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林业论文 >

鹞落坪落叶阔叶林蔷薇科主要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及种间关联性

发布时间:2021-09-22 08:29
  为探讨大别山森林群落的构建和演替机制,本文基于安徽鹞落坪落叶阔叶林11.56ha动态监测样地的定位监测资料,采用最近邻分析和O-ring函数、Monte Carlo拟合和零模型选取的方法,分析了落叶阔叶林蔷薇科主要树种水榆花楸(Sorbus alnifolia)、山樱花(Cerasus serrulata)和中华石楠(Photinia beauverdiana)不同年龄阶段的空间分布格局及种间关联性。结果表明:(1)在整个样地中3个树种的小树和成年树阶段都为聚集分布,且随年龄增加聚集性减弱,在老树阶段转为随机和均匀分布。(2)在0–50 m尺度范围内,以完全随机模型(complete spatial randomness,CSR)为零假设时,3个树种整体及小树都在小尺度(≤10m)上呈聚集分布,成年树与老树多为随机分布。以异质性泊松模型(heterogeneous Poisson, HP)为零假设时,树种的聚集与生境异质性间呈负相关, 3个树种只在≤4 m尺度上出现聚集现象。(3)3个树种种内各个年龄段之间在较大范围内多为负相关和无显著相关性,同时各树种及不同年龄段之间受种间竞争和密度... 

【文章来源】:生物多样性. 2020,28(08)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鹞落坪落叶阔叶林蔷薇科主要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及种间关联性


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蔷薇科3个主要树种不同龄级的空间分布格局(基于完全随机模型CSR)

模型图,石楠,蔷薇,龄级


通过双变量O-ring函数分别对水榆花楸、山樱花、中华石楠3个树种的不同龄级之间进行空间关联性分析。结果显示,3个树种各龄级相互之间多为负相关或无显著相关性,且随距离的增加,相关性减弱(表3)。其中,水榆花楸的小树与山樱花的小树和成年树,水榆花楸的成年树与山樱花的小树都呈现显著负相关,并且在两者的小树体现尤其明显,可能是因为两者生态位重叠相互竞争的原因,而两者的成年树之间却呈现随机分布格局。水榆花楸和中华石楠之间的负相关主要体现在两者的成年树和小树之间,尤其是水榆花楸的老树、成年树对中华石楠的小树、成年树都表现为明显负相关,水榆花楸成年树对中华石楠的生长抑制性更加明显。中华石楠成年树对水榆花楸小树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性,而中华石楠老树与水榆花楸各个径级之间都呈现随机关系。山樱花和中华石楠两者的小树在尺度小于18 m时呈现相互竞争关系;成年树和对方的小树之间在小于20 m的尺度下为负相关,两者成年树之间在尺度小于14 m时互为负相关;山樱花的老树在小于14 m的尺度下与中华石楠的小树、成年树为负相关,中华石楠的老树与山樱花的小树在小于6m尺度下为随机分布关系,但在6–12 m的尺度下为负相关,而中华石楠的老树与山樱花的成年树、老树呈现随机分布关系,并且在22–24 m尺度下还呈现正相关性。图3 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蔷薇科3个主要树种整体之间的空间关联性

空间分布,蔷薇,自然保护区,树种


图2 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蔷薇科3个主要树种不同龄级的空间分布格局(基于异质性泊松模型HP)图4 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蔷薇科3个主要树种不同年龄段之间的空间关联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蔷薇科植物多样性格局及其资源植物保护现状[J]. 邹东廷,王庆刚,罗奥,王志恒.  植物生态学报. 2019(01)
[2]木林子大样地两个青冈属优势种的点格局对比[J]. 陈俊,艾训儒,姚兰,陈思艺.  林业科学. 2018(10)
[3]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乔木物种多样性与种间联结[J]. 王丽,常锦利,周守标,王晓英,张佳期,闫少凯,张金铭,陈鑫,赵昕,王智.  生态学报. 2019(01)
[4]北京东灵山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枯立木与活立木空间分布格局[J]. 马芳,王顺忠,冯金朝,桑卫国.  生态学报. 2018(16)
[5]天然次生林蒙古栎种群空间格局[J]. 陈科屹,张会儒,雷相东.  生态学报. 2018(10)
[6]不同区域典型树木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关联性[J]. 闫海冰,马慧晶,冯帆,梁楠,史婵,杨秀清,韩有志.  应用生态学报. 2018(02)
[7]浙江省典型天然次生林主要树种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关联性[J]. 吴初平,袁位高,盛卫星,黄玉洁,陈庆标,沈爱华,朱锦茹,江波.  生态学报. 2018(02)
[8]木林子自然保护区不同群落类型主要优势种群的生态位研究[J]. 林勇,艾训儒,姚兰,黄伟,陈斯.  自然资源学报. 2017(02)
[9]藏东南川滇高山栎种群不同生长阶段的空间格局与关联性[J]. 沈志强,华敏,丹曲,卢杰,方江平.  应用生态学报. 2016(02)
[10]庐山森林景观空间分布格局及多尺度特征[J]. 胡美娟,侯国林,周年兴,李在军,亓秀云,方叶林.  生态学报. 2015(16)

博士论文
[1]陕北黄土丘陵区撂荒地恢复演替的生态学过程及机理研究[D]. 郝文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4034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34034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3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