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造林密度下杉木人工林的氮储量与分配格局
发布时间:2021-07-10 23:27
[目的]探明杉木人工林氮储量及其分配格局与造林密度的关系。[方法]以不同造林密度(1 800、3 000、4 500株·hm-2)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探讨其乔木层地上部分、林下植被层、枯枝落叶层和根系氮储量及分配特征。[结果]杉木人工林乔木层和枯枝落叶层氮储量随着造林密度的增大而提高,而林下植被层和根系氮储量则随造林密度的增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乔木层地上部分是杉木人工林氮储量的主体,造林密度为1 800和3 000株·hm-2的杉木人工林氮储量表现为:乔木层地上部分>根系>林下植被层>枯枝落叶层;4 500株·hm-2林分则表现为:乔木层地上部分>根系>枯枝落叶层>林下植被层。氮储量在乔木层各器官以及各径级根系中的分配相对分散,没有明显的主体。造林密度对乔木层宿存叶和宿存枝氮储量分配格局具有重要影响,但对乔木层其他器官和各径级根系氮储量分配格局的影响不明显。[结论]在一定造林密度范围内,杉木人工林乔木层地上部分和枯枝落叶层氮储量随造林密度的增大而提高,而林下植被层和根系氮储量随造林密...
【文章来源】:亚热带农业研究. 2020,16(02)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不同造林密度杉木人工林各层次氮储量及其分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铝胁迫对杉木幼苗生长、叶片光合特性和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J]. 叶义全,洪凯,张家君,曹光球,林思祖,杨强,许珊珊.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20(02)
[2]林下植被管理措施对杉木大径材林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J]. 费裕翀,吴庆锥,路锦,季春杉,郑宏,曹世江,林开敏,曹光球. 应用生态学报. 2020(02)
[3]连栽杉木人工林参与土壤碳氮转化过程酶活性及其与土壤理化因子的相关性[J]. 刘先,索沛蘅,杜大俊,刘雨晖,胡亚林,王玉哲. 生态学报. 2020(01)
[4]采伐剩余物的处理方式对杉木幼林土壤磷组分及其有效性的影响[J]. 贾淑娴,吴传敬,刘小飞,郭剑芬. 应用生态学报. 2019(11)
[5]南亚热带杉木林分蓄积量生长立地与密度效应[J]. 郭光智,段爱国,张建国. 林业科学研究. 2019(04)
[6]间伐强度对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和土壤性质的影响[J]. 徐雪蕾,孙玉军,周华,张鹏,胡杨,王新杰. 林业科学. 2019(03)
[7]杉木育种园的遗传多样性和杂种优势群的划分研究[J]. 齐明,王海蓉,彭九生,周建革,翁春媚,何贵平. 南方林业科学. 2018(06)
[8]扦插密度对杉木优良无性系扦插苗生长的影响[J]. 朱晗,罗红艳,李勇,曹光球,许冠军,舒创,林开敏,叶义全.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8(04)
[9]甘肃亚高山云杉人工林生态系统碳、氮储量动态和分配格局[J]. 岳军伟,关晋宏,邓磊,张建国,李国庆,杜盛. 生态学报. 2018(21)
[10]杉木大径材林分不同胸径单株根生物量垂直空间分布特征[J]. 林秀华. 安徽农学通报. 2018(12)
硕士论文
[1]桂东南不同密度柳杉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量及碳氮格局研究[D]. 莫德祥.广西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276855
【文章来源】:亚热带农业研究. 2020,16(02)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不同造林密度杉木人工林各层次氮储量及其分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铝胁迫对杉木幼苗生长、叶片光合特性和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J]. 叶义全,洪凯,张家君,曹光球,林思祖,杨强,许珊珊.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20(02)
[2]林下植被管理措施对杉木大径材林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J]. 费裕翀,吴庆锥,路锦,季春杉,郑宏,曹世江,林开敏,曹光球. 应用生态学报. 2020(02)
[3]连栽杉木人工林参与土壤碳氮转化过程酶活性及其与土壤理化因子的相关性[J]. 刘先,索沛蘅,杜大俊,刘雨晖,胡亚林,王玉哲. 生态学报. 2020(01)
[4]采伐剩余物的处理方式对杉木幼林土壤磷组分及其有效性的影响[J]. 贾淑娴,吴传敬,刘小飞,郭剑芬. 应用生态学报. 2019(11)
[5]南亚热带杉木林分蓄积量生长立地与密度效应[J]. 郭光智,段爱国,张建国. 林业科学研究. 2019(04)
[6]间伐强度对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和土壤性质的影响[J]. 徐雪蕾,孙玉军,周华,张鹏,胡杨,王新杰. 林业科学. 2019(03)
[7]杉木育种园的遗传多样性和杂种优势群的划分研究[J]. 齐明,王海蓉,彭九生,周建革,翁春媚,何贵平. 南方林业科学. 2018(06)
[8]扦插密度对杉木优良无性系扦插苗生长的影响[J]. 朱晗,罗红艳,李勇,曹光球,许冠军,舒创,林开敏,叶义全.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8(04)
[9]甘肃亚高山云杉人工林生态系统碳、氮储量动态和分配格局[J]. 岳军伟,关晋宏,邓磊,张建国,李国庆,杜盛. 生态学报. 2018(21)
[10]杉木大径材林分不同胸径单株根生物量垂直空间分布特征[J]. 林秀华. 安徽农学通报. 2018(12)
硕士论文
[1]桂东南不同密度柳杉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量及碳氮格局研究[D]. 莫德祥.广西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2768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3276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