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豆地理种源/家系早期生长性状变异与选择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8 08:12
任豆(Zenia insignis Chun.)是我国南方的珍稀树种,我国二级保护植物。本文对五个试验点任豆植株的树高及胸径进行观测,分析了各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并初步选出了优良种源和家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任豆各性状在不同试验点种源间差异表现不同。在树高生长性状上,河口、佛冈、东门三个试验点种源间差异显著,而英州、九连山试验点种源间差异不显著;在胸径生长性状上,九连山、佛冈试验点种源间差异不显著,而河口、英州及东门试验点各试验点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在材积生长性状上,河口、九连山、佛冈各试验点种源间差异不显著。而英州、东门试验点种源间差异显著。以材积作为选择优良种源的标准。初步选出广西百色德保、云南文山麻栗坡、广西百色那坡、广西崇左凭祥、广西百色平果5个种源为本次研究的优良种源。2、各试验点生长性状与地理及气候因子相关性存在差异。在河口、英州两个试验点的性状与地理因子之间相关性不显著。东门试验点,树高与纬度呈显著负相关。九连山试验点,胸径、材积均与纬度呈显著负相关。佛冈试验点胸径、材积均与经度呈极显著正相关,胸径与海拔呈极显著负相关,材积与海拔呈显著负相关。各试验点大部分性状与气候因...
【文章来源】: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种源分布情况
利用 SPSS 19.0,根据任豆 3 个生长性状分别对河口、英州、九连山三个试验点的种源利用 word 聚类法进行聚类分析。由图 3.1 可知,在阈值为 5.1 时,将河口试验点的 15 个种源聚为 3 个类群。第一类包括 6、12、13、18 共 4 个种源,即广西德保种源、广西灵川种源、广西靖西种源、广东阳山种源。此类种源在河口试验点有明显的生长优势,生长快,较粗壮。其中 6号种源较特殊,虽然树高生长快,但胸径生长较慢。第二类包括 4、14、2、7、17、8、10 共 7 个种源,即贵州册亨种源、广西桂林种源、云南西畴种源、广西平果种源、广东杨梅种源、广西那坡种源、广西凭祥种源。此类群各性状生长量处于中等水平。第三类包括 1、5、11、16 共 4 个种源,即云南麻栗坡种源、贵州望谟种源、广西都安种源、贵州梵净山种源。此类群在河口试验点没有生长优势
种源、贵州梵净山种源。此类群在河口试验点没有生长优势,各性状生长表现较差。图 3.1 河口种源间生长性状聚类图由图 3.2 可知,在阈值为 5.1 时,将英州试验点的 12 个种源聚为 3 个类群。第一类包括 3、7、4、1、6 共 5 个种源,即云南金平种源、广西平果种源、贵州册亨种源、云南麻栗坡种源、广西德保种源。此类种源在英州试验点有明显的生长优势,生长快,较粗壮,材积生长量高。第二类包括 5、8、9、11、10、12 共 6 个种源,即贵州望谟
本文编号:3329579
【文章来源】: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种源分布情况
利用 SPSS 19.0,根据任豆 3 个生长性状分别对河口、英州、九连山三个试验点的种源利用 word 聚类法进行聚类分析。由图 3.1 可知,在阈值为 5.1 时,将河口试验点的 15 个种源聚为 3 个类群。第一类包括 6、12、13、18 共 4 个种源,即广西德保种源、广西灵川种源、广西靖西种源、广东阳山种源。此类种源在河口试验点有明显的生长优势,生长快,较粗壮。其中 6号种源较特殊,虽然树高生长快,但胸径生长较慢。第二类包括 4、14、2、7、17、8、10 共 7 个种源,即贵州册亨种源、广西桂林种源、云南西畴种源、广西平果种源、广东杨梅种源、广西那坡种源、广西凭祥种源。此类群各性状生长量处于中等水平。第三类包括 1、5、11、16 共 4 个种源,即云南麻栗坡种源、贵州望谟种源、广西都安种源、贵州梵净山种源。此类群在河口试验点没有生长优势
种源、贵州梵净山种源。此类群在河口试验点没有生长优势,各性状生长表现较差。图 3.1 河口种源间生长性状聚类图由图 3.2 可知,在阈值为 5.1 时,将英州试验点的 12 个种源聚为 3 个类群。第一类包括 3、7、4、1、6 共 5 个种源,即云南金平种源、广西平果种源、贵州册亨种源、云南麻栗坡种源、广西德保种源。此类种源在英州试验点有明显的生长优势,生长快,较粗壮,材积生长量高。第二类包括 5、8、9、11、10、12 共 6 个种源,即贵州望谟
本文编号:33295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3329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