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县松材线虫病特点及防治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5 02:24
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是我国重要的林业外来有害生物,而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是其主要的传播媒介,松材线虫病是国内外比较关注的重要林业病虫害,对我国生态安全和经济安全造成的损失严重,防治松材线虫病的传播蔓延迫在眉睫。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2008年被确立为松材线虫病疫点县,本文主要针对疫区现状,研究疫区内松材线虫病的控制方法和有效条件。其研究方法及结果如下:1.研究温度、光照、相对湿度和降雨量等气象因子对松材线虫病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条件下(20℃左右),松墨天牛雌雄成虫的寿命最长,携带的松材线虫数量最多,大部分松墨天牛携带的松材线虫数量都分布在1000~9999条之间;高温时(34℃左右),松墨天牛携带松材线虫数量较少。22℃时,松墨天牛体内松材线虫的平均残留剩余率最小;34℃时,平均残留剩余率最大,这表明,当林区松墨天牛体内的松材线虫残留量最多时,其释放出的松材线虫数量少,林区的林木死亡率最小。在温度、相对湿度和降雨量的综合影响下,6至8月份,林区内的松墨天牛数量最多。因此,高温可以缩短松墨天牛成虫寿命...
【文章来源】: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松材线虫相关研究进展
1.2.1 松材线虫生物生态学特性
1.2.2 松材线虫的致病机理
1.2.3 影响松材线虫病发生的因素及检测方法
1.2.4 松材线虫病的传播方式
1.2.5 松材线虫病的发病动态及危害程度
1.3 松墨天牛相关研究进展
1.3.1 松墨天牛的生物生态学特性
1.3.2 松墨天牛的分布及种群生长动态
1.3.3 松墨天牛的寄主选择特性及幼虫生态位的研究
1.3.4 松墨天牛的防治
1.4 松材线虫病的防治
1.4.1 松材线虫病源的防治
1.4.2 媒介昆虫的防治
1.4.3 选用抗病树种
1.4.4 检疫和林分改造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主要内容
1.5.2 研究技术路线
2 气象因子对石泉县松材线虫病的影响
2.1 温度对松墨天牛传递松材线虫数量的影响
2.1.1 材料和方法
2.1.2 结果与分析
2.2 光照对松材线虫繁殖能力的影响
2.2.1 材料和方法
2.2.2 数据分析
2.2.3 结果与分析
2.3 相对湿度和降雨量对林区松墨天牛数量的影响
2.3.1 材料和方法
2.3.2 试验数据分析处理
2.3.3 结果与分析
2.4 结论与讨论
3 松墨天牛对不同树种取食差异和在不同林区数量分布研究
3.1 松墨天牛对马尾松和油松的取食差异性分析
3.1.1 材料和方法
3.1.2 数据分析
3.1.3 结果与分析
3.2 松墨天牛在不同林区的数量分布研究
3.2.1 材料和方法
3.2.2 试验数据分析处理
3.2.3 结果与分析
3.3 结论与讨论
4 松墨天牛防治技术的研究
4.1 材料
4.1.1 菌株来源
4.1.2 天敌昆虫来源
4.1.3 引诱剂
4.2 研究方法
4.2.1 球孢白僵菌对松墨天牛的防治
4.2.2 花绒寄甲虫对松墨天牛的防治
4.2.3 引诱剂对松墨天牛的防治
4.3 数据统计分析
4.4 结果分析
4.4.1 球孢白僵菌对松墨天牛的防治
4.4.2 花绒寄甲虫对松墨天牛的防治
4.4.3 引诱剂对松墨天牛的防治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和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第一导师简介
第二导师简介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3种引诱剂对松褐天牛诱捕效果的比较[J]. 王宏勋,王军辉,杨云波,李紫涵,贾丽萍. 林业调查规划. 2015(03)
[2]气候变化背景下松材线虫在中国分布的时空变化预测[J]. 程功,吕全,冯益明,理永霞,王艳丽,张星耀. 林业科学. 2015(06)
[3]霞浦县松材线虫病传播风险及防控措施的探讨[J]. 刘环仙. 绿色科技. 2015(05)
[4]营林卫生伐防控松墨天牛传播松材线虫病研究[J]. 黄延安. 生物灾害科学. 2015(01)
[5]5种药剂对松褐天牛的触杀活性及诱饵木毒环法防控试验[J]. 杨远亮,陈桂芳,刘明阳,蔡孔瑜,杨清钰,田艳. 环境昆虫学报. 2015(02)
[6]世界松材线虫病发生概况及防治措施[J]. 何龙喜,吉静,邱秀文,张林平. 林业科技开发. 2014(03)
[7]林分因子对松褐天牛引诱剂诱捕效果的影响[J]. 李祥康,黄焕华,范军祥,黄咏槐,伍建榕. 中国森林病虫. 2013(06)
[8]泰宁县松材线虫病的危害及综合防治措施[J]. 林娜. 安徽农学通报. 2013(17)
[9]大龙山林区松材线虫病林分改造措施[J]. 杨凤琴. 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 2012(12)
[10]松材线虫病传播方式及预防技术探讨[J]. 李淼. 山西林业. 2011(04)
博士论文
[1]利用天敌昆虫防治松褐天牛技术研究[D]. 杨远亮.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2
[2]无公害技术防治松褐天牛控制松材线虫病研究[D]. 张彦龙.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2
[3]冀北山区典型林分类型结构特征研究[D]. 刘凤芹.北京林业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光照对松材线虫的种群抑制作用及光敏感基因初探[D]. 张田园.浙江农林大学 2014
[2]松材线虫病媒介昆虫—松褐天牛防治技术研究[D]. 孙计拓.江西农业大学 2013
[3]松褐天牛寄主选择特性及其幼虫生态位的研究[D]. 高娜.山东农业大学 2013
[4]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松材线虫病发生蔓延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D]. 习妍.北京林业大学 2009
[5]松墨天牛对寄主植物的适应性与松材线虫危害特性的研究[D]. 杨建霞.南京农业大学 2008
[6]重庆市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及其松褐天牛传播病原线虫的能力研究[D]. 张挺.西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384483
【文章来源】: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松材线虫相关研究进展
1.2.1 松材线虫生物生态学特性
1.2.2 松材线虫的致病机理
1.2.3 影响松材线虫病发生的因素及检测方法
1.2.4 松材线虫病的传播方式
1.2.5 松材线虫病的发病动态及危害程度
1.3 松墨天牛相关研究进展
1.3.1 松墨天牛的生物生态学特性
1.3.2 松墨天牛的分布及种群生长动态
1.3.3 松墨天牛的寄主选择特性及幼虫生态位的研究
1.3.4 松墨天牛的防治
1.4 松材线虫病的防治
1.4.1 松材线虫病源的防治
1.4.2 媒介昆虫的防治
1.4.3 选用抗病树种
1.4.4 检疫和林分改造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主要内容
1.5.2 研究技术路线
2 气象因子对石泉县松材线虫病的影响
2.1 温度对松墨天牛传递松材线虫数量的影响
2.1.1 材料和方法
2.1.2 结果与分析
2.2 光照对松材线虫繁殖能力的影响
2.2.1 材料和方法
2.2.2 数据分析
2.2.3 结果与分析
2.3 相对湿度和降雨量对林区松墨天牛数量的影响
2.3.1 材料和方法
2.3.2 试验数据分析处理
2.3.3 结果与分析
2.4 结论与讨论
3 松墨天牛对不同树种取食差异和在不同林区数量分布研究
3.1 松墨天牛对马尾松和油松的取食差异性分析
3.1.1 材料和方法
3.1.2 数据分析
3.1.3 结果与分析
3.2 松墨天牛在不同林区的数量分布研究
3.2.1 材料和方法
3.2.2 试验数据分析处理
3.2.3 结果与分析
3.3 结论与讨论
4 松墨天牛防治技术的研究
4.1 材料
4.1.1 菌株来源
4.1.2 天敌昆虫来源
4.1.3 引诱剂
4.2 研究方法
4.2.1 球孢白僵菌对松墨天牛的防治
4.2.2 花绒寄甲虫对松墨天牛的防治
4.2.3 引诱剂对松墨天牛的防治
4.3 数据统计分析
4.4 结果分析
4.4.1 球孢白僵菌对松墨天牛的防治
4.4.2 花绒寄甲虫对松墨天牛的防治
4.4.3 引诱剂对松墨天牛的防治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和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第一导师简介
第二导师简介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3种引诱剂对松褐天牛诱捕效果的比较[J]. 王宏勋,王军辉,杨云波,李紫涵,贾丽萍. 林业调查规划. 2015(03)
[2]气候变化背景下松材线虫在中国分布的时空变化预测[J]. 程功,吕全,冯益明,理永霞,王艳丽,张星耀. 林业科学. 2015(06)
[3]霞浦县松材线虫病传播风险及防控措施的探讨[J]. 刘环仙. 绿色科技. 2015(05)
[4]营林卫生伐防控松墨天牛传播松材线虫病研究[J]. 黄延安. 生物灾害科学. 2015(01)
[5]5种药剂对松褐天牛的触杀活性及诱饵木毒环法防控试验[J]. 杨远亮,陈桂芳,刘明阳,蔡孔瑜,杨清钰,田艳. 环境昆虫学报. 2015(02)
[6]世界松材线虫病发生概况及防治措施[J]. 何龙喜,吉静,邱秀文,张林平. 林业科技开发. 2014(03)
[7]林分因子对松褐天牛引诱剂诱捕效果的影响[J]. 李祥康,黄焕华,范军祥,黄咏槐,伍建榕. 中国森林病虫. 2013(06)
[8]泰宁县松材线虫病的危害及综合防治措施[J]. 林娜. 安徽农学通报. 2013(17)
[9]大龙山林区松材线虫病林分改造措施[J]. 杨凤琴. 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 2012(12)
[10]松材线虫病传播方式及预防技术探讨[J]. 李淼. 山西林业. 2011(04)
博士论文
[1]利用天敌昆虫防治松褐天牛技术研究[D]. 杨远亮.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2
[2]无公害技术防治松褐天牛控制松材线虫病研究[D]. 张彦龙.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2
[3]冀北山区典型林分类型结构特征研究[D]. 刘凤芹.北京林业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光照对松材线虫的种群抑制作用及光敏感基因初探[D]. 张田园.浙江农林大学 2014
[2]松材线虫病媒介昆虫—松褐天牛防治技术研究[D]. 孙计拓.江西农业大学 2013
[3]松褐天牛寄主选择特性及其幼虫生态位的研究[D]. 高娜.山东农业大学 2013
[4]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松材线虫病发生蔓延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D]. 习妍.北京林业大学 2009
[5]松墨天牛对寄主植物的适应性与松材线虫危害特性的研究[D]. 杨建霞.南京农业大学 2008
[6]重庆市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及其松褐天牛传播病原线虫的能力研究[D]. 张挺.西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3844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3384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