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林业论文 >

丹霞梧桐解剖构造及生理生态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9 05:14
  丹霞梧桐(Firmiana dansiaensis Huse et H.S.Kiu)是我国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原记录分布于丹霞地貌,最新在石灰岩山区发现了其新种群,但仍属于广东特有。本研究以丹霞地貌上的2个主要分布地(南雄苍石寨和仁化丹霞山)的丹霞梧桐为研究对象,解剖了根茎叶的结构并探讨其生态适应性特征;测定了叶片光合速率等生理生态指标;分析了植物营养器官及其生境的土壤、岩石样品的部分元素含量及稳定碳氮同位素特征;预测了丹霞梧桐潜在适生区,为更好地保护丹霞梧桐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丹霞梧桐根和茎次生结构中具有较厚的周皮、密集的导管和分泌腔等,这有利于丹霞梧桐对抗干旱。发达的分泌腔分泌大量的黏液,稀释了细胞中盐的浓度,使得丹霞梧桐免受丹霞地貌强酸性土壤的毒害,同时加强了植物的抗旱保水能力。叶片上表皮细胞增厚保护了叶肉细胞免受夏季高温的灼伤,且叶片主脉还有一个副维管束,大大提高了植株水分运输效率。(2)叶片光合特性日变化特征比较结果表明:夏季测定日的气温、大气相对湿度、光合有效辐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CO2浓度及叶片SPAD值等指标均高于秋... 

【文章来源】:广州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丹霞梧桐研究进展
    1.2 丹霞梧桐生境地质地貌特征
    1.3 植物营养器官解剖构造与生态适应性研究
    1.4 植物生理生态相关研究
    1.5 基于Maxent模型的植物潜在适生区预测研究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1.7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样品
    2.2 研究方法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丹霞梧桐生境因子分析
    3.2 丹霞梧桐营养器官解剖构造分析
    3.3 丹霞梧桐光合作用日变化特征研究
    3.4 丹霞梧桐元素及稳定同位素组成
    3.5 丹霞梧桐潜在适生区预测
第四章 讨论
    4.1 丹霞梧桐营养器官解剖结构及其生态适应性
    4.2 丹霞梧桐光合作用日变化特征与环境的关系
    4.3 丹霞梧桐与根际环境各元素及同位素组成间的关系
    4.4 丹霞梧桐潜在适生区预测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1:元素分析仪器及参照方法
附表2:丹霞梧桐分布点经纬度信息表
附图:丹霞梧桐及生境图片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研究生期间参加的项目研究情况
研究生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广东特有国家保护植物丹霞梧桐资源调查与保护研究[J]. 缪绅裕,黄华章,李远球,陶文琴,曾阳金,陈再雄,陈志红.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20(01)
[2]夏秋季丹霞梧桐叶片光合特性日变化特征比较[J]. 黄华章,戴文坛,缪绅裕,陶文琴,陈健辉,陈再雄,陈志红,胡辉.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9(05)
[3]丹霞梧桐群体遗传结构及其遗传分化[J]. 武星彤,陈璐,王敏求,张原,林雪莹,李鑫玉,周宏,文亚峰.  生物多样性. 2018(11)
[4]中国东南部丹霞地貌区小尺度植被分异结构研究[J]. 彭华,刘盼,张桂花.  地理科学. 2018(06)
[5]丹霞梧桐群落特征比较研究[J]. 陈璐,周宏,王敏求,武星彤,林雪莹,张原,文亚峰.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8(02)
[6]喜树光合速率日变化及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季节性变化研究[J]. 刘波,杨梓桐,刘曦子,苏禄晖,朱丽红,傅颖,杨意.  绿色科技. 2018(03)
[7]珠海淇澳与广州南沙湿地3种植物稳定碳氮同位素组成比较[J]. 陈伟霖,缪绅裕,陶文琴,龙连娣,戴文坛,刘志群,陈学梅,易祖盛.  海洋环境科学. 2018(01)
[8]丹霞山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丹霞梧桐空间分布的微地貌环境特征研究[J]. 欧阳杰,彭华,罗晓莹,陈再雄,张安新,马育宣.  地理科学. 2017(10)
[9]广东中山四药门花自然与栽培种群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J]. 洪文君,申长青,黄久香,黄川腾,庄雪影,蒋谦才,王家彬.  西南农业学报. 2017(09)
[10]广东含笑的光响应特性及其最适模型研究[J]. 徐斌,朱报著,潘文,张方秋,杨会肖.  林业科学研究. 2017(04)

硕士论文
[1]喀斯特植物叶片草酸钙晶体特征与耐旱关系初步研究[D]. 苏志孟.贵州师范大学 2019
[2]丹霞梧桐EST-SSR标记位点开发及其群体遗传结构分析[D]. 陈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8
[3]基于GARP和MAXENT的空心莲子草在中国的入侵风险预测[D]. 刘欣.山东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1669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31669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d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