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碳贡献区域分布及潜力预测
发布时间:2021-08-23 10:04
"国家自主贡献"(INDCs)鼓励各国自觉承担减排责任,林业部门的碳贡献及潜力对我国承担减排替代及合理制定INDCs目标具有积极意义。通过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和土壤有机碳储量推算法,利用第八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模拟预测三种森林生长情境下各林区承诺期内碳贡献分布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①至第八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束,三大林区总碳储量为48.63 PgC,总蓄积量为188.02×108m3。②至2030年,自然增长情境(Ⅰ)、按原面积比例分配情境(Ⅱ)和人工林高配比情境(Ⅲ)下林区总碳储量将分别增加1.70、6.90和7.11 PgC,蓄积量分别增加53.04×108、61.70×108和62.38×108m3。③2013—2030年期间,各林区碳贡献均保持增长,但东北和西南林区贡献率逐年下降,南方林区贡献率上升趋势明显。④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每提高5%南方林区新造林面积比例,三大林区的碳储量和蓄积量将提升6 TgC和7×105m
【文章来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20,30(05)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核算框架
(1)南方林区作为碳贡献率持续上升的林区,碳贡献增量一直远高于其他林区,但同时也是碳贡献增量波动最大的林区,分别在2018年、2023年和2028年有明显减少。碳贡献增量高于其他林区是由于作为我国最大的人工林区,现有森林面积及新造林面积均高于其他林区,且现有森林以固碳潜力高的中幼龄林为主。林区碳贡献增量呈现周期性地减少,是由于核算过程中将速生树种桉树的采伐年限设置为5a。从设置杉木和桉树采伐年限对该林区碳贡献的影响中可以看出,林分的更新替代能使碳贡献增量维持较高水平,降低林区整体林龄增长速度,稳定的低龄林面积比例也有利于提高森林长期的碳贡献潜力。图3 2013—2030年各林区蓄积量占比及蓄积增量区域分布变化
图2 2013—2030年各林区碳储量占比及碳储增量区域分布变化(2)西南林区碳贡献增长速度最为缓慢,碳贡献增量在2013—2023年基本维持稳定不变状态,2024—2030年持续下降,且蓄积量占比下降趋势明显。这是该林区林龄偏大导致的,2013年该林区的成熟林和过熟林面积比例已经高于其他林区,且覆盖面积较广的云南松和栎类碳密度很低,导致林区整体碳储量增长速度慢。无论是否增加新造林面积,2030年该林区的成熟林和过熟林都将成为主要储碳林分,这将导致该林区的碳贡献增量持续下降。西南林区需要改革森林采伐制度,对过熟林进行可持续经营管理以提高过熟林更新能力,同时提高碳密度较高的冷杉和云杉新造林面积比例,以改善林龄偏大的现象并提高碳贡献增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01—2017年我国森林火灾时空分布特征[J]. 乔泽宇,房磊,张悦楠,杨健,江涛,袁昊. 应用生态学报. 2020(01)
[2]经济林种植对人工林木材供给能力的影响:抑制还是促进?——基于南方12省份森林资源清查面板数据[J]. 严如贺,柯水发. 中国农村经济. 2019(05)
[3]江西省铜鼓县全面禁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经验问题及对策[J]. 刘璨,帅忠义,李琪,张永亮. 林业经济. 2019(05)
[4]中国建筑部门中长期低碳发展路径[J]. 刘俊伶,项启昕,王克,邹骥,孔英. 资源科学. 2019(03)
[5]各国应对气候变化自主贡献目标及林业对策[J]. 郑芊卉,周春国,韦海航,陈健. 世界林业研究. 2019(02)
[6]青冈栎混交林生物量及碳储量分布特征[J]. 林立彬,李铁华,杨柳. 水土保持学报. 2019(01)
[7]基于GM(1,1)和因子分解模型的区域能源消费情景分析——以辽宁省为例[J]. 姜璐,陈兴鹏,孔云霄,张子龙,薛冰. 生态学杂志. 2019(01)
[8]西南地区乔木林碳储量及木材生产潜力预测[J]. 李奇,朱建华,范立红,冯源,肖文发. 生态环境学报. 2018(03)
[9]中国重点部门和行业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及政策研究[J]. 柴麒敏,傅莎,郑晓奇,赵旭晨,徐华清.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12)
[10]全球气候治理形势与我国低碳发展对策[J]. 何建坤.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5)
本文编号:3357657
【文章来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20,30(05)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核算框架
(1)南方林区作为碳贡献率持续上升的林区,碳贡献增量一直远高于其他林区,但同时也是碳贡献增量波动最大的林区,分别在2018年、2023年和2028年有明显减少。碳贡献增量高于其他林区是由于作为我国最大的人工林区,现有森林面积及新造林面积均高于其他林区,且现有森林以固碳潜力高的中幼龄林为主。林区碳贡献增量呈现周期性地减少,是由于核算过程中将速生树种桉树的采伐年限设置为5a。从设置杉木和桉树采伐年限对该林区碳贡献的影响中可以看出,林分的更新替代能使碳贡献增量维持较高水平,降低林区整体林龄增长速度,稳定的低龄林面积比例也有利于提高森林长期的碳贡献潜力。图3 2013—2030年各林区蓄积量占比及蓄积增量区域分布变化
图2 2013—2030年各林区碳储量占比及碳储增量区域分布变化(2)西南林区碳贡献增长速度最为缓慢,碳贡献增量在2013—2023年基本维持稳定不变状态,2024—2030年持续下降,且蓄积量占比下降趋势明显。这是该林区林龄偏大导致的,2013年该林区的成熟林和过熟林面积比例已经高于其他林区,且覆盖面积较广的云南松和栎类碳密度很低,导致林区整体碳储量增长速度慢。无论是否增加新造林面积,2030年该林区的成熟林和过熟林都将成为主要储碳林分,这将导致该林区的碳贡献增量持续下降。西南林区需要改革森林采伐制度,对过熟林进行可持续经营管理以提高过熟林更新能力,同时提高碳密度较高的冷杉和云杉新造林面积比例,以改善林龄偏大的现象并提高碳贡献增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01—2017年我国森林火灾时空分布特征[J]. 乔泽宇,房磊,张悦楠,杨健,江涛,袁昊. 应用生态学报. 2020(01)
[2]经济林种植对人工林木材供给能力的影响:抑制还是促进?——基于南方12省份森林资源清查面板数据[J]. 严如贺,柯水发. 中国农村经济. 2019(05)
[3]江西省铜鼓县全面禁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经验问题及对策[J]. 刘璨,帅忠义,李琪,张永亮. 林业经济. 2019(05)
[4]中国建筑部门中长期低碳发展路径[J]. 刘俊伶,项启昕,王克,邹骥,孔英. 资源科学. 2019(03)
[5]各国应对气候变化自主贡献目标及林业对策[J]. 郑芊卉,周春国,韦海航,陈健. 世界林业研究. 2019(02)
[6]青冈栎混交林生物量及碳储量分布特征[J]. 林立彬,李铁华,杨柳. 水土保持学报. 2019(01)
[7]基于GM(1,1)和因子分解模型的区域能源消费情景分析——以辽宁省为例[J]. 姜璐,陈兴鹏,孔云霄,张子龙,薛冰. 生态学杂志. 2019(01)
[8]西南地区乔木林碳储量及木材生产潜力预测[J]. 李奇,朱建华,范立红,冯源,肖文发. 生态环境学报. 2018(03)
[9]中国重点部门和行业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及政策研究[J]. 柴麒敏,傅莎,郑晓奇,赵旭晨,徐华清.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12)
[10]全球气候治理形势与我国低碳发展对策[J]. 何建坤.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5)
本文编号:33576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3357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