爱琴.  森林与环境学报. 2017(01)
[8]生物炭改良林地土壤研究进展[J]. 殷丹阳,罗洁文,邱云霄,周垂帆.  世界林业研究. 2016(06)
[9]不同施肥模式对杨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N、P的影响[J]. 王国兵,郭娇娇,曹国华,徐长柏,阮宏华.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5)
[10]杉木采伐迹地清理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 廖秀珍.  防护林科技. 2015(10)

博士论文
[1]连栽桉树人工林植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关系的长期实验研究[D]. 温远光.四川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施氮对桉树纯林及桉树×红锥混交林生物量和碳储量的影响[D]. 夏承博.广西大学 2017
[2]炼山和施除草剂对桉树降香黄檀混交林下植物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D]. 杨柳.广西大学 2016
[3]南亚热带杉木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对林分生物量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D]. 蓝嘉川.广西大学 2014
[4]施用生物炭对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D]. 孟李群.福建农林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1640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31640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7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