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伐强度对秦岭华山松林理水功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7-24 11:21
秦岭南坡中山地带属水源涵养林区。该林区在保证区域水平衡、水安全和水供给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林区森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建设,中山地带森林的水文生态地位更加突显。但近年来,由于受秦岭周边地区大气污染和铅锌矿大量开采的影响,林区降雨水质存在酸化和重金属污染。区内森林属中龄林,出现生长滞缓和剧烈分化现象,急需进行合理间伐。而间伐强度对森林生态系统降雨再分配效应影响如何,对森林生态系统不同层次水质效应的影响如何,对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如何等,是当地政府和相关科研工作者们急需了解的重大问题。本研究在南坡中山地带选择代表性树种华山松,设置5%、10%、15%、20%和0%(未间伐)五个间伐强度,采用野外观测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就上述问题进行逐一探究,筛选出理水功能最优的间伐强度,旨在为水源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论如下:1)华山松林产生树干茎流的最小降雨量为4.8mm。随降雨量的增加,树干茎流量呈线性函数增大,林冠截流量和枯落物截留量均呈对数函数增大。各样地茎流量、林冠截流量和枯落物截留量均表现为9月份最大,分别为11.82mm15...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森林植被变化对降雨再分配效应的影响
1.2.2 森林植被变化对森林水质效应的影响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与试验地概况
2.1 研究区概况
2.2 试验地概况
第三章 间伐强度对华山松林降雨再分配效应的影响
3.1 研究方法
3.1.1 样地设置
3.1.2 水量平衡方程
3.1.3 水量平衡各分量的测定
3.2 降雨特征
3.3 不同间伐强度下树干茎流的变化规律
3.3.1 茎流量和茎流率与降雨量的关系
3.3.2 树干茎流的月变化
3.3.3 间伐强度对树干茎流的影响
3.4 不同间伐强度下林分截留量的变化规律
3.4.1 截流量及截留率与降雨量的关系
3.4.2 截留量的月变化
3.4.3 间伐强度对林分截留的影响
3.5 不同间伐强度下林地蒸散发的变化规律
3.5.1 土壤蒸发和植被蒸腾的月变化
3.5.2 间伐强度对林地蒸散发的影响
3.6 不同间伐强度下土壤出流的变化规律
3.6.1 土壤出流量的月变化
3.6.2 间伐强度对土壤出流的影响
3.7 不同间伐强度下的水量平衡特征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间伐强度对华山松林不同层次水质效应的影响
4.1 研究方法
4.1.1 林内雨水质测定
4.1.2 枯透雨水质测定
4.1.3 土壤淋溶试验设计
4.2 间伐强度对林冠层水质效应的影响
4.2.1 对林内雨pH的影响
4.2.2 对林内雨Cd、Pb、Zn含量的影响
4.3 间伐强度对枯落物层水质效应的影响
4.3.1 对枯透水pH的影响
4.3.2 对枯透水Cd、Pb、Zn含量的影响
4.4 间伐强度对土壤层水质效应的影响
4.4.1 对土壤淋溶液pH的影响
4.4.2 对土壤淋溶液Cd含量的影响
4.4.3 对土壤淋溶液Pb含量的影响
4.4.4 对土壤淋溶液Zn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间伐强度对秦岭华山松林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
5.1 研究方法
5.1.1 降水观测
5.1.2 影响水源涵养功能的指标测定
5.2 间伐强度对林冠截留的影响
5.3 间伐强度对枯落物拦蓄量的影响
5.3.1 对枯落物累积量的影响
5.3.2 对枯落物持水量的影响
5.4 间伐强度对土壤涵蓄降水能力的影响
5.4.1 对土壤蓄水能力的影响
5.4.2 对土壤入渗能力的影响
5.5 不同间伐强度下华山松林水源涵养功能综合评价
5.5.1 评价指标和方法的选择
5.5.2 水源涵养功能综合评价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结论
6.1.1 间伐强度对华山松林降雨再分配效应的影响
6.1.2 间伐强度对华山松林不同层次水质效应的影响
6.1.3 间伐强度对华山松林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
6.2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及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秦岭华山松林间伐强度对其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J]. 孟庆旭,张胜利,李侃,李伟.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6(02)
[2]秦岭松栎混交林土壤对雨水淋溶液pH、Cd、Pb、Zn的影响[J]. 马国栋,张胜利,赵晓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6)
[3]秦岭火地塘林区土壤大孔隙分布特征及对导水性能的影响[J]. 陆斌,张胜利,李侃,马国栋. 生态学报. 2014(06)
[4]山西太行山不同林龄油松林的水量平衡[J]. 常建国,王庆云,武秀娟,崔璐,刘世荣. 林业科学. 2013(07)
[5]模拟酸雨下铬污染土壤中Cr、Zn、Cu的释放特征[J]. 古昌红.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5)
[6]黄龙山油松人工林间伐效果的综合评价[J]. 高云昌,张文辉,何景峰,王晋堂. 应用生态学报. 2013(05)
[7]太岳山不同郁闭度油松人工林降水分配特征[J]. 周彬,韩海荣,康峰峰,程小琴,宋娅丽,刘可,李勇. 生态学报. 2013(05)
[8]间伐对库区生态公益林养分流失的影响[J]. 邹显花,马祥庆,吴鹏飞,李建民,侯晓龙,廖国华,林福星. 福建林业科技. 2012(02)
[9]秦岭林区径流水化学对雨水酸化的响应[J]. 张胜利,梁翠萍,晋建霞,覃超. 林业科学. 2012(04)
[10]秦岭天然次生油松林冠层降雨再分配特征及延滞效应[J]. 陈书军,陈存根,邹伯才,张硕新,王得祥,侯琳. 生态学报. 2012(04)
硕士论文
[1]秦岭南坡不同间伐强度下锐齿栎林和油松林水量平衡研究[D]. 李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
[2]不同间伐强度下秦岭南坡锐齿栎林的水质效应研究[D]. 赵晓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
[3]影响土壤中重金属淋溶的主要因素的研究[D]. 白梅.湖南农业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300555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森林植被变化对降雨再分配效应的影响
1.2.2 森林植被变化对森林水质效应的影响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与试验地概况
2.1 研究区概况
2.2 试验地概况
第三章 间伐强度对华山松林降雨再分配效应的影响
3.1 研究方法
3.1.1 样地设置
3.1.2 水量平衡方程
3.1.3 水量平衡各分量的测定
3.2 降雨特征
3.3 不同间伐强度下树干茎流的变化规律
3.3.1 茎流量和茎流率与降雨量的关系
3.3.2 树干茎流的月变化
3.3.3 间伐强度对树干茎流的影响
3.4 不同间伐强度下林分截留量的变化规律
3.4.1 截流量及截留率与降雨量的关系
3.4.2 截留量的月变化
3.4.3 间伐强度对林分截留的影响
3.5 不同间伐强度下林地蒸散发的变化规律
3.5.1 土壤蒸发和植被蒸腾的月变化
3.5.2 间伐强度对林地蒸散发的影响
3.6 不同间伐强度下土壤出流的变化规律
3.6.1 土壤出流量的月变化
3.6.2 间伐强度对土壤出流的影响
3.7 不同间伐强度下的水量平衡特征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间伐强度对华山松林不同层次水质效应的影响
4.1 研究方法
4.1.1 林内雨水质测定
4.1.2 枯透雨水质测定
4.1.3 土壤淋溶试验设计
4.2 间伐强度对林冠层水质效应的影响
4.2.1 对林内雨pH的影响
4.2.2 对林内雨Cd、Pb、Zn含量的影响
4.3 间伐强度对枯落物层水质效应的影响
4.3.1 对枯透水pH的影响
4.3.2 对枯透水Cd、Pb、Zn含量的影响
4.4 间伐强度对土壤层水质效应的影响
4.4.1 对土壤淋溶液pH的影响
4.4.2 对土壤淋溶液Cd含量的影响
4.4.3 对土壤淋溶液Pb含量的影响
4.4.4 对土壤淋溶液Zn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间伐强度对秦岭华山松林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
5.1 研究方法
5.1.1 降水观测
5.1.2 影响水源涵养功能的指标测定
5.2 间伐强度对林冠截留的影响
5.3 间伐强度对枯落物拦蓄量的影响
5.3.1 对枯落物累积量的影响
5.3.2 对枯落物持水量的影响
5.4 间伐强度对土壤涵蓄降水能力的影响
5.4.1 对土壤蓄水能力的影响
5.4.2 对土壤入渗能力的影响
5.5 不同间伐强度下华山松林水源涵养功能综合评价
5.5.1 评价指标和方法的选择
5.5.2 水源涵养功能综合评价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结论
6.1.1 间伐强度对华山松林降雨再分配效应的影响
6.1.2 间伐强度对华山松林不同层次水质效应的影响
6.1.3 间伐强度对华山松林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
6.2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及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秦岭华山松林间伐强度对其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J]. 孟庆旭,张胜利,李侃,李伟.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6(02)
[2]秦岭松栎混交林土壤对雨水淋溶液pH、Cd、Pb、Zn的影响[J]. 马国栋,张胜利,赵晓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6)
[3]秦岭火地塘林区土壤大孔隙分布特征及对导水性能的影响[J]. 陆斌,张胜利,李侃,马国栋. 生态学报. 2014(06)
[4]山西太行山不同林龄油松林的水量平衡[J]. 常建国,王庆云,武秀娟,崔璐,刘世荣. 林业科学. 2013(07)
[5]模拟酸雨下铬污染土壤中Cr、Zn、Cu的释放特征[J]. 古昌红.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5)
[6]黄龙山油松人工林间伐效果的综合评价[J]. 高云昌,张文辉,何景峰,王晋堂. 应用生态学报. 2013(05)
[7]太岳山不同郁闭度油松人工林降水分配特征[J]. 周彬,韩海荣,康峰峰,程小琴,宋娅丽,刘可,李勇. 生态学报. 2013(05)
[8]间伐对库区生态公益林养分流失的影响[J]. 邹显花,马祥庆,吴鹏飞,李建民,侯晓龙,廖国华,林福星. 福建林业科技. 2012(02)
[9]秦岭林区径流水化学对雨水酸化的响应[J]. 张胜利,梁翠萍,晋建霞,覃超. 林业科学. 2012(04)
[10]秦岭天然次生油松林冠层降雨再分配特征及延滞效应[J]. 陈书军,陈存根,邹伯才,张硕新,王得祥,侯琳. 生态学报. 2012(04)
硕士论文
[1]秦岭南坡不同间伐强度下锐齿栎林和油松林水量平衡研究[D]. 李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
[2]不同间伐强度下秦岭南坡锐齿栎林的水质效应研究[D]. 赵晓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
[3]影响土壤中重金属淋溶的主要因素的研究[D]. 白梅.湖南农业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3005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3300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