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龄对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林下层生源要素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8-24 05:54
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是一种有机碳维持较高、养分归还较快的森林类型。本研究选择林龄为21、31和49年的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为对象,探讨林龄对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林下植被和凋落物层碳、氮、磷、钾等生源要素含量及各元素的化学计量关系的影响,并试图建立林下植被和枯落物层营养元素之间的联系。研究结果为:31年生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林下植被磷含量及枯落物氮、磷、钾含量显著高于21年生和49年生; 31年生林下植被和枯落物碳磷比、枯落物氮磷比显著高于21年生和49年生;林下植被和枯落物的碳、氮、磷、钾含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林下植被对土壤养分归还具有重要影响,因而强调要加强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林下植被的保护和管理,减少林下植被的卫生伐。
【文章来源】: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0,15(04)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林下植被碳、氮、磷和钾含量
枯落物碳、氮、磷和钾含量
林下植被和枯落物元素化学计量比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林龄和密度对马尾松人工林凋落叶养分变化的影响[J]. 潘复静,梁月明,马姜明,杨章旗,零天旺,李明金,陆绍浩,钟凤跃. 广西植物. 2020(02)
[2]黄土高原不同林龄刺槐林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J]. 马任甜,安韶山,黄懿梅. 应用生态学报. 2017(09)
[3]森林转换对地表径流可溶性有机碳输出浓度和通量的影响[J]. 胥超,林成芳,刘小飞,熊德成,林伟盛,陈仕东,谢锦升,杨玉盛. 生态学报. 2017(01)
[4]不同林龄米槠更新林叶和枝碳氮磷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J]. 胥超,林开淼,刘小飞,熊德成,陈仕东,林伟盛,林成芳.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6(02)
[5]不同林龄新银合欢重吸收率及其C:N:P化学计量特征[J]. 邓浩俊,陈爱民,严思维,林勇明,张广帅,杜锟,吴承祯,洪伟.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5(03)
[6]林下植被组成和功能研究进展[J]. 朱喜,何志斌,杜军,杨军军,陈龙飞. 世界林业研究. 2014(05)
[7]油松人工林林下植物群落变化及其环境解释[J]. 刘宏文,程小琴,康峰峰. 生态学杂志. 2014(02)
[8]中国东部南北样带森林生态系统102个优势种叶片碳氮磷化学计量学统计特征[J]. 任书杰,于贵瑞,姜春明,方华军,孙晓敏. 应用生态学报. 2012(03)
[9]生态化学计量学:探索从个体到生态系统的统一化理论[J]. 贺金生,韩兴国. 植物生态学报. 2010(01)
[10]枯枝落叶层对森林天然更新的障碍[J]. 王贺新,李根柱,于冬梅,陈英敏. 生态学杂志. 2008(01)
本文编号:3359412
【文章来源】: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0,15(04)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林下植被碳、氮、磷和钾含量
枯落物碳、氮、磷和钾含量
林下植被和枯落物元素化学计量比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林龄和密度对马尾松人工林凋落叶养分变化的影响[J]. 潘复静,梁月明,马姜明,杨章旗,零天旺,李明金,陆绍浩,钟凤跃. 广西植物. 2020(02)
[2]黄土高原不同林龄刺槐林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J]. 马任甜,安韶山,黄懿梅. 应用生态学报. 2017(09)
[3]森林转换对地表径流可溶性有机碳输出浓度和通量的影响[J]. 胥超,林成芳,刘小飞,熊德成,林伟盛,陈仕东,谢锦升,杨玉盛. 生态学报. 2017(01)
[4]不同林龄米槠更新林叶和枝碳氮磷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J]. 胥超,林开淼,刘小飞,熊德成,陈仕东,林伟盛,林成芳.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6(02)
[5]不同林龄新银合欢重吸收率及其C:N:P化学计量特征[J]. 邓浩俊,陈爱民,严思维,林勇明,张广帅,杜锟,吴承祯,洪伟.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5(03)
[6]林下植被组成和功能研究进展[J]. 朱喜,何志斌,杜军,杨军军,陈龙飞. 世界林业研究. 2014(05)
[7]油松人工林林下植物群落变化及其环境解释[J]. 刘宏文,程小琴,康峰峰. 生态学杂志. 2014(02)
[8]中国东部南北样带森林生态系统102个优势种叶片碳氮磷化学计量学统计特征[J]. 任书杰,于贵瑞,姜春明,方华军,孙晓敏. 应用生态学报. 2012(03)
[9]生态化学计量学:探索从个体到生态系统的统一化理论[J]. 贺金生,韩兴国. 植物生态学报. 2010(01)
[10]枯枝落叶层对森林天然更新的障碍[J]. 王贺新,李根柱,于冬梅,陈英敏. 生态学杂志. 2008(01)
本文编号:33594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3359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