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树与木荚红豆种子生物学特性及贮藏生理生态
发布时间:2021-05-10 23:59
红豆树和木荚红豆是豆科红豆树属的珍贵树种,集经济、社会、生态和科研价值于一身,由于开发不合理,加之保护意识薄弱,导致种群面积和生境质量急剧下降,资源形势相当严峻,有必要通过人工繁殖扩大种群数量,减少对现有资源的破坏。林木种子生物学特性和贮藏生理生态特性直接影响野生种群的繁殖更新和人工繁育。因此,开展林木种子生物学特性和贮藏生理生态研究是种子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从红豆树和木荚红豆种子生物学特性入手,探究了其形态与组成成分、硬实及萌发特性、种子硬实与活力的关系,以期为红豆树和木荚红豆的人工栽培和种质资源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以红豆树和木荚红豆为研究材料,采用室温干燥贮藏、低温干燥贮藏和室温超干贮藏三种处理,定期测定贮藏种子的发芽率、贮藏物质和生理生化物质变化,以便找出最佳贮藏方式,为延长红豆树和木荚红豆种子贮藏寿命以及种质资源的保存提供可靠依据。通过2年的研究,取得如下结论:(1)红豆树和木荚红豆种子千粒重分别为1029.72 g和194.45g,红豆树属于大粒种子,木荚红豆属于中粒种子;红豆树和木荚红豆种子含水量分别为13.98%和11.45%,属于正常型种子;红豆树和木荚红...
【文章来源】:贵州大学贵州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林木种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1.1.1 林木种子形态解剖学特性研究
1.1.2 林木种子发育生理研究
1.1.3 林木种子休眠生理研究
1.1.4 林木种子萌发生理研究
1.1.5 种子硬实特性及破除方法
1.2 种子贮藏生理生态研究进展
1.2.1 影响种子贮藏寿命的内在因素
1.2.2 影响种子贮藏寿命的外在因素
1.2.3 种子贮藏期间生理生化的变化
1.3 红豆树属树种种子生理生态研究进展
1.3.1 红豆树属树种种类及分布
1.3.2 红豆树和木荚红豆种子的价值和用途
1.3.3 红豆树和木荚红豆种子生理生态特性研究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主要内容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种子生物学特性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种子的基本特征
2.2.2 种子成分分析
2.2.3 种子红外光谱成分
2.2.4 种子吸水特性
2.2.5 种皮的显微结构
2.2.6 种皮和种胚粗提物对白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2.3 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种子硬实特性与萌发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2 数据处理及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种子硬实特性及其活力分析
3.3.2 硬实种子破除方法研究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种子贮藏生理生态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试验设计
4.1.3 主要指标测定方法
4.1.4 数据处理及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贮藏方式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4.2.2 不同贮藏方式对种子贮藏物质的影响
4.2.3 不同贮藏方式对种子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4.2.4 不同贮藏方式对种子生理指标的综合评价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及问题展望
5.1 红豆树属种子的生物学特性
5.2 红豆树属种子的硬实特性及破除方法
5.3 红豆树属种子贮藏方法、效果及生理生态
5.4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本文编号:3180309
【文章来源】:贵州大学贵州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林木种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1.1.1 林木种子形态解剖学特性研究
1.1.2 林木种子发育生理研究
1.1.3 林木种子休眠生理研究
1.1.4 林木种子萌发生理研究
1.1.5 种子硬实特性及破除方法
1.2 种子贮藏生理生态研究进展
1.2.1 影响种子贮藏寿命的内在因素
1.2.2 影响种子贮藏寿命的外在因素
1.2.3 种子贮藏期间生理生化的变化
1.3 红豆树属树种种子生理生态研究进展
1.3.1 红豆树属树种种类及分布
1.3.2 红豆树和木荚红豆种子的价值和用途
1.3.3 红豆树和木荚红豆种子生理生态特性研究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主要内容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种子生物学特性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种子的基本特征
2.2.2 种子成分分析
2.2.3 种子红外光谱成分
2.2.4 种子吸水特性
2.2.5 种皮的显微结构
2.2.6 种皮和种胚粗提物对白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2.3 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种子硬实特性与萌发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2 数据处理及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种子硬实特性及其活力分析
3.3.2 硬实种子破除方法研究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种子贮藏生理生态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试验设计
4.1.3 主要指标测定方法
4.1.4 数据处理及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贮藏方式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4.2.2 不同贮藏方式对种子贮藏物质的影响
4.2.3 不同贮藏方式对种子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4.2.4 不同贮藏方式对种子生理指标的综合评价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及问题展望
5.1 红豆树属种子的生物学特性
5.2 红豆树属种子的硬实特性及破除方法
5.3 红豆树属种子贮藏方法、效果及生理生态
5.4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本文编号:31803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3180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