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榆胚胎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21 05:21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借助光学显微镜对家榆胚胎发育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家榆的花药具4个药室;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小孢子四分体排列为四面体型和左右对称型;成熟花粉为2-细胞型;(2)花药壁发育类型为双子叶型,腺质绒毡层;(3)家榆子房两心皮1室,侧膜胎座,1枚倒生胚珠,双珠被,厚珠心;四分体呈直线型和T型排列;(4)家榆胚囊类型为单孢子蓼型胚囊;胚的发育类型为茄型;核型胚乳;无胚乳型种子。
【文章来源】:植物研究. 2017,37(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孢子的发生
2.2 雄配子体的发育
2.3 花药壁和绒毡层
2.4 大孢子的发生
2.5 雌配子体的发育
2.6 胚和胚乳的发育
2.6.1 胚的发育
2.6.2 胚乳的发育
3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家榆和金叶榆光合·蒸腾及荧光参数对水分胁迫的响应[J]. 曹书敏,杨晴,杨俊明,李搬顺,黄印冉,张均营. 安徽农业科学. 2011(22)
[2]中国榆科植物系统分类研究综述[J]. 李法曾,张学杰.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0(05)
[3]朴树的受精作用及胚、胚乳的发育[J]. 任群,张昭洁,陈永喆,孟振农,郑亦津. 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3(01)
[4]朴树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形成[J]. 任群,郑亦津,张昭洁. 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1(04)
[5]中国榆属的研究[J]. 傅立国. 东北林学院学报. 1980(03)
硕士论文
[1]家榆种子人工老化过程中细胞程序性死亡机理的研究[D]. 李茜茜.北京林业大学 2009
[2]锡盟沙地榆(Ulmus pumila var.sabulosa)遗传多样性及其与家榆(U.pumila)的比较研究[D]. 李方祯.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8
[3]榆树个体生态场行为的研究[D]. 王亚秋.东北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199129
【文章来源】:植物研究. 2017,37(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孢子的发生
2.2 雄配子体的发育
2.3 花药壁和绒毡层
2.4 大孢子的发生
2.5 雌配子体的发育
2.6 胚和胚乳的发育
2.6.1 胚的发育
2.6.2 胚乳的发育
3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家榆和金叶榆光合·蒸腾及荧光参数对水分胁迫的响应[J]. 曹书敏,杨晴,杨俊明,李搬顺,黄印冉,张均营. 安徽农业科学. 2011(22)
[2]中国榆科植物系统分类研究综述[J]. 李法曾,张学杰.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0(05)
[3]朴树的受精作用及胚、胚乳的发育[J]. 任群,张昭洁,陈永喆,孟振农,郑亦津. 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3(01)
[4]朴树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形成[J]. 任群,郑亦津,张昭洁. 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1(04)
[5]中国榆属的研究[J]. 傅立国. 东北林学院学报. 1980(03)
硕士论文
[1]家榆种子人工老化过程中细胞程序性死亡机理的研究[D]. 李茜茜.北京林业大学 2009
[2]锡盟沙地榆(Ulmus pumila var.sabulosa)遗传多样性及其与家榆(U.pumila)的比较研究[D]. 李方祯.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8
[3]榆树个体生态场行为的研究[D]. 王亚秋.东北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1991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3199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