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市古槐树复壮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5 21:33
古树名木是历史发展变迁的见证者、陪伴者,既是珍稀的不可代替不可复制的林木种质资源也是活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乡土树种的代表也是本区开发利用名优树种依据,是区域文化和精神文明发展的重要文化要素,是创建和巩固全国文明城市的品牌宣传员,也是咸阳市即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承重构架。更是西咸一体化发展的生态基础,它承载着本区域旅游,文化,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陕西省的古树名木现状并不乐观,大部分树木生存环境堪忧生长欠佳,亟须有效的抢救和保护措施(邓智婷,2014)。目前,咸阳市在快速发展中保护古树名木的工作需要更多的关注。结合实际,目前市上对辖区内的古树名木进行了基础的设施保护。统计显示古槐树在古树名木中占有很大的数量和比例。故对咸阳市的古槐树,进行有针对性地调查实验。总结如下几点结论:1、实验地古槐树叶片不可再循环利用营养元素的变异系数大于可再利用营养元素的变异系数。古槐树叶片N、P、K三个大量营养元素含量均低于成年槐树,而古槐树的Ca、Fe的元素含量又大于成年槐树。古槐树叶片营养元素间大部分存在着相关的联系和作用,有增效作用,有拮抗作用,少数元素之间无相关性。2、不同实验地点的古槐树与成年槐树...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选题的目的、意义
1.1.1 选题的目的
1.1.2 选题的意义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进展
1.3.1 国内外古树名木保护现状简述
1.3.2 国内古树名木保护分析
1.3.3 古树名木的概念
1.3.4 树木生长与根系的关系
1.3.5 树体的营养诊断
1.3.6 注干施肥法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与技术路线
2.3 试验方法
2.3.1 注干施肥操作方法
2.3.2 需测指标
2.3.3 样品采集
2.3.4 样品处理
2.3.5 样品测定
2.4 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
第三章 试验地咸阳市古槐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古槐树营养元素含量分析
3.1.1 古槐树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分析
3.1.2 古槐树与成年槐树叶片营养元素含量比较分析
3.1.3 古槐树土壤营养元素含量分析
3.1.4 古槐树与成年槐树土壤养分含量比较分析
3.2 古槐树营养元素相关性分析
3.2.1 古槐树叶片营养元素间的相关性
3.2.2 古槐树土壤大量营养元素间的相关性
3.2.3 古槐树土壤养分间的相关性
3.2.4 古槐树叶片、土壤养分间的相关性
3.3 立地环境对槐树生势影响分析
3.3.1 土壤环境条件改变对古槐树生势的影响
3.3.2 土壤环境条件改变对成年槐树生势的影响
3.3.3 不同立地环境对成年槐树生势的影响
3.4 古槐树复壮技术性的措施
3.4.1 归整可参考的管理养护技术
3.4.2 规范技术养护措施整理适宜本地区古树名木的养护管理技术措施
3.5 古槐树复壮政策性的措施
3.5.1 充分利用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资源
3.5.2 借机宣传
3.5.3 建立健全古树名木动态保护信息
3.5.4 积极组织技能培训
3.5.5 政府高度重视,进一步健全组织机构目标责任管理机制。
3.5.6 政府投入专项资金加多渠道筹集资金,倡导公益组织加入多方合力
3.5.7 创新保护机制采取灵活的召集措施
3.6 古槐树配方施肥
3.6.1 古槐树叶片营养标准的初步确定
3.6.2 科研所古槐树叶片营养元素含量与初步标准比较分析
3.6.3 注干施肥营养液配方及用量
3.6.4 不同营养液配方注干施肥效果比较分析
第四章 结论
4.1 古槐树营养元素含量分析讨论
4.2 古槐树营养元素相关性分析讨论
4.3 立地环境与古槐树、成年槐树树势间的关系分析讨论
4.4 应用注干施肥法对古槐树进行配方施肥的效果分析讨论
4.5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4.5.1 研究的不足
4.5.2 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与复壮技术[J]. 黄宝剑. 国土绿化. 2016(08)
[2]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措施建议——以陕西古树名木为例[J]. 陈丹. 陕西农业科学. 2015(04)
[3]古侧柏林土壤和植物营养元素含量与树势相关性研究[J]. 赵娟,杨军,赖娜娜,袁承江,唐硕,张志永. 中国农学通报. 2013(13)
[4]古树名木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张庆峰. 河北农业科学. 2010(05)
[5]如皋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技术[J]. 高国兴,左春霞,沈伯军,刘朱燕. 江苏林业科技. 2009(06)
[6]香港古树名木的调查及保护问题[J]. 刘东明,王发国,陈红锋,易绮斐,曾庆文,邢福武. 生态环境. 2008(04)
[7]福州市古树名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J]. 徐炜. 福建林业科技. 2006(01)
[8]古树名木衰败原因和复壮技术探讨[J]. 严崇惠. 福建林业科技. 2006(01)
[9]古槐树的保护与复壮研究[J]. 薛秋华,徐炜,艾明波. 中国农学通报. 2006(02)
[10]浅谈古树名木生长不良的原因和保护措施[J]. 王洪波,杨铁东. 华东森林经理. 2005(02)
硕士论文
[1]泰山油松古树衰老机理与树势评价[D]. 王巧.山东农业大学 2016
[2]陕西省中北部地区古树名木生存现状调查[D]. 邓智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
[3]山西古树保护现状分析及技术对策[D]. 张树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
[4]我国古树名木保护法律制度研究[D]. 刘鹏.湖南师范大学 2011
[5]古树名木综合价值评价研究[D]. 王继程.南京农业大学 2011
[6]古银杏和古槐衰弱特性的研究[D]. 张艳洁.首都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302818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选题的目的、意义
1.1.1 选题的目的
1.1.2 选题的意义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进展
1.3.1 国内外古树名木保护现状简述
1.3.2 国内古树名木保护分析
1.3.3 古树名木的概念
1.3.4 树木生长与根系的关系
1.3.5 树体的营养诊断
1.3.6 注干施肥法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与技术路线
2.3 试验方法
2.3.1 注干施肥操作方法
2.3.2 需测指标
2.3.3 样品采集
2.3.4 样品处理
2.3.5 样品测定
2.4 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
第三章 试验地咸阳市古槐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古槐树营养元素含量分析
3.1.1 古槐树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分析
3.1.2 古槐树与成年槐树叶片营养元素含量比较分析
3.1.3 古槐树土壤营养元素含量分析
3.1.4 古槐树与成年槐树土壤养分含量比较分析
3.2 古槐树营养元素相关性分析
3.2.1 古槐树叶片营养元素间的相关性
3.2.2 古槐树土壤大量营养元素间的相关性
3.2.3 古槐树土壤养分间的相关性
3.2.4 古槐树叶片、土壤养分间的相关性
3.3 立地环境对槐树生势影响分析
3.3.1 土壤环境条件改变对古槐树生势的影响
3.3.2 土壤环境条件改变对成年槐树生势的影响
3.3.3 不同立地环境对成年槐树生势的影响
3.4 古槐树复壮技术性的措施
3.4.1 归整可参考的管理养护技术
3.4.2 规范技术养护措施整理适宜本地区古树名木的养护管理技术措施
3.5 古槐树复壮政策性的措施
3.5.1 充分利用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资源
3.5.2 借机宣传
3.5.3 建立健全古树名木动态保护信息
3.5.4 积极组织技能培训
3.5.5 政府高度重视,进一步健全组织机构目标责任管理机制。
3.5.6 政府投入专项资金加多渠道筹集资金,倡导公益组织加入多方合力
3.5.7 创新保护机制采取灵活的召集措施
3.6 古槐树配方施肥
3.6.1 古槐树叶片营养标准的初步确定
3.6.2 科研所古槐树叶片营养元素含量与初步标准比较分析
3.6.3 注干施肥营养液配方及用量
3.6.4 不同营养液配方注干施肥效果比较分析
第四章 结论
4.1 古槐树营养元素含量分析讨论
4.2 古槐树营养元素相关性分析讨论
4.3 立地环境与古槐树、成年槐树树势间的关系分析讨论
4.4 应用注干施肥法对古槐树进行配方施肥的效果分析讨论
4.5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4.5.1 研究的不足
4.5.2 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与复壮技术[J]. 黄宝剑. 国土绿化. 2016(08)
[2]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措施建议——以陕西古树名木为例[J]. 陈丹. 陕西农业科学. 2015(04)
[3]古侧柏林土壤和植物营养元素含量与树势相关性研究[J]. 赵娟,杨军,赖娜娜,袁承江,唐硕,张志永. 中国农学通报. 2013(13)
[4]古树名木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张庆峰. 河北农业科学. 2010(05)
[5]如皋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技术[J]. 高国兴,左春霞,沈伯军,刘朱燕. 江苏林业科技. 2009(06)
[6]香港古树名木的调查及保护问题[J]. 刘东明,王发国,陈红锋,易绮斐,曾庆文,邢福武. 生态环境. 2008(04)
[7]福州市古树名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J]. 徐炜. 福建林业科技. 2006(01)
[8]古树名木衰败原因和复壮技术探讨[J]. 严崇惠. 福建林业科技. 2006(01)
[9]古槐树的保护与复壮研究[J]. 薛秋华,徐炜,艾明波. 中国农学通报. 2006(02)
[10]浅谈古树名木生长不良的原因和保护措施[J]. 王洪波,杨铁东. 华东森林经理. 2005(02)
硕士论文
[1]泰山油松古树衰老机理与树势评价[D]. 王巧.山东农业大学 2016
[2]陕西省中北部地区古树名木生存现状调查[D]. 邓智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
[3]山西古树保护现状分析及技术对策[D]. 张树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
[4]我国古树名木保护法律制度研究[D]. 刘鹏.湖南师范大学 2011
[5]古树名木综合价值评价研究[D]. 王继程.南京农业大学 2011
[6]古银杏和古槐衰弱特性的研究[D]. 张艳洁.首都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3028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3302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