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林业论文 >

兴安落叶松林采伐迹地植被恢复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0 19:42
  本文以大兴安岭北部的兴安落叶松林为研究对象,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渐伐、皆伐两种采伐迹地在兴安落叶松林群落恢复过程中的植被更新状况、植物多样性及土壤化学性质等方面的差异进行综合恢复评价。为兴安落叶松林植被恢复及可持续发展、森林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论有:1.相同采伐年限下不同采伐迹地更新幼苗幼树的比例为:渐伐样地>皆伐迹地>对照样地。采伐方式不同,其更新效果也不同。不同恢复时期群落物种多样性表现出明显差异,随着恢复期的增长,林下植物多样性增加,林下植物种丰富度增多。采伐方式对群落植物多样性有重要影响。兴安落叶松林采伐迹地经过一定恢复期后的林下环境是趋于稳定的;2.不同恢复年限与采伐方式对土壤化学性质的作用有极显著差异,渐伐对土壤化学性质的改良效果要优于皆伐。比较不同年份采伐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显著性,1987年的采伐迹地与2014年的采伐迹地有显著性差异,2009年与1987年、2014年的采伐迹地差异不明显。客观上采伐干扰使土壤养分得到增加,有利于森林自然更新。3.选取影响植被和土壤的12个评价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不同采伐方式下的落叶松林群落的恢复能力。随... 

【文章来源】: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3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兴安落叶松林采伐迹地植被恢复研究


图2更新株数密度比较??Fig.2?Update?tree?density?comparison??

年龄,兴安,落叶松,白桦


平均值;白桦呈现出8a的平均值。落??叶松在皆伐中呈现出4a的平均值;白桦呈现出12a的平均值。不难发现,在不同采??伐年限,白桦相比于兴安落叶松在更新苗的平均年龄较大。而从更新能力来看,白桦??相比于兴安落叶松的更新能力更强。??-??兴安落叶松??14?_?丁?■白桦??T??1.2?MB??S1。—?|?M?1??II?I?11?I?I?I?11??87年皆钱87年渐伐37年对照09年皆伐09?年漸伐09年菊照14年皆伐14年渐伐14年对照??采代迹迪??图3采伐迹地更新苗平均年龄比较??Fig.?3?comparison?of?mean?age?of?fresher?seedlings?in?cutting?sites??3.3乔木更新生长状况研究??3.3.1乔木更新幼苗幼树的高度??图4所示,采用不同的采伐方式,更新的高度大致在0.2 ̄5.2m范围内,具体来??看,兴安落叶松变动在〇.2 ̄2.7m之间;而白桦更新范围在0.8?5.1m之间。2种不同??采伐方式兴安落叶松更新苗的平均高度随着恢复时间的推移,总体展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状况;但是,伴随两种不同的采伐方式来看,随着恢复期的延长,白桦变化呈现??不断增长的状态。不同恢复期采伐迹地乔木更新苗的高度基本都大于相应的对照样??地。不同恢复期兴安落叶松林采伐迹地乔木更新苗的高度均呈现出白桦>兴安落叶??松。??图4所示,兴安落叶松林更新苗在不同的方式之下,更新的平均高度在0.2?5.2m??范围内,具体来看,皆伐样地的平均更新高度在0.2?1.8m范围内,而皆伐样地中白??桦更新范围在2.3?5.2m之间。渐伐样地的兴安落叶松林更新苗

兴安落叶松林采伐迹地植被恢复研究


图4采伐迹地更新苗平均高度比较??Fig.4?comparison?of?mean?height?of?more?seedlings?in?cutting?ground??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退耕还林后的植物多样性分析[J]. 张鑫,任莉,罗超英.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9(12)
[2]扎龙湿地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土壤因子关系[J]. 逄世良,焦德志.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6)
[3]中度石漠化生态修复初期土壤螨类群落结构变化[J]. 陈浒,金道超,林丹丹,王鹏举,周政.  应用生态学报. 2018(12)
[4]采伐对森林土壤功能的影响[J]. 秦倩倩,王海燕,李翔.  世界林业研究. 2018(01)
[5]辽东地区红松人工林不同间伐强度下生物多样性研究[J]. 王仲凯.  防护林科技. 2017(08)
[6]采伐对蛟河阔叶红松混交林土壤呼吸的影响[J]. 左强,何怀江,张春雨,赵秀海,张君,李金功.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6(04)
[7]大兴安岭干旱阳坡不同植被退化阶段土壤理化性质与物种多样性研究[J]. 刘道锟,孙海龙,甘秋妹,那萌.  森林工程. 2016(02)
[8]森林生态采伐对森林生物多样性的影响[J]. 赵英杰.  北京农业. 2015(21)
[9]森林采伐作业中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J]. 陈国行.  民营科技. 2015(03)
[10]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植物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J]. 盛茂银,熊康宁,崔高仰,刘洋.  生态学报. 2015(02)

硕士论文
[1]不同采伐强度对阔叶红松林植物多样性的影响[D]. 张添咏.北京林业大学 2014
[2]寒温带兴安落叶松林天然更新研究[D]. 席青虎.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2765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32765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f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