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暖背景下橡胶林适宜区的空间扩张及其对亚洲象栖息地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5-15 16:58
全球气候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未来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其结果不仅会导致濒危物种的灭绝,还会造成不同层面的生态效应。全球气候变化以变暖趋势最为显著,使得部分作物的种植气候适宜区扩大,以热带经济作物表现得最为突出。部分经济作物的种植气候适宜区与野生动物适宜栖息地发生冲突,在利益驱使下人类不顾生物多样性和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保护,进一步开垦原始森林、破坏野生动物栖息地以达到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为目的,使得野生动物栖息地日趋破碎,甚至导致部分栖息地丧失和物种灭绝。在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发展的背景下,现有栖息地还能否持续维护物种与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是现目前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迫切任务。因此,在气候变化背景下通过科学的方法来保护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维持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平衡已经刻不容缓。本研究以生态学为理论指导,结合相应的数学模型、统计学软件以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利用过去实测和未来气候情景数据分别模拟出现今气候(19812010年)条件下和未来气候(20812100年)条件下橡胶林的种植气候适宜区,进而分析橡胶林种植气候适宜区的时空变化对亚洲象适宜栖息地...
【文章来源】:云南师范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该领域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气候变化概况
1.2.2 气候变化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影响
1.2.3 气候变化对橡胶林种植气候适宜区的影响
1.2.4 亚洲象栖息地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特征
2.1.4 水文特征
2.1.5 土壤类型
2.1.6 动植物资源
2.2 社会经济概况
2.2.1 人口
2.2.2 地区经济发展
第3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3.1.1 研究内容
3.1.2 技术路线
3.2 研究方法
3.2.1 数据来源
3.2.2 数据处理
3.2.3 ENFA模型
3.2.4 橡胶林种植气候适宜区的模拟
第4章 橡胶林分布特征与变化驱动力分析
4.1 橡胶林分布特征
4.1.1 橡胶林静态分布特征
4.1.2 橡胶林动态分布特征
4.2 橡胶林分布变化驱动力分析
4.2.1 气温变化对橡胶林分布的影响
4.2.2 降水变化对橡胶林分布的影响
4.2.3 社会经济因素对橡胶林分布的影响
第5章 橡胶林种植气候适宜区的模拟
5.1 橡胶林的生态位因子(ENFA)分析
5.1.1 橡胶林的生态位特征
5.1.2 橡胶林种植气候适宜度与生态地理变量的关系
5.1.3 特征因子的选择
5.1.4 橡胶林种植气候适宜区的适宜度分析
5.1.5 模型检验及橡胶林种植气候适宜区等级划分
5.2 橡胶林种植气候适宜区模拟结果分析
5.2.1 现今气候(1981~2010 年)条件下橡胶林种植气候适宜区
5.2.2 未来气候(2081~2100 年)条件下橡胶林种植气候适宜区
5.2.3 对比分析结果
第6章 橡胶林种植气候适宜区的变化对亚洲象适宜栖息地的影响
6.1 亚洲象适宜栖息地分析
6.2 亚洲象适宜栖息地潜在冲突区模拟
6.3 亚洲象栖息地面临的问题
6.4 亚洲象栖息地保护策略和建议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存在的问题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未来情景下中国高温的人口暴露度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J]. 黄大鹏,张蕾,高歌. 地理学报. 2016(07)
[2]1961—2010年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极端气温时空变化特征[J]. 代云川,李丽,吴巩胜,周跃,李雯雯.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6(07)
[3]云南省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国控点位布设[J]. 赵娟. 环境科学导刊. 2016(S1)
[4]普洱市亚洲象栖息地适宜度评价[J]. 刘鹏,代娟,曹大藩,李志宏,张立. 生态学报. 2016(13)
[5]中国橡胶种植北界[J]. 刘少军,周广胜,房世波. 生态学报. 2016(05)
[6]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天然橡胶种植气候适宜区的影响[J]. 刘少军,周广胜,房世波,张京红. 应用生态学报. 2015(07)
[7]云南加强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J]. 赵晓东,贺佳飞,李芳. 云南林业. 2015(01)
[8]云南省土壤有机碳储量估算及空间分布[J]. 包承宇,曾和平,张梦妍,李浩,潘波. 水土保持通报. 2014(06)
[9]云南省主要土壤类型养分状况及变化特征[J]. 李娅娟,何晓滨. 中国农技推广. 2014(08)
[10]祁连山讨赖河流域1957—2012年极端气候变化[J]. 高妍,冯起,李宗省,王钰,宋智渊,张晗. 中国沙漠. 2014(03)
博士论文
[1]基于亚洲象保护的我国野生动物损害补偿机制研究[D]. 刘欣.东北林业大学 2012
[2]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制研究[D]. 汤洁.中央民族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极端气候因子对云南滇金丝猴栖息地生境植被空间分布的影响研究[D]. 覃顺萍.云南师范大学 2015
[2]云南西双版纳橡胶林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地理背景分析[D]. 夏朝旭.成都理工大学 2014
[3]普洱市旅游地质景观特征及开发[D]. 谭松松.昆明理工大学 2014
[4]基于GIS的海南岛橡胶种植适宜性区划[D]. 张莉莉.海南大学 2012
[5]气候变化对土地利用/覆被的潜在影响[D]. 何英.云南财经大学 2010
[6]气候变化对我国主要珍稀濒危物种分布影响及其适应对策研究[D]. 吕佳佳.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2009
[7]西双版纳亚洲象保护廊道建设与社区发展关系研究[D]. 李正玲.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2009
[8]西双版纳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气候效应研究[D]. 李增加.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2008
[9]云南省珍稀濒危植物信息系统[D]. 邹新慧.西南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188008
【文章来源】:云南师范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该领域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气候变化概况
1.2.2 气候变化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影响
1.2.3 气候变化对橡胶林种植气候适宜区的影响
1.2.4 亚洲象栖息地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特征
2.1.4 水文特征
2.1.5 土壤类型
2.1.6 动植物资源
2.2 社会经济概况
2.2.1 人口
2.2.2 地区经济发展
第3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3.1.1 研究内容
3.1.2 技术路线
3.2 研究方法
3.2.1 数据来源
3.2.2 数据处理
3.2.3 ENFA模型
3.2.4 橡胶林种植气候适宜区的模拟
第4章 橡胶林分布特征与变化驱动力分析
4.1 橡胶林分布特征
4.1.1 橡胶林静态分布特征
4.1.2 橡胶林动态分布特征
4.2 橡胶林分布变化驱动力分析
4.2.1 气温变化对橡胶林分布的影响
4.2.2 降水变化对橡胶林分布的影响
4.2.3 社会经济因素对橡胶林分布的影响
第5章 橡胶林种植气候适宜区的模拟
5.1 橡胶林的生态位因子(ENFA)分析
5.1.1 橡胶林的生态位特征
5.1.2 橡胶林种植气候适宜度与生态地理变量的关系
5.1.3 特征因子的选择
5.1.4 橡胶林种植气候适宜区的适宜度分析
5.1.5 模型检验及橡胶林种植气候适宜区等级划分
5.2 橡胶林种植气候适宜区模拟结果分析
5.2.1 现今气候(1981~2010 年)条件下橡胶林种植气候适宜区
5.2.2 未来气候(2081~2100 年)条件下橡胶林种植气候适宜区
5.2.3 对比分析结果
第6章 橡胶林种植气候适宜区的变化对亚洲象适宜栖息地的影响
6.1 亚洲象适宜栖息地分析
6.2 亚洲象适宜栖息地潜在冲突区模拟
6.3 亚洲象栖息地面临的问题
6.4 亚洲象栖息地保护策略和建议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存在的问题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未来情景下中国高温的人口暴露度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J]. 黄大鹏,张蕾,高歌. 地理学报. 2016(07)
[2]1961—2010年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极端气温时空变化特征[J]. 代云川,李丽,吴巩胜,周跃,李雯雯.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6(07)
[3]云南省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国控点位布设[J]. 赵娟. 环境科学导刊. 2016(S1)
[4]普洱市亚洲象栖息地适宜度评价[J]. 刘鹏,代娟,曹大藩,李志宏,张立. 生态学报. 2016(13)
[5]中国橡胶种植北界[J]. 刘少军,周广胜,房世波. 生态学报. 2016(05)
[6]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天然橡胶种植气候适宜区的影响[J]. 刘少军,周广胜,房世波,张京红. 应用生态学报. 2015(07)
[7]云南加强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J]. 赵晓东,贺佳飞,李芳. 云南林业. 2015(01)
[8]云南省土壤有机碳储量估算及空间分布[J]. 包承宇,曾和平,张梦妍,李浩,潘波. 水土保持通报. 2014(06)
[9]云南省主要土壤类型养分状况及变化特征[J]. 李娅娟,何晓滨. 中国农技推广. 2014(08)
[10]祁连山讨赖河流域1957—2012年极端气候变化[J]. 高妍,冯起,李宗省,王钰,宋智渊,张晗. 中国沙漠. 2014(03)
博士论文
[1]基于亚洲象保护的我国野生动物损害补偿机制研究[D]. 刘欣.东北林业大学 2012
[2]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制研究[D]. 汤洁.中央民族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极端气候因子对云南滇金丝猴栖息地生境植被空间分布的影响研究[D]. 覃顺萍.云南师范大学 2015
[2]云南西双版纳橡胶林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地理背景分析[D]. 夏朝旭.成都理工大学 2014
[3]普洱市旅游地质景观特征及开发[D]. 谭松松.昆明理工大学 2014
[4]基于GIS的海南岛橡胶种植适宜性区划[D]. 张莉莉.海南大学 2012
[5]气候变化对土地利用/覆被的潜在影响[D]. 何英.云南财经大学 2010
[6]气候变化对我国主要珍稀濒危物种分布影响及其适应对策研究[D]. 吕佳佳.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2009
[7]西双版纳亚洲象保护廊道建设与社区发展关系研究[D]. 李正玲.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2009
[8]西双版纳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气候效应研究[D]. 李增加.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2008
[9]云南省珍稀濒危植物信息系统[D]. 邹新慧.西南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1880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3188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