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林业论文 >

森林地表可燃物燃烧性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23 15:34
  森林火灾是一种经常发生的森林灾害,具有突发性、破坏性的特征,造成森林资源的巨大损失,严重威胁社会安全。林火预测预报是林火动态管理工作中的关键措施之一,它为林火管理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针对野外地表可燃物燃烧性受气象环境影响而难于动态真实评价的问题,研究选取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华北林业实验中心林场作为研究区域,并选择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林地表可燃物、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林地表可燃物、荆条(Vitex negundo var.heterophylla)灌木丛地表可燃物三种可燃物为地表可燃物研究材料,应用GIS数字地形分析、红外影像分析、计算机模拟等技术,基于动态气象数据和地表可燃物燃烧实验建立并提出地表可燃物燃烧性综合评估的模型、方法与流程,实现了地表可燃物燃烧性综合动态评价。本研究有效地提高森林火险预测预报的准确度,同时为基层的森林防火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建立了多个山地气象插值模型,实现了山地火险气象环境的空间模拟。利用林场内在线气象站实时实地监测的火险气象数据,基于数字地形分析技术(DTA)进行火险气象空间插值研... 

【文章来源】: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林火预测预报研究现状
        1.2.2 森林可燃物研究现状
        1.2.3 森林可燃物燃烧性研究现状
    1.3 研究存在问题
    1.4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1.4.1 研究目标与意义
        1.4.2 研究主要内容
    1.5 研究技术路线
    1.6 研究论文结构
    1.7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主要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概况
        2.1.2 研究区气候概况
        2.1.3 研究区地形土壤概况
        2.1.4 研究区植被概况
    2.2 仪器与材料
        2.2.1 基于物联网的在线气象监测站点
        2.2.2 红外热像仪
        2.2.3 电子称
        2.2.4 101A系列电热鼓风干燥箱
        2.2.5 研究材料
    2.3 主要研究方法
        2.3.1 外业调查
        2.3.2 实验设计
第三章 火险气象空间插值研究
    3.1 PRISM模型的原理及实现
    3.2 MTCLIM模型的原理及实现
    3.3 WindNinja软件的原理及应用
    3.4 火险气象空间插值结果
        3.4.1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3.4.2 火险气象空间分布预测结果
        3.4.3 火险气象预测精度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地表可燃物含水率预测研究
    4.1 地表可燃物含水率变化原理
    4.2 地表可燃物失水特性研究
    4.3 地表可燃物含水率波动变化研究
    4.4 小结
第五章 燃烧性评价规则提取研究
    5.1 燃烧性评价原理
    5.2 燃烧性评价规则提取
        5.2.1 初始引燃含水率测定结果
        5.2.2 提取不同含水率下的燃烧状态指标
        5.2.3 基于含水率的燃烧性等级评价规则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6.3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DEM和坡面特征的坡位生成方法[J]. 刘鹏举,夏智武,唐小明.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6(02)
[2]山地环境日气温PRISM空间插值研究[J]. 夏智武,刘鹏举,陈增威,蒋育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6(01)
[3]区域气象要素的空间插值方法比较研究——以华北地区为例[J]. 宋亚男,王秀兰,冯仲科.  山东林业科技. 2014(06)
[4]热分析方法研究森林可燃物的燃烧性[J]. 宋彦彦,隋振环,赵忠林,李英爱,张言,管清成,汪兆洋,隋海新.  吉林农业. 2014(14)
[5]基于DEM的广东省平均气温空间插值Ⅰ——研究方法[J]. 周红艺,叶颖燊,李辉霞.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2)
[6]渭河流域关中段潜在蒸发量时空变化特征[J]. 刘闻,曹明明,邱海军,郭帅,李苒.  地理科学. 2014(09)
[7]福建将乐县森林燃烧性及林火时空分布规律研究[J]. 何中华,刘晓东,赵辉,周涧青.  湖南农业科学. 2013(07)
[8]浅述森林可燃物燃烧性的研究进展[J]. 丁琛.  科技创业家. 2013(01)
[9]黑龙江帽儿山12种草本可燃物的慢速升温热解特性[J]. 金森,宋彦彦,孙才英.  林业科学. 2012(10)
[10]基于机载激光雷达的小兴安岭温带森林组分生物量反演[J]. 庞勇,李增元.  植物生态学报. 2012(10)

博士论文
[1]小尺度森林火险等级预报模型研究[D]. 曹姗姗.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4
[2]新林林区地表死可燃物含水率分布模型的研究[D]. 李桂君.北京林业大学 2013
[3]大兴安岭森林可燃物的研究[D]. 单延龙.东北林业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山地小环境森林火险预测研究[D]. 高开通.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3
[2]基于线性加权回归模型的降水量空间插值方法研究[D]. 徐成东.河南大学 2008
[3]吉林省中部地表温度和湿度的反演及空间分布[D]. 侯光雷.东北师范大学 2008
[4]北京八达岭林场人工油松林燃烧性研究[D]. 郭利峰.北京林业大学 2007
[5]帽儿山森林可燃物热分析的研究[D]. 刘菲.东北林业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4059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34059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d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