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林业论文 >

冬季3种高绿量道路防护林对PM 2.5 的消减作用

发布时间:2021-08-24 17:19
  【目的】明确不同道路防护林对PM2.5的消减作用及其与主要气象因子的相关性,为筛选消减能力较强的道路防护林结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冬季苏北地区绿量较高的3种道路防护林[常绿针叶雪松(Cedrus deodara)纯林、常绿阔叶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纯林及垂柳(Salix babylonica)与龙柏(Sabina chinensis)混交林]为研究对象,连续监测防护林距道路不同林带宽度(10、20、30、40、50和60 m)处的PM2.5浓度、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及光照强度,以防护林与城市主干道边缘的交接处(0 m)为参照,分析不同道路防护林对PM2.5的消减作用及其与主要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结果】3种道路防护林不同林带宽度的PM2.5浓度日变化规律均呈午间高、早晚低的特征;对应的PM2.5浓度均值分别在106~131、100~125和100~127μg/m3,均超出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浓度标准... 

【文章来源】:南方农业学报. 2020,51(09)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冬季3种高绿量道路防护林对PM 2.5 的消减作用


3种道路防护林对PM2.5消减作用的日变化情况

防护林,林带,道路,宽度


将3种道路防护林对PM2.5的消减率与气象因子进行偏相关分析,结果(表2)表明,PM2.5消减率与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与相对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香樟纯林对PM2.5的消减率与风速和光照呈显著负相关(P<0.05),但雪松纯林和垂柳与龙柏混交林对PM2.5的消减率与风速和光照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将3种道路防护林不同监测点的PM2.5消减率分别与温度和相对湿度进行线性拟合,结果(图4)得知,PM2.5消减率与温度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0.484x+0.654(R2=0.175),F=62.132;PM2.5消减率与相对湿度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0.095x+11.682(R2=0.377),F=23.674,说明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3 讨论

分布图,气象因子,分布图,纯林


至今,有关乔灌草结构和乔草结构林地消减PM2.5的研究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可能与研究季节、林带宽度、地被覆盖物状况、树木类型及叶片滞尘能力不同有关(王晓磊和王成,2014)。方颖等(2007)研究认为,稀疏林地冠层内的滞尘量较乔灌草结构的高;李新宇等(2016)研究发现,纯林结构和乔草结构林地对PM2.5的消减能力优于乔灌草结构;孙晓丹等(2017)研究显示,乔灌草结构林地消减PM2.5的能力优于乔草结构林地。本研究中,在林带宽度0~40 m,雪松纯林和香樟纯林内的PM2.5浓度高于垂柳与龙柏混交林;在林带宽度40~60 m,由于垂柳与龙柏混交林的紧密结构及无风环境致使PM2.5扩散能力减弱,混交林内的PM2.5浓度开始超过雪松纯林和香樟纯林,且冬季大气环境稳定,垂柳与龙柏混交林(乔灌草结构)内高湿环境下,空气中的细颗粒物多附着于雾气中不易沉降,导致各监测点的PM2.5浓度相对较平稳。此外,细颗粒物能与其他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二次气溶胶(包红光等,2016;屈海燕和陆秀君,2017),导致林内PM2.5浓度甚至出现升高趋势。3.2 冬季3种道路防护林不同林带宽度对PM2.5的消减作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9个园林树种叶片表面吸附颗粒物特点及其滞留重金属能力[J]. 高海波.  南方农业学报. 2019(05)
[2]北京市典型道路防护林滞尘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子分析[J]. 马远,贾雨龙,王成,杜万光,刘文军.  林业科学研究. 2018(05)
[3]城市公园不同植被结构绿地削减空气颗粒物浓度研究[J]. 邱玲,刘芳,张祥,高天.  环境科学研究. 2018(10)
[4]北京西山冬季针叶树种叶片滞纳PM2.5功能研究[J]. 陈波,李少宁,鲁绍伟,刘海龙,赵东波,陈鹏飞.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8(06)
[5]北京市3种道路防护林春季滞尘规律研究[J]. 马远,贾雨龙,王成,刘文军.  林业科学研究. 2018(02)
[6]沈阳市3条街道绿带PM10、PM2.5浓度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屈海燕,陆秀君.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7(04)
[7]不同绿地结构消减大气颗粒物的能力[J]. 孙晓丹,李海梅,刘霞,徐萌.  环境化学. 2017(02)
[8]公园绿地植物配置对大气PM2.5浓度的消减作用及影响因子[J]. 李新宇,赵松婷,郭佳,李延明.  中国园林. 2016(08)
[9]城市公园外侧防护林结构对外源PM2.5的消减作用[J]. 包红光,王成,郄光发,杜万光,孙丽.  生态环境学报. 2016(06)
[10]北京市道路绿地消减PM2.5总量及其健康效益评估[J]. 童明坤,高吉喜,田美荣,嵇萍.  中国环境科学. 2015(09)

硕士论文
[1]林带对阻滞吸附PM2.5等颗粒物的影响研究[D]. 刘萌萌.北京林业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3604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33604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6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