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兴和县低山丘陵立地划分与油松造林评价
发布时间:2021-06-17 01:04
为促进半干旱区生态植被建设发展,探索该地区宜林荒山的合理利用方式,本研究以兴和县低山丘陵油松幼林地为例,采用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筛选影响研究区油松第五年树高和草本植物地上部分生物量的环境因子,并对研究区38块油松样地进行立地类型划分、林草适宜性评价和造林整地效果评价。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影响半干旱区植被生长状况的因子包括土壤水分状况、土壤物理性质和土壤化学性质,其中影响油松第五年树高的主导因子有土壤厚度和平均土壤含水率,影响草本植物地上部分生物量的主导因子包括表土含水率、表土全氮含量、表土全磷含量和土壤砾石含量。(2)选取地貌、地形、坡向、土壤质地、土层厚度、砾石含量作为立地划分因子,根据立地划分因子和植被生长状况,划分研究区样地划分为2个立地类型小区:A 土石山地立地类型小区和B黄土丘陵立地类型小区;4个立地类型组和8个立地类型:a 土石山地厚层土立地类型组(Ⅰ低山阴坡厚层砂壤土立地类型、Ⅱ平地厚层砂壤土立地类型)、b 土石山地中薄层土立地类型组(Ⅲ低山阳坡薄层轻砾石土立地类型、Ⅳ低山阴坡中薄层轻砾石土立地类型、V低山阳坡中薄层多砾质砂壤土立地类...
【文章来源】: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一l研究区地理位置图
地貌也逐渐变为黄土丘陵地貌,造林地海拔最高处1310m。根据《中国森林??立地分类》的划分(詹昭宁,1995),兴和县属于黄土高原暖温带立地区域,黄土丘??陵立地区,晋蒙黄土丘陵立地类型亚区。??2.3气候??兴和县属于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4.2°C,最冷月为一月,平??均气温-13.8°C,极端最低气温为-33.8°C;最热月为七月,平均气温19.9°C,极端最高??气温42°C;年平均日照总时数3100h,>10°C积温为2300-2400°C;无霜期为95-130??天,最大冻土深度1.9米;兴和县年平均降水量为394mni,年内降水分布不均匀,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份,雨季降水量占全年总量的70%以上,并具有强度大、历时短??的特点;全县多年平均径流深25mm,十年一遇暴雨24h最大降雨量101.7mm,二十??年一遇暴雨24h最大降雨量133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2036毫米,干旱指数5.17。??该地区春季常大风并引发沙尘暴天气,加剧春季土壤干旱,形成土壤风蚀沙化。研究??区2016年各月份降水分布图见图2-2。??120?-I???
第二、三年各进行1次。造林所用油松皆为苗高大于30cm的容器苗,造林密??度为1667株/hm2。??■■??图2-3本田造林工程一期造林地位置??Fig.2-3?Locations?of?the?HONDA?afforestation?first?phase?project??-V?'、yv'暴,一?A??■??图2_4本田造林工程二期造林地位置??Fig.2-4?Locations?of?the?HONDA?alTorestation?second?phase?project??14??
本文编号:3234143
【文章来源】: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一l研究区地理位置图
地貌也逐渐变为黄土丘陵地貌,造林地海拔最高处1310m。根据《中国森林??立地分类》的划分(詹昭宁,1995),兴和县属于黄土高原暖温带立地区域,黄土丘??陵立地区,晋蒙黄土丘陵立地类型亚区。??2.3气候??兴和县属于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4.2°C,最冷月为一月,平??均气温-13.8°C,极端最低气温为-33.8°C;最热月为七月,平均气温19.9°C,极端最高??气温42°C;年平均日照总时数3100h,>10°C积温为2300-2400°C;无霜期为95-130??天,最大冻土深度1.9米;兴和县年平均降水量为394mni,年内降水分布不均匀,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份,雨季降水量占全年总量的70%以上,并具有强度大、历时短??的特点;全县多年平均径流深25mm,十年一遇暴雨24h最大降雨量101.7mm,二十??年一遇暴雨24h最大降雨量133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2036毫米,干旱指数5.17。??该地区春季常大风并引发沙尘暴天气,加剧春季土壤干旱,形成土壤风蚀沙化。研究??区2016年各月份降水分布图见图2-2。??120?-I???
第二、三年各进行1次。造林所用油松皆为苗高大于30cm的容器苗,造林密??度为1667株/hm2。??■■??图2-3本田造林工程一期造林地位置??Fig.2-3?Locations?of?the?HONDA?afforestation?first?phase?project??-V?'、yv'暴,一?A??■??图2_4本田造林工程二期造林地位置??Fig.2-4?Locations?of?the?HONDA?alTorestation?second?phase?project??14??
本文编号:32341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3234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