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林区居民林下经济模式选择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22 00:58
林下经济是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阴优势从事林下种植、养殖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从而使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林业模式。林下经济投入少、见效快、易操作、潜力大。发展林下经济,对缩短林业经济周期、增加林业附加值、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发展循环经济、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黑龙江省部分林区实地调查研究发现,黑龙江省林区居民存在着对林下经济模式潜在期望较高而实际发展林下经济模式人数较少的情况。为了使黑龙江省林下经济能够健康有序、持续平稳的发展,不仅需要相关政府部门的重视与支持、为林下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还需要林区居民对林下经济进一步了解,积极参与林下经济的发展。虽然当前黑龙江省林区的林下经济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发展不积极、发展动力始终不足等问题。因此,对黑龙江省林区居民的林下经济模式的偏好问题的研究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程,针对调查问卷中林区居民对林下经济模式的不同选择,从而提出利于居民选择经济效益更好并且适合自己的林下经济模式,对于促进黑龙江省林下经济的长足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黑龙江省林区居民林下经济模式的选择偏好为...
【文章来源】: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3-〗2010-2014年黑龙江省食用菌和黑木耳生产情况??Figure4-1?Edible?mushrooms?and?black?fungus?production?in?2009-2013??
??由图4-1可见,林下居民所经营的林下模式一般包括五个方面,分别为林粮??模式、林菌模式、林禽模式、林菜模式及林药模式。经营最多的模式为林粮模式??占总样本数的29%,其次依次为林菌模式占27%、林禽模式占14%、林菜模式占??11%及林药模式占19%。??19%?■林粮模式??1?29%?■麵式??1蘇?鼸林菌模式??■林菜模式??14%??27%氣▼?鼸林药模式??图4-1样本林下经济经营模式选择情况??Figure4-1?Sample?places?in?economic?operation?mode?selection??在发放的320张调查问卷中,有效样本数为280张。在调研的林区居民中,??以男性为主;参加林下经济居民的年龄结构主要集中在45—59岁,以中年为主;??被调研者的受教育程度主要集中在中小学阶段,文化的制约也成为了发展林下经??济的人员素质的影响因素。在调研林区居民的林下经济情况时,对林下经济很熟??悉的居民有221人,对林下经济不太熟悉的居民有23人,样本分布比例分别达到??79%和8%;在有效的280份调查问卷中,236人认为发展林下经济能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林下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仿真分析[J]. 姜钰,贺雪涛. 中国软科学. 2014(01)
[2]研究探索财政政策支持林下经济发展的有关建议[J]. 陈兆东. 绿色财会. 2013(09)
[3]开启洁净空气的持久战[J]. Virginia. 绿色中国. 2013(03)
[4]农业生态学的国外发展及其启示[J]. 骆世明.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3(01)
[5]淳安县山核桃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对比分析[J]. 朱红伟,鲁为忠,毛凤成. 华东森林经理. 2012(04)
[6]辽东山区林下经济发展初探[J]. 董明水,史前,张晶. 辽宁林业科技. 2012(03)
[7]林下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基于云南省大关县的调查[J]. 廖灵芝,李显华. 中国林业经济. 2012(01)
[8]实施富民工程 促进垦区林业产业发展——关于长水河农场发展林业产业的调查与思考[J]. 郭宝松,赵精华,孙彦波. 现代化农业. 2011(12)
[9]鹤北林业局林下经济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措施[J]. 张敬彬,黄君盈. 林业勘查设计. 2011(04)
[10]再论垦区生态文明建设[J]. 郭宝松. 农场经济管理. 2011(10)
本文编号:3402832
【文章来源】: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3-〗2010-2014年黑龙江省食用菌和黑木耳生产情况??Figure4-1?Edible?mushrooms?and?black?fungus?production?in?2009-2013??
??由图4-1可见,林下居民所经营的林下模式一般包括五个方面,分别为林粮??模式、林菌模式、林禽模式、林菜模式及林药模式。经营最多的模式为林粮模式??占总样本数的29%,其次依次为林菌模式占27%、林禽模式占14%、林菜模式占??11%及林药模式占19%。??19%?■林粮模式??1?29%?■麵式??1蘇?鼸林菌模式??■林菜模式??14%??27%氣▼?鼸林药模式??图4-1样本林下经济经营模式选择情况??Figure4-1?Sample?places?in?economic?operation?mode?selection??在发放的320张调查问卷中,有效样本数为280张。在调研的林区居民中,??以男性为主;参加林下经济居民的年龄结构主要集中在45—59岁,以中年为主;??被调研者的受教育程度主要集中在中小学阶段,文化的制约也成为了发展林下经??济的人员素质的影响因素。在调研林区居民的林下经济情况时,对林下经济很熟??悉的居民有221人,对林下经济不太熟悉的居民有23人,样本分布比例分别达到??79%和8%;在有效的280份调查问卷中,236人认为发展林下经济能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林下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仿真分析[J]. 姜钰,贺雪涛. 中国软科学. 2014(01)
[2]研究探索财政政策支持林下经济发展的有关建议[J]. 陈兆东. 绿色财会. 2013(09)
[3]开启洁净空气的持久战[J]. Virginia. 绿色中国. 2013(03)
[4]农业生态学的国外发展及其启示[J]. 骆世明.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3(01)
[5]淳安县山核桃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对比分析[J]. 朱红伟,鲁为忠,毛凤成. 华东森林经理. 2012(04)
[6]辽东山区林下经济发展初探[J]. 董明水,史前,张晶. 辽宁林业科技. 2012(03)
[7]林下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基于云南省大关县的调查[J]. 廖灵芝,李显华. 中国林业经济. 2012(01)
[8]实施富民工程 促进垦区林业产业发展——关于长水河农场发展林业产业的调查与思考[J]. 郭宝松,赵精华,孙彦波. 现代化农业. 2011(12)
[9]鹤北林业局林下经济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措施[J]. 张敬彬,黄君盈. 林业勘查设计. 2011(04)
[10]再论垦区生态文明建设[J]. 郭宝松. 农场经济管理. 2011(10)
本文编号:34028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3402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