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林业论文 >

PvJ3基因在雷竹开花调控途径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1-07-15 07:35
  竹类植物开花具有时间上的不确定性,并且大部分竹子开花后会成片死亡。雷竹(Phyllostachys violascens)是浙江西北部地区的一个主要笋用竹种,开花后竹笋产量会下降,而且其中部分会死亡,造成经济损失。开花是高等植物进入生殖生长的标志,是植物完成生活史的必要环节,植物开花受多种内源因素和外源环境因素的调节,由复杂的基因网络严格调控。模式植物拟南芥中关键开花基因的挖掘和基因网络调控研究,给竹子的开花诱导机理研究提供一个极佳的参考模式。本实验通过对雷竹开花基因PvJ3克隆,对PvJ3的功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结论如下:1、利用同源克隆法,从雷竹中分离获得1个J3同源基因,命名为PvJ3,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的ORF区包含1260bp个碱基,能编码419个氨基酸。对PvJ3蛋白结构域分析可知,该蛋白具有典型的DnaJ结构域,是J家族一员。通过同源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可知雷竹PvJ3蛋白和其它物种中J3同源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很高。通过对PvJ3蛋白的理化性质和亲水疏水性预测,结果表明该蛋白可溶解性非常大,并且稳定性差。2、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对PvJ3基... 

【文章来源】: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PvJ3基因在雷竹开花调控途径中的作用


3调控开花示意图

拟南芥,文献综述,直接调控,转录调控因子


1 文献综述转变的过程中,定量结果显示,SOC1 和 FT 的表达量明显的被抑制,而 SVP 的表达量不变,染色体免疫共沉淀(ChIP)表明 J3 与 FT 和 SOC1 没有发生直接的互作,而 SVP是直接调控 FT 和 SOC1 的转录调控因子[9,,62]。以上实验结果说明,拟南芥中,J3蛋白通过与 SVP 的直接相互作用,衰减 SVP 与 SOC1 和 FT 调控序列的结合从而上调 SOC1 和 FT 的表达量,进而调控拟南芥的开花时间(图 3)。

雷竹,亲疏水性,组织部,同源基因


xpasy.org/protscale/)预测蛋白亲疏水性,mart(http://smart.embl-heidelberg.de/)对蛋 PvJ3 与其它物种中的 J3 同源基因的ttp://embnet.vital-it.ch/software/BOX_fo化树的构建,选择邻近法(NJ),建树采 提取结果竹不同组织部位的总 RNA(图 4-1),亮度约是 18s 条带亮度的 2 倍,且条带计检测所有 RNA 的 OD260/OD280 和说明没有蛋白质和 DNA 污染 RNA,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雷竹VRN1同源基因克隆及功能分析[J]. 马晶晶,刘世男,朱龙飞,戚田田,林新春.  核农学报. 2016(09)
[2]食用雷竹的栽培技术[J]. 胡胜元,胡敏.  北京农业. 2015(03)
[3]植物SVP基因的研究进展[J]. 刘世男,林新春.  生物技术通报. 2014(06)
[4]绿竹花发育相关基因BoAP3的克隆与分析[J]. 朱龙飞,徐英武,林新春.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3(06)
[5]五月季竹开花及复壮过程中DNA甲基化的MSAP分析(英文)[J]. 孙慧敏,顾小平,袁金玲,岳晋军.  植物研究. 2013(06)
[6]叶绿体J蛋白研究进展[J]. 孔凡英,邓永胜,孟庆伟.  植物生理学报. 2011(03)
[7]雷竹开花生物学特性研究[J]. 林新春,袁晓亮,林绕,时燕,方伟.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10(04)
[8]毛竹PeMADS1基因的克隆及转化拟南芥初步研究[J]. 高志民,郑波,彭镇华.  林业科学. 2010(10)
[9]雷竹OsFCA同源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J]. 李丕委,王弋,卢江杰,郭小勤.  世界竹藤通讯. 2009(04)
[10]一个绿竹MADS-box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J]. 高志民,刘颖丽,李雪平,彭镇华.  分子植物育种. 2007(06)



本文编号:32852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32852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7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