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降雨分配及化学特点
发布时间:2021-10-05 15:24
大气降雨对森林水分、养分的输入有着重要的作用,研究森林与水的关系显得十分重要。大气降雨通过多层次的林冠结构所形成的再次分配最终会使其降雨格局、化学成分等发生很大的变化。本文以石台和祁门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根据森林林冠对大气降雨的分配机制,分别对该地区的大气降雨、穿透雨、树干径流的雨量以及水化学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目的是了解石台和祁门常绿阔叶林对降雨再分配过程中降雨量和水化学的变化及其规律。所获结果如下:(1)降雨量及其分配在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石台常绿阔叶林大气降雨总量为3642.5 mm,穿透雨为3009.2 mm,穿透雨率为82.6%。祁门常绿阔叶林大气降雨总量为3974.1 mm,穿透雨量为2716.4 mm,穿透雨率为68.4%。两地降雨均主要集中在夏季。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石台常绿阔叶林大气降雨量为1975.4 mm,树干径流量为287.6 mm,树干径流率为14.6%。穿透雨量、树干径流量与大气降雨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2)降雨pH和EC值研究期内,石台和祁门常绿阔叶林降雨pH值均呈中性,降雨经过林冠层后,石台降雨pH值具体变化...
【文章来源】: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文献综述
1.1 森林水文学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森林水文学的研究概况
1.2.1 国外森林水文学研究概况
1.2.2 国内森林水文学研究概况
1.3 国内外森林水文学研究现状
1.3.1 穿透雨
1.3.2 树干径流
1.3.3 森林降雨再分配
1.3.5 森林与水质
1.3.6 降雨化学特征
2 引言
2.1 研究意义
2.2 研究目的
3 研究地概况及研究方法
3.1 研究地概况
3.1.1 石台标准地概况
3.1.2 祁门标准地概况
3.2 实验技术路线
3.3 研究方法
3.3.1 森林降雨观测
3.3.2 森林降雨的化学分析
3.3.3 数据分析
4 研究区降雨特征
4.1 石台大山天然林降雨特征
4.2 祁门查湾天然常绿阔叶林降雨特征
4.3 降雨量与穿透雨量的关系
4.4 石台降雨分配格局的研究
5 森林降雨化学特征
5.1 pH、EC值动态变化
5.1.1 石台大山常绿阔叶林降雨的pH、EC值动态变化
5.1.2 祁门查湾天然林降雨pH、EC值动态变化
5.2 降雨养分动态变化
5.2.1 降雨氮素的动态变化
5.2.2 常绿阔叶林降雨中PO_4~(3-)-P动态变化
5.2.3 常绿阔叶林中TOC动态变化
5.2.4 常绿阔叶林降雨中K~+、Ca~(2+)、Mg~(2+)的动态变化
5.2.5 常绿阔叶林中Cl~-、SO_4~(2-)的动态变化
5.3 pH值与各酸碱离子的关系
5.4 大气降水养分元素相关分析
5.5 石台和祁门降雨各养分元素淋溶系数
6 讨论与结论
6.1 讨论
6.1.1 降雨量及其分配特征
6.1.2 降雨化学特征
6.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森林植被林冠截留降水模型初探[J]. 殷晖. 现代园艺. 2012(08)
[2]祁连山青海云杉林冠生态水文效应及其影响因素[J]. 田风霞,赵传燕,冯兆东,彭守璋,彭焕华. 生态学报. 2012(04)
[3]粤北杨东山常绿阔叶次生林林冠截留特征[J]. 邱治军,周光益,吴仲民,邹滨,罗鑫华. 林业科学. 2011(06)
[4]六盘山分水岭沟典型森林植被对大气降雨的再分配规律及其影响因子[J]. 段旭,王彦辉,于澎涛,熊伟,徐丽宏. 水土保持学报. 2010(05)
[5]石台县天然阔叶林资源保护效益分析[J]. 汪小龙,黄大国. 安徽林业. 2010(02)
[6]华北石质山区油松林对降水再分配过程的影响[J]. 胡珊珊,于静洁,胡堃,金明. 生态学报. 2010(07)
[7]天目山不同森林类型林冠对酸雨的缓冲作用[J]. 詹敏,窦云鹏,郭培培,姚兆斌,曹全,姜小丽,王祖良,俞遴,余树全,江洪. 浙江林业科技. 2010(02)
[8]官司河流域马尾松林林冠截留降水特征研究[J]. 郑绍伟,骆宗诗,黎燕琼,慕长龙. 四川林业科技. 2009(04)
[9]林冠截留降雨研究综述[J]. 王爱娟,章文波. 水土保持研究. 2009(04)
[10]六盘山叠叠沟小流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冠层降水再分配特征[J]. 刘建立,王彦辉,于澎涛,程丽莉,熊伟,徐丽宏,张淑兰,杜阿朋. 水土保持学报. 2009(04)
博士论文
[1]天童常绿阔叶林大气降雨再分配及降雨分量的化学特征[D]. 王静.华东师范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亚热带城乡森林水文化学特点的研究[D]. 张赟齐.安徽农业大学 2010
[2]内蒙古大兴安岭安落叶松林降水化学特征研究[D]. 苏日娜.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9
[3]人为经营方式对流域水文及水化学的影响[D]. 朱道光.东北林业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420023
【文章来源】: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文献综述
1.1 森林水文学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森林水文学的研究概况
1.2.1 国外森林水文学研究概况
1.2.2 国内森林水文学研究概况
1.3 国内外森林水文学研究现状
1.3.1 穿透雨
1.3.2 树干径流
1.3.3 森林降雨再分配
1.3.5 森林与水质
1.3.6 降雨化学特征
2 引言
2.1 研究意义
2.2 研究目的
3 研究地概况及研究方法
3.1 研究地概况
3.1.1 石台标准地概况
3.1.2 祁门标准地概况
3.2 实验技术路线
3.3 研究方法
3.3.1 森林降雨观测
3.3.2 森林降雨的化学分析
3.3.3 数据分析
4 研究区降雨特征
4.1 石台大山天然林降雨特征
4.2 祁门查湾天然常绿阔叶林降雨特征
4.3 降雨量与穿透雨量的关系
4.4 石台降雨分配格局的研究
5 森林降雨化学特征
5.1 pH、EC值动态变化
5.1.1 石台大山常绿阔叶林降雨的pH、EC值动态变化
5.1.2 祁门查湾天然林降雨pH、EC值动态变化
5.2 降雨养分动态变化
5.2.1 降雨氮素的动态变化
5.2.2 常绿阔叶林降雨中PO_4~(3-)-P动态变化
5.2.3 常绿阔叶林中TOC动态变化
5.2.4 常绿阔叶林降雨中K~+、Ca~(2+)、Mg~(2+)的动态变化
5.2.5 常绿阔叶林中Cl~-、SO_4~(2-)的动态变化
5.3 pH值与各酸碱离子的关系
5.4 大气降水养分元素相关分析
5.5 石台和祁门降雨各养分元素淋溶系数
6 讨论与结论
6.1 讨论
6.1.1 降雨量及其分配特征
6.1.2 降雨化学特征
6.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森林植被林冠截留降水模型初探[J]. 殷晖. 现代园艺. 2012(08)
[2]祁连山青海云杉林冠生态水文效应及其影响因素[J]. 田风霞,赵传燕,冯兆东,彭守璋,彭焕华. 生态学报. 2012(04)
[3]粤北杨东山常绿阔叶次生林林冠截留特征[J]. 邱治军,周光益,吴仲民,邹滨,罗鑫华. 林业科学. 2011(06)
[4]六盘山分水岭沟典型森林植被对大气降雨的再分配规律及其影响因子[J]. 段旭,王彦辉,于澎涛,熊伟,徐丽宏. 水土保持学报. 2010(05)
[5]石台县天然阔叶林资源保护效益分析[J]. 汪小龙,黄大国. 安徽林业. 2010(02)
[6]华北石质山区油松林对降水再分配过程的影响[J]. 胡珊珊,于静洁,胡堃,金明. 生态学报. 2010(07)
[7]天目山不同森林类型林冠对酸雨的缓冲作用[J]. 詹敏,窦云鹏,郭培培,姚兆斌,曹全,姜小丽,王祖良,俞遴,余树全,江洪. 浙江林业科技. 2010(02)
[8]官司河流域马尾松林林冠截留降水特征研究[J]. 郑绍伟,骆宗诗,黎燕琼,慕长龙. 四川林业科技. 2009(04)
[9]林冠截留降雨研究综述[J]. 王爱娟,章文波. 水土保持研究. 2009(04)
[10]六盘山叠叠沟小流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冠层降水再分配特征[J]. 刘建立,王彦辉,于澎涛,程丽莉,熊伟,徐丽宏,张淑兰,杜阿朋. 水土保持学报. 2009(04)
博士论文
[1]天童常绿阔叶林大气降雨再分配及降雨分量的化学特征[D]. 王静.华东师范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亚热带城乡森林水文化学特点的研究[D]. 张赟齐.安徽农业大学 2010
[2]内蒙古大兴安岭安落叶松林降水化学特征研究[D]. 苏日娜.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9
[3]人为经营方式对流域水文及水化学的影响[D]. 朱道光.东北林业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4200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3420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