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热带森林植物多样性空间格局与维持机制
发布时间:2021-07-22 15:36
物种多样性维持机制是群落生态学和生物多样性科学(Biodiversity Science)的核心问题。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快速丧失的背景下,对物种多样性维持及与之相关的群落构建进行研究,其理论和现实意义更显突出。现有的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解释假说中,无论是生态位理论还是中性理论均涉及对生境异质性在模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评价和处理;而地形作为多种生态因子的综合,是森林群落小气候环境的生成要素和生境异质性的重要来源。在亚热带山地森林群落中,地形在物种多样性维持和群落构建过程中发挥何种作用以及通过哪些过程发挥作用仍有待探索。本研究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在广东省康禾自然保护区内设置10 hm2森林固定样地,通过样地调查和样品分析获取样地的各项地形指标、土壤理化性质、木本植物个体的空间位置及胸径、树高等测树因子数据。针对野外生态学数据的特点,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Spearman秩相关分析、ANOSIM相似性分析、多响应置换程序分析(Multi-Response Permutation Procedures)等多种非参数的多元统计方法,分析群落物种...
【文章来源】: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13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固定研究样地的地理位置
利用全站仪进行样地地形测量并绘制样地地形图(图 2.3)。样方海拔为该样方 4顶点海拔高度的平均值。从样方 4 个顶点任取 3 个顶点组成一个平面,共有 4 个不的平面,样方坡度为 4 个平面与样方投影水平面夹角的平均值,坡向则为 4 个平面正北方向偏差角度的平均值。P-20 m 样方的海拔范围为 209.1 m~371.9 m,坡度范为 7.88°~45.75°。N
种间亲缘关系较远。位于包迹线下方,Δ+显著低于理论平均值(p < 0.05)共有 10 个,多属于高海拔的样方组(第 7、8 组)。Λ+可以反映群落物种分类均匀程度,Λ+值越大表明物种分类地位分布均一性越差。图 2.10 可以看出,Λ均值随物种数变化的波动较小,共有 37 个样方位于包迹线之上,Λ+值显著高内的理论平均值(p < 0.05),种间分类单元存在显著的不均匀性,没有样地位线之下。所有样地中 P113Λ+值最小,P130Λ+值最大。类群区分度与海拔的相关性分析表明(表 2.10),平均分类群区分度与海拔无关关系(p > 0.05),分类群区分度变异系数与海拔呈极显著正相关(p < 0.001),海拔上升群落种间亲缘关系无显著变化,但物种分类地位的分布均一性降低。物种多样性指数之间的相关表明,分类群区分度变异系数与物种丰富度、Pielou指数、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平均分类群区分度与各均无显著的相关关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长白山露水河林区乔木层生物量及生产力研究[J]. 王亮,彭琦云,耿少波. 水土保持研究. 2016(04)
[2]金沙江干旱河谷植物群落的数量分类及其结构分异的环境解释[J]. 刘晔,许玥,石松林,彭培好,沈泽昊. 生物多样性. 2016(04)
[3]天山雪岭云杉森林群落的密度制约效应[J]. 王慧杰,常顺利,张毓涛,谢锦,何平,宋成程,孙雪娇. 生物多样性. 2016(03)
[4]藏东南川滇高山栎种群不同生长阶段的空间格局与关联性[J]. 沈志强,华敏,丹曲,卢杰,方江平. 应用生态学报. 2016(02)
[5]黄土丘陵区不同功能群植物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对微地形的响应[J]. 戚德辉,温仲明,王红霞,郭茹,杨士梭. 生态学报. 2016(20)
[6]植物群落构建机制研究进展[J]. 柴永福,岳明. 生态学报. 2016(15)
[7]干热河谷植物化学计量特征与生物量之间的关系[J]. 闫帮国,刘刚才,樊博,何光熊,史亮涛,李纪潮,纪中华. 植物生态学报. 2015(08)
[8]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优势种个体及生物量的点格局分析[J]. 胡砚秋,李文斌,崔佳玉,苏志尧. 生态学报. 2016(04)
[9]Effects of microtopography on spatial point pattern of forest stands on the semi-arid Loess Plateau,China[J]. WeiJun ZHAO,Yan ZHANG,QingKe ZHU,Wei QIN,ShuZhen PENG,Ping LI,YanMin ZHAO,Huan MA,Yu WANG. Journal of Arid Land. 2015(03)
[10]多元回归树与双向指示种分析在群落分类中的应用比较[J]. 张文静,张钦弟,王晶,冯飞,毕润成. 植物生态学报. 2015(06)
本文编号:3297421
【文章来源】: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13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固定研究样地的地理位置
利用全站仪进行样地地形测量并绘制样地地形图(图 2.3)。样方海拔为该样方 4顶点海拔高度的平均值。从样方 4 个顶点任取 3 个顶点组成一个平面,共有 4 个不的平面,样方坡度为 4 个平面与样方投影水平面夹角的平均值,坡向则为 4 个平面正北方向偏差角度的平均值。P-20 m 样方的海拔范围为 209.1 m~371.9 m,坡度范为 7.88°~45.75°。N
种间亲缘关系较远。位于包迹线下方,Δ+显著低于理论平均值(p < 0.05)共有 10 个,多属于高海拔的样方组(第 7、8 组)。Λ+可以反映群落物种分类均匀程度,Λ+值越大表明物种分类地位分布均一性越差。图 2.10 可以看出,Λ均值随物种数变化的波动较小,共有 37 个样方位于包迹线之上,Λ+值显著高内的理论平均值(p < 0.05),种间分类单元存在显著的不均匀性,没有样地位线之下。所有样地中 P113Λ+值最小,P130Λ+值最大。类群区分度与海拔的相关性分析表明(表 2.10),平均分类群区分度与海拔无关关系(p > 0.05),分类群区分度变异系数与海拔呈极显著正相关(p < 0.001),海拔上升群落种间亲缘关系无显著变化,但物种分类地位的分布均一性降低。物种多样性指数之间的相关表明,分类群区分度变异系数与物种丰富度、Pielou指数、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平均分类群区分度与各均无显著的相关关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长白山露水河林区乔木层生物量及生产力研究[J]. 王亮,彭琦云,耿少波. 水土保持研究. 2016(04)
[2]金沙江干旱河谷植物群落的数量分类及其结构分异的环境解释[J]. 刘晔,许玥,石松林,彭培好,沈泽昊. 生物多样性. 2016(04)
[3]天山雪岭云杉森林群落的密度制约效应[J]. 王慧杰,常顺利,张毓涛,谢锦,何平,宋成程,孙雪娇. 生物多样性. 2016(03)
[4]藏东南川滇高山栎种群不同生长阶段的空间格局与关联性[J]. 沈志强,华敏,丹曲,卢杰,方江平. 应用生态学报. 2016(02)
[5]黄土丘陵区不同功能群植物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对微地形的响应[J]. 戚德辉,温仲明,王红霞,郭茹,杨士梭. 生态学报. 2016(20)
[6]植物群落构建机制研究进展[J]. 柴永福,岳明. 生态学报. 2016(15)
[7]干热河谷植物化学计量特征与生物量之间的关系[J]. 闫帮国,刘刚才,樊博,何光熊,史亮涛,李纪潮,纪中华. 植物生态学报. 2015(08)
[8]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优势种个体及生物量的点格局分析[J]. 胡砚秋,李文斌,崔佳玉,苏志尧. 生态学报. 2016(04)
[9]Effects of microtopography on spatial point pattern of forest stands on the semi-arid Loess Plateau,China[J]. WeiJun ZHAO,Yan ZHANG,QingKe ZHU,Wei QIN,ShuZhen PENG,Ping LI,YanMin ZHAO,Huan MA,Yu WANG. Journal of Arid Land. 2015(03)
[10]多元回归树与双向指示种分析在群落分类中的应用比较[J]. 张文静,张钦弟,王晶,冯飞,毕润成. 植物生态学报. 2015(06)
本文编号:32974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3297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