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南段三种林型主要优势树种的径向生长对气候的响应
发布时间:2021-09-11 19:44
大兴安岭南段森林受到高温干旱的影响,顶级群落天然林兴安落叶松遭到破坏后,形成山杨次生林,还有为了恢复生态建设种植了人工林华北落叶松。探究不同树木类型对气候变化不同的响应特征,通过分析同一地区不同树木的变化趋势,更加全面具体地认识植被对气候的响应,我们以大兴安岭南段赛罕乌拉为研究区,分别采集兴安落叶松、山杨以及华北落叶松为研究对象,运用树木年轮气候学方法,建立树木年轮宽度年表,利用相关函数分析1953-2018年的气象因子与年表的相关性,揭示树木径向生长对气候响应规律。研究结果如下:1.径向生长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天然林阔叶树山杨的径向生长与上一年6、8月以及当年的6月平均气温呈显著性负相关(P<0.05),与上一年9月的平均气温呈极显著性负相关(P<0.01),主要限制因子为温度;兴安落叶松的径向生长与当年6月的降水量显著负相关(P<0.01),主要限制因子为降水量;华北落叶松径向生长与上一年5、7月的平均最高温和平均气温呈显著性负相关(P<0.05),与当年冬季11月的降水量呈极显著性正相关(P<0.01),和其它月份也均成正相关但显著性不明显,表明华北...
【文章来源】: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研究区位置??Fig.?1?Location?of?the?study?area??
图2技术路线图??Fig.2?Technology?roadmap??
图3研究区月平均气温(°C)和月平均降水量(mm)变化特征??Fig.3?Variation?Characteristics?of?monthly?average?temperature?(°C)?and?monthly?average?precipitation?(mm)?in?the??study?area??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的呼伦贝尔草原干旱变化特征及趋势分析[J]. 张钦,唐海萍,崔凤琪,戴路炜. 生态学报. 2019(19)
[2]将乐林场马尾松树轮宽度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 王童,孙玉军,乔晶晶.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9(09)
[3]气候变暖抑制西藏拉萨河大果圆柏树木生长[J]. 石松林,靳甜甜,刘国华,王东波,王景升,李魁. 生态学报. 2018(24)
[4]吉林北部山区长白落叶松林径向生长对气候干暖化的响应[J]. 陈彬杭,温晓示,张树斌,柴世品,孙晗,王襄平.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8(12)
[5]大兴安岭南段山杨径向生长和死亡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响应[J]. 贺敏,魏江生,石亮,周梅,赵鹏武. 生态学杂志. 2018(11)
[6]帽儿山地区不同种源樟子松树轮对气候因子的响应[J]. 徐静,郭滨德,孙洪志. 林业科学研究. 2016(04)
[7]张广才岭北部三大硬阔树木生长-气候关系的时空变异[J]. 苏金娟,王晓春. 生态学报. 2017(05)
[8]北京油松天然林和人工林乔木层生产力与气候因子的关系[J]. 成泽虎,丁坤元,刘艳红.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5)
[9]标准化降水蒸发指数的改进与适用性评价[J]. 赵静,严登华,杨志勇,胡勇,翁白莎,宫博亚. 物理学报. 2015(04)
[10]中国人工林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 陈幸良,巨茜,林昆仑. 世界林业研究. 2014(06)
博士论文
[1]祁连山树木形成层活动及年内径向生长动态监测研究[D]. 张军周.兰州大学 2018
[2]近500年来亚洲干旱变化的树轮记录研究[D]. 马永永.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2016
[3]长白山不同海拔森林优势树种树轮生态学研究[D]. 王晓明.北京林业大学 2015
[4]白扦的树木年轮生态学研究[D]. 梁尔源.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2001
硕士论文
[1]大兴安岭北部落叶松早晚材的分配特征及气候敏感性[D]. 靳雨婷.沈阳农业大学 2019
[2]长白山不同坡向和海拔岳桦径向生长差异及其气候敏感性研究[D]. 李思其.东北师范大学 2019
[3]泰山地区麻栎、刺槐和赤松的胸径生长与降水适宜度相关性研究[D]. 王丹.山东农业大学 2018
[4]福建省漳平地区马尾松树轮气候响应与气候变化驱动机制研究[D]. 王雷.福建师范大学 2018
[5]大兴安岭樟子松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差异研究[D]. 李俊霞.沈阳农业大学 2017
[6]秦岭山地油松树轮宽度对气候因子变化的响应[D]. 王慧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
[7]内蒙古大兴安岭不同森林类型树木死亡研究[D]. 刘畅.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6
[8]兴安落叶松径向生长对气候响应的滞后性研究[D]. 白学平.沈阳农业大学 2016
[9]辽宁省人工林樟子松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树木年轮学研究[D]. 李露露.沈阳农业大学 2015
[10]长江中下游地区树轮气候响应特征分析与区域冬春季温度的重建[D]. 陈秋艳.兰州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393603
【文章来源】: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研究区位置??Fig.?1?Location?of?the?study?area??
图2技术路线图??Fig.2?Technology?roadmap??
图3研究区月平均气温(°C)和月平均降水量(mm)变化特征??Fig.3?Variation?Characteristics?of?monthly?average?temperature?(°C)?and?monthly?average?precipitation?(mm)?in?the??study?area??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的呼伦贝尔草原干旱变化特征及趋势分析[J]. 张钦,唐海萍,崔凤琪,戴路炜. 生态学报. 2019(19)
[2]将乐林场马尾松树轮宽度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 王童,孙玉军,乔晶晶.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9(09)
[3]气候变暖抑制西藏拉萨河大果圆柏树木生长[J]. 石松林,靳甜甜,刘国华,王东波,王景升,李魁. 生态学报. 2018(24)
[4]吉林北部山区长白落叶松林径向生长对气候干暖化的响应[J]. 陈彬杭,温晓示,张树斌,柴世品,孙晗,王襄平.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8(12)
[5]大兴安岭南段山杨径向生长和死亡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响应[J]. 贺敏,魏江生,石亮,周梅,赵鹏武. 生态学杂志. 2018(11)
[6]帽儿山地区不同种源樟子松树轮对气候因子的响应[J]. 徐静,郭滨德,孙洪志. 林业科学研究. 2016(04)
[7]张广才岭北部三大硬阔树木生长-气候关系的时空变异[J]. 苏金娟,王晓春. 生态学报. 2017(05)
[8]北京油松天然林和人工林乔木层生产力与气候因子的关系[J]. 成泽虎,丁坤元,刘艳红.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5)
[9]标准化降水蒸发指数的改进与适用性评价[J]. 赵静,严登华,杨志勇,胡勇,翁白莎,宫博亚. 物理学报. 2015(04)
[10]中国人工林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 陈幸良,巨茜,林昆仑. 世界林业研究. 2014(06)
博士论文
[1]祁连山树木形成层活动及年内径向生长动态监测研究[D]. 张军周.兰州大学 2018
[2]近500年来亚洲干旱变化的树轮记录研究[D]. 马永永.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2016
[3]长白山不同海拔森林优势树种树轮生态学研究[D]. 王晓明.北京林业大学 2015
[4]白扦的树木年轮生态学研究[D]. 梁尔源.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2001
硕士论文
[1]大兴安岭北部落叶松早晚材的分配特征及气候敏感性[D]. 靳雨婷.沈阳农业大学 2019
[2]长白山不同坡向和海拔岳桦径向生长差异及其气候敏感性研究[D]. 李思其.东北师范大学 2019
[3]泰山地区麻栎、刺槐和赤松的胸径生长与降水适宜度相关性研究[D]. 王丹.山东农业大学 2018
[4]福建省漳平地区马尾松树轮气候响应与气候变化驱动机制研究[D]. 王雷.福建师范大学 2018
[5]大兴安岭樟子松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差异研究[D]. 李俊霞.沈阳农业大学 2017
[6]秦岭山地油松树轮宽度对气候因子变化的响应[D]. 王慧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
[7]内蒙古大兴安岭不同森林类型树木死亡研究[D]. 刘畅.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6
[8]兴安落叶松径向生长对气候响应的滞后性研究[D]. 白学平.沈阳农业大学 2016
[9]辽宁省人工林樟子松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树木年轮学研究[D]. 李露露.沈阳农业大学 2015
[10]长江中下游地区树轮气候响应特征分析与区域冬春季温度的重建[D]. 陈秋艳.兰州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3936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3393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