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林业论文 >

生境梯度影响下的天然红松种群空间格局与种内关联

发布时间:2021-06-17 21:17
  为理清生境梯度下天然红松种群空间分布规律,以黑龙江省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自坡底至坡顶的四种生境(生境Ⅰ,谷地平坡潮湿生境;生境Ⅱ,坡下缓坡潮湿生境;生境Ⅲ,坡上斜坡半湿润生境;生境Ⅳ,坡顶陡坡半干旱生境)类型中建群种红松种群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林层(主林层、亚林层、演替层、更新层)红松种群的数量特征,并基于O-ring函数,在重复采样条件下评价了红松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下坡位生境(生境Ⅰ、Ⅱ)红松更新层种群数量显著大于上坡位(生境Ⅲ、Ⅳ)(P<0.05),演替层中差异不显著;自坡底至坡顶的生境梯度上,主林层和亚林层中红松株数比例增加,红松种群年龄结构结构由倒J型向J型转变。(2)下坡位原始红松林更新层和演替层中红松种群聚集规模与聚集强度均高于上坡位,坡顶(生境Ⅳ)原始红松林更新层中红松种群聚集规模与聚集强度高于坡上(生境Ⅲ)。(3)四类生境的原始红松林中主林层与更新层中红松种群总体表现为空间独立,在个别尺度上表现出微弱的空间正关联或负关联;在0—5 m尺度上,下坡位红松林原始林内演替层与主林层红松种群表现为空间负关联,而上坡位生境林分对应林层间空间关系则为空间正关... 

【文章来源】:生态学报. 2020,40(1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生境梯度影响下的天然红松种群空间格局与种内关联


不同生境中原始红松林红松种群结构

空间分布,红松,生境,种群


将隶属于不同生境的红松林样地作为重复采样,对不同林层的红松立木进行空间点格局分析,并根据零模型与包络线的关系简要换算,用于比较不同生境间红松种群空间分布规律的差异(其中2号样地亚林层中红松不足两株,生境Ⅰ亚林层规律为1号样地亚林层规律)。结果如图2所示:不同生境原始红松林中红松种群在由更新层向主林层生长的过程中,种群空间格局均由聚集分布向随机分布转变;各生境原始红松林主林层与亚林层中红松种群基本均服从随机分布,四类生境原始红松林内红松种群空间分布规律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更新层及演替层的较小研究尺度上。各生境中,更新层内红松种群聚集强度及聚集规模排序为生境Ⅰ>生境Ⅱ>生境Ⅳ>生境Ⅲ。生境Ⅰ与生境Ⅱ演替层中红松种群在较小研究尺度上体现为聚集分布,而生境Ⅲ与生境Ⅳ中红松种群则表现为空间随机。总体而言,处于相对湿润生境中的原始红松林更新层与演替层中红松种群聚集规模与聚集强度大于处于相对较干旱生境中的原始红松林。2.3 不同生境梯度下红松种群种内联结差异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植物群落构建的生态过滤机制研究进展[J]. 许驭丹,董世魁,李帅,沈豪.  生态学报. 2019(07)
[2]重复取样条件下的点格局分析[J]. 王鑫厅,张维华,姜超,梁存柱.  植物生态学报. 2017(05)
[3]重庆喀斯特地区不同干扰生境中山麻杆种群的结构与格局[J]. 曾嘉庆,祝佳杏,王微,陶建平.  生态学杂志. 2016(09)
[4]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优势种个体及生物量的点格局分析[J]. 胡砚秋,李文斌,崔佳玉,苏志尧.  生态学报. 2016(04)
[5]不同采伐强度对阔叶红松林主要树种空间分布格局和物种空间关联性的影响[J]. 齐麟,赵福强.  生态学报. 2015(01)
[6]长白山云冷杉林幼苗幼树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更新特征[J]. 杨华,李艳丽,沈林,亢新刚,岳刚,王妍.  生态学报. 2014(24)
[7]不同透光环境下红松光合色素含量的季节变动及应对策略[J]. 于立忠,苗杰,张金鑫,徐阳,张文儒.  生态学报. 2014(14)
[8]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物种组成及主要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J]. 侯红亚,王立海.  应用生态学报. 2013(11)
[9]人工固沙区与流沙区准噶尔无叶豆种群数量特征与空间格局对比研究[J]. 张永宽,陶冶,刘会良,张道远,吴小波.  生态学报. 2012(21)
[10]华北山地典型天然次生林群落的树种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关联性[J]. 闫海冰,韩有志,杨秀清,王丽艳,项小英.  生态学报. 2010(09)

博士论文
[1]典型阔叶红松林木本植物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与生境的关联性[D]. 刘妍妍.东北林业大学 2014
[2]长白山阔叶红松林植物多样性及其群落空间结构研究[D]. 夏富才.北京林业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359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32359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9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