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林业论文 >

大兴安岭南段天然次生林蒙古栎群落分析与种群更新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5 23:53
  为了揭示蒙古栎的群落结构和种群更新现状,本文于2014年5月至2015年10月选择地处内蒙古大兴安岭南段山地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的天然次生林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样地法,通过调查蒙古栎群落的植物多样性、种群的幼苗库,并对实生苗和萌生苗取样后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如下:在调查样地中共记录到植物15科、31属、34种;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分析表明:属的分布区类型5个,其中以北温带分布为主;种的分布区类型有4个。群落中植物的生活型以多年生草本的占绝对优势(79.5%);群落中植物的水生态类型以中生为主。蒙古栎种群的径级分布属于近似的反“J”形曲线,属中龄林,具有良好的更新;蒙古栎群落具有典型的垂直结构,成层现象明显,物种丰富度指数(DMa)、多样性指数(H)以及均匀度指数(JSW)均表现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蒙古栎种群更新良好,实生更新与萌生更新共存。在2年生幼苗向3年生幼苗转化时,实生苗和萌生苗的差别较大,实生苗大多数死亡,而萌生苗约50%可正常发育。对不同繁殖方式蒙古栎幼苗生长及形态特征分析表明:1-3年生萌生苗单体的茎、叶生物量... 

【文章来源】: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群落学相关研究进展
        1.2.1 植物区系的研究
        1.2.2 植物多样性的研究
    1.3 森林更新研究进展
        1.3.1 森林更新空间格局的研究
        1.3.2 森林更新幼苗的研究
    1.4 大兴安岭蒙古栎林分布简介
    1.5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理论探讨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
        2.1.3 地质地貌
        2.1.4 植被
        2.1.5 土壤
        2.1.6 水文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设置
        2.2.2 群落物种多样性调查
        2.2.3 幼苗调查
    2.3 数据处理
        2.3.1 植物区系研究方法
        2.3.2 物种多样性的计算方法
        2.3.3 顶芽体积的测定方法
        2.3.4 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蒙古栎群落植物区系与生活型分析
        3.1.1 植物区系的基本组成
        3.1.2 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分析
        3.1.3 植物生活型分析
        3.1.4 植物水分生态类型分析
    3.2 蒙古栎群落结构及其物种多样性分析
        3.2.1 蒙古栎径级大小分布特征及分析
        3.2.2 蒙古栎林木本植物基本情况
        3.2.3 蒙古栎群落各层的重要值分析
        3.2.4 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分析
    3.3 蒙古栎种群更新分析
        3.3.1 蒙古栎种群更新苗的基本特征
        3.3.2 蒙古栎种群的更新密度
        3.3.3 蒙古栎种群的更新频度
    3.4 不同繁殖方式对蒙古栎幼苗生长及形态特征的影响
        3.4.1 不同繁殖方式对蒙古栎幼苗单株茎、叶生物量的影响
        3.4.2 不同繁殖方式对蒙古栎幼苗叶形态的影响
        3.4.3 不同繁殖方式对蒙古栎幼苗主干形态的影响
        3.4.4 不同繁殖方式对蒙古栎幼苗顶芽的影响
4 讨论
    4.1 关于植物多样性的空间格局
    4.2 更新幼苗对生境的适应性
    4.3 不同繁殖策略对种群进化的意义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翅果油树群落主要物种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关联性[J]. 许强,吕金枝,苗艳明,毕润成.  植物学报. 2016(01)
[2]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J]. 沙威,董世魁,刘世梁,刘全儒,石建斌,李晓文,苏旭坤,吴娱.  生态学杂志. 2016(02)
[3]玉龙喀什河河漫滩荒漠柽柳林实生苗更新[J]. 朱玉伟,桑巴叶,陈启民.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5(10)
[4]弄岗北热带喀斯特季节性雨林15hm2样地木本植物萌生特征[J]. 郭屹立,王斌,向悟生,丁涛,陆树华,文淑均,黄甫昭,李冬兴,李先琨.  生态学杂志. 2015(04)
[5]生态交错带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进展[J]. 程华标.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5)
[6]生物多样性不同层次尺度效应及其耦合关系研究进展[J]. 彭羽,卿凤婷,米凯,薛达元.  生态学报. 2015(02)
[7]草地和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形成与调控机制[J]. 白永飞,黄建辉,郑淑霞,潘庆民,张丽霞,周华坤,徐海量,李玉霖,马健.  植物生态学报. 2014(02)
[8]不同分布区栓皮栎实生苗更新及其影响因子[J]. 吴敏,张文辉,周建云,马闯,马莉薇.  应用生态学报. 2013(08)
[9]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管理研究进展[J]. 郑华,李屹峰,欧阳志云,罗跃初.  生态学报. 2013(03)
[10]濒危植物景东翅子树的萌生特征[J]. 袁春明,司马永康,耿云芬,郝佳波,毛云玲,罗忠华,鲁成荣,袁德财.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2(03)

博士论文
[1]内蒙古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D]. 张书理.北京林业大学 2007
[2]长白山阔叶红松林植物多样性及其群落空间结构研究[D]. 夏富才.北京林业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388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34388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4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