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竹林景观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以毛竹林景观质量为例
发布时间:2021-09-01 14:17
竹林,作为森林类型中较为特殊的一部分,有着较高的美学价值、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随着南方地区针对竹林景观建立游憩地的兴起,针对竹林建立的景观质量评价体系对竹林景观开发、森林游憩林评价体系的完善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南方地区的竹林,从形态特征:如毛竹林、罗汉竹等;颜色特征:如斑竹、黄金间碧竹等;及综合景观特征,如混合竹林等为研究地点,综合运用风景园林学、森林美学、森林生态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采用文献查阅、实地调查、专家问卷法、层次分析法与SBE美景度评价法等综合评价方法,通过SPSS19.0软件建立竹林景观,结合定性与定量的分析,对南方地区竹林景观质量进行评价研究。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与实地考察,研究从单木景观、林内景观、林外景观3个层次,通过层次分析法将景观要素量化,研究显示,在所选取的指标中,权重由大到小排列如下:林内景观>单木景观>林外景观;在林内景观当中,水平结构>林下景观>垂直结构。最后确定出XX个景观因子,建立南方典型竹类的景观评价指标体系;(2)通过SBE法邀请各层次人员对所筛选后照片,按照标准程序进行评价,并用SPSS19....
【文章来源】: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竹的价值
2.1.1 经济价值
2.1.2 美学文化价值
2.1.3 应用价值
2.2 相关概念
2.2.1 景观
2.2.2 森林景观
2.2.3 森林景观资源
2.2.4 景观评价
2.3 景观质量评价理论和方法
2.3.1 四种基础理论概述
2.3.2 两种评价方法理论概述
2.3.2.1 层次分析法
2.3.2.2 SBE美景度评价法
2.4 森林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
2.4.1 国外研究现状
2.4.2 国内研究现状
3 研究区概况、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3.1 研究区概况
3.2 研究方法
3.2.1 历史文献搜集
3.2.2 实地调查法
3.2.3 层次分析法
3.2.4 美景度评价
3.3 技术路线
4 南方毛竹林景观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4.1 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4.2 指标体系构建
4.2.1 样地调查
4.2.2 单木景观层次
4.2.3 林内景观层次
4.2.4 林外景观层次
4.3 指标权重的相关运算过程
4.3.1 判断矩阵进行打分
4.3.2 层次权重值的计算
4.4 指标权重计算结果
4.4.1 南方毛竹林尽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指标权重
4.4.2 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及结论
4.4.2.1 单木景观层次指标权重
4.4.2.2 林内景观层次指标权重
4.4.2.3 林外景观层次指标权重
5 南方毛竹林景观质量美景度评价
5.1 样地拍摄
5.1.1 照片采集标准
5.1.2 照片采集具体方法
5.2 景观质量美景度评价步骤
5.2.1 照片筛选
5.2.2 选取评判者
5.2.3 评判方法
5.2.4 景观质量评价因素分解
5.2.5 美景度得分值标准化计算
5.2.6 南方竹林景观质量评价模型的建立
5.2.7 南方竹林景观质量评价模型的检验
5.2.8 小结与讨论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毛竹林景观建设建议
6.3 讨论
6.4 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贞丰竹林堡石林景观特征及其美学价值探讨[J]. 芦正艳,白朝益,练晓颖. 地质力学学报. 2016(01)
[2]试论中国“竹”文化的生态美学:形态、价值及其意义[J]. 王全权,沈颖.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4)
[3]SBE法评价西安地区温室植物景观营造及配置特色[J]. 李艳,杜勇军,刘国宇,王庆,杨群力.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5(06)
[4]基于AHP-模糊综合评判法的茶文化观光园景观评价[J]. 盛千凌,林夏珍,马进,戴梦璐. 中国园艺文摘. 2015(07)
[5]基于Ripley L和O-ring函数的森林景观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关联性[J]. 董灵波,刘兆刚,张博,袁野,孙云霞. 应用生态学报. 2014(12)
[6]基于AHP的柳州市居住区植物景观评价体系构建[J]. 陈翠玉,杨善云,严莉,肖万娟,刘云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4(06)
[7]基于AHP的北京地区观赏海棠景观价值评价[J]. 宋爱春,董丽,晏海. 中国园林. 2013(06)
[8]基于AHP法的滨水绿道植物景观评价体系构建[J]. 郜春丽,翁殊斐,赵宝玉.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3(03)
[9]竹文化景观表现形式研究[J]. 范卓敏,翟敬宇,冯小虎,杨晓方. 世界竹藤通讯. 2012(05)
[10]上海环城林带景观美学评价及优化策略[J]. 张凯旋,凌焕然,达良俊. 生态学报. 2012(17)
博士论文
[1]城市森林游憩地感知形象的影响因素研究[D]. 周璐.南京林业大学 2015
[2]ASG综合法景观视觉质量评价研究[D]. 李羽佳.东北林业大学 2014
[3]不同尺度乡村生态景观评价与规划方法研究[D]. 肖禾.中国农业大学 2014
[4]湖南阳明山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评价研究[D]. 颜玉娟.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2
[5]北京市城区城市森林结构及景观美学评价研究[D]. 黄广远.北京林业大学 2012
[6]湖南森林公园森林景观资源特征与森林文化研究[D]. 陈亮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2
[7]城市森林景区生态评价与开发模式研究[D]. 吴耀宇.南京师范大学 2012
[8]京郊低山风景游憩林质量评价及调控关键技术研究[D]. 章志都.北京林业大学 2010
[9]贵州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分类、综合评价及开发模式研究[D]. 穆彪.北京林业大学 2008
[10]福建中、南亚热带风景游憩林构建基础研究[D]. 董建文.北京林业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基于SD法的云台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评价研究[D]. 王帅.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5
[2]基于SBE法的长沙洋湖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评价研究[D]. 刘超.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5
[3]中国竹文化的生态美学价值研究[D]. 沈颖.南京林业大学 2015
[4]山西省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景观资料评价[D]. 刘云.山西大学 2014
[5]翠屏山城市森林公园景观资源评价及规划设计研究[D]. 耿静.四川农业大学 2014
[6]长沙石燕湖森林景观的特征及开发利用研究[D]. 陈鹏.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4
[7]基于SBE和SD法的北京市郊野公园视觉景观质量研究[D]. 王亚娟.首都师范大学 2013
[8]基于建设国家森林城市的森林景观构建[D]. 周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3
[9]基于SBE法的福州郊区乡村景观调查及评价[D]. 林清.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
[10]广东省广宁县竹业产业价值链分析[D]. 李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2
本文编号:3377130
【文章来源】: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竹的价值
2.1.1 经济价值
2.1.2 美学文化价值
2.1.3 应用价值
2.2 相关概念
2.2.1 景观
2.2.2 森林景观
2.2.3 森林景观资源
2.2.4 景观评价
2.3 景观质量评价理论和方法
2.3.1 四种基础理论概述
2.3.2 两种评价方法理论概述
2.3.2.1 层次分析法
2.3.2.2 SBE美景度评价法
2.4 森林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
2.4.1 国外研究现状
2.4.2 国内研究现状
3 研究区概况、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3.1 研究区概况
3.2 研究方法
3.2.1 历史文献搜集
3.2.2 实地调查法
3.2.3 层次分析法
3.2.4 美景度评价
3.3 技术路线
4 南方毛竹林景观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4.1 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4.2 指标体系构建
4.2.1 样地调查
4.2.2 单木景观层次
4.2.3 林内景观层次
4.2.4 林外景观层次
4.3 指标权重的相关运算过程
4.3.1 判断矩阵进行打分
4.3.2 层次权重值的计算
4.4 指标权重计算结果
4.4.1 南方毛竹林尽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指标权重
4.4.2 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及结论
4.4.2.1 单木景观层次指标权重
4.4.2.2 林内景观层次指标权重
4.4.2.3 林外景观层次指标权重
5 南方毛竹林景观质量美景度评价
5.1 样地拍摄
5.1.1 照片采集标准
5.1.2 照片采集具体方法
5.2 景观质量美景度评价步骤
5.2.1 照片筛选
5.2.2 选取评判者
5.2.3 评判方法
5.2.4 景观质量评价因素分解
5.2.5 美景度得分值标准化计算
5.2.6 南方竹林景观质量评价模型的建立
5.2.7 南方竹林景观质量评价模型的检验
5.2.8 小结与讨论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毛竹林景观建设建议
6.3 讨论
6.4 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贞丰竹林堡石林景观特征及其美学价值探讨[J]. 芦正艳,白朝益,练晓颖. 地质力学学报. 2016(01)
[2]试论中国“竹”文化的生态美学:形态、价值及其意义[J]. 王全权,沈颖.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4)
[3]SBE法评价西安地区温室植物景观营造及配置特色[J]. 李艳,杜勇军,刘国宇,王庆,杨群力.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5(06)
[4]基于AHP-模糊综合评判法的茶文化观光园景观评价[J]. 盛千凌,林夏珍,马进,戴梦璐. 中国园艺文摘. 2015(07)
[5]基于Ripley L和O-ring函数的森林景观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关联性[J]. 董灵波,刘兆刚,张博,袁野,孙云霞. 应用生态学报. 2014(12)
[6]基于AHP的柳州市居住区植物景观评价体系构建[J]. 陈翠玉,杨善云,严莉,肖万娟,刘云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4(06)
[7]基于AHP的北京地区观赏海棠景观价值评价[J]. 宋爱春,董丽,晏海. 中国园林. 2013(06)
[8]基于AHP法的滨水绿道植物景观评价体系构建[J]. 郜春丽,翁殊斐,赵宝玉.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3(03)
[9]竹文化景观表现形式研究[J]. 范卓敏,翟敬宇,冯小虎,杨晓方. 世界竹藤通讯. 2012(05)
[10]上海环城林带景观美学评价及优化策略[J]. 张凯旋,凌焕然,达良俊. 生态学报. 2012(17)
博士论文
[1]城市森林游憩地感知形象的影响因素研究[D]. 周璐.南京林业大学 2015
[2]ASG综合法景观视觉质量评价研究[D]. 李羽佳.东北林业大学 2014
[3]不同尺度乡村生态景观评价与规划方法研究[D]. 肖禾.中国农业大学 2014
[4]湖南阳明山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评价研究[D]. 颜玉娟.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2
[5]北京市城区城市森林结构及景观美学评价研究[D]. 黄广远.北京林业大学 2012
[6]湖南森林公园森林景观资源特征与森林文化研究[D]. 陈亮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2
[7]城市森林景区生态评价与开发模式研究[D]. 吴耀宇.南京师范大学 2012
[8]京郊低山风景游憩林质量评价及调控关键技术研究[D]. 章志都.北京林业大学 2010
[9]贵州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分类、综合评价及开发模式研究[D]. 穆彪.北京林业大学 2008
[10]福建中、南亚热带风景游憩林构建基础研究[D]. 董建文.北京林业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基于SD法的云台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评价研究[D]. 王帅.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5
[2]基于SBE法的长沙洋湖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评价研究[D]. 刘超.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5
[3]中国竹文化的生态美学价值研究[D]. 沈颖.南京林业大学 2015
[4]山西省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景观资料评价[D]. 刘云.山西大学 2014
[5]翠屏山城市森林公园景观资源评价及规划设计研究[D]. 耿静.四川农业大学 2014
[6]长沙石燕湖森林景观的特征及开发利用研究[D]. 陈鹏.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4
[7]基于SBE和SD法的北京市郊野公园视觉景观质量研究[D]. 王亚娟.首都师范大学 2013
[8]基于建设国家森林城市的森林景观构建[D]. 周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3
[9]基于SBE法的福州郊区乡村景观调查及评价[D]. 林清.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
[10]广东省广宁县竹业产业价值链分析[D]. 李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2
本文编号:33771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3377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