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互换移栽对幼苗光合生理性状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10-16 08:25
本试验通过海拔互换的技术手段,研究移栽初期和移栽一年后不同海拔来源的红松和白桦幼苗生理性状的变化。现研究结果如下:移栽初期,不同海拔来源的红松(Pinus koraiensis)和白桦(Betulaplaophylla)幼苗光合能力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对比不同海拔来源红松、白桦移栽幼苗和原海拔野生幼苗之间各项生理性状发现,包括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1)在内的生理性状差异显著(P<0.05),幼苗光谱反射指数差异性显著(P<0.05)。经过一年多的适应,不同海拔来源的白桦幼苗与移栽点的野生幼苗之间生理性状差异变的不显著(P>0.05),幼苗光谱反射指数差异也不显著(P>0.05)。红松幼苗部分生理性状与野生红松幼苗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仍有部分生理性状差异显著(P<0.05)。对比红松和白桦幼苗生理性状的变化,说明白桦幼苗的环境适应能力更强。
【文章来源】: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长白山2016年5月-2017年5月平均气温与相对湿度??
4.3结果与分析??4.3.1不同海拔来源白桦幼苗光谱曲线和光谱指数??图4、表6反应的是移栽前后不同海拔来源白桦幼苗的光谱曲线和光谱指数。??其中近红外波段可以反应植物叶片的含水量,而光谱曲线的可见光波段能够较好地??反应叶片的色素含量。由图可知,在近红外波段(700-800?nm),不同海拔高度上白??桦幼苗的差异为:海拔800?m上,来源于海拔800?m的白桦移栽幼苗>来源于海拔1200??m的白桦移栽幼苗>来源于海拔800?m的野生白桦幼苗,结果表明,来源于海拔800??m的白桦移栽幼苗含水量高于来源于海拔1200?m的白桦幼苗和来源于800?m的野生??幼苗;而在海拔1200m处,不同海拔来源的白桦幼苗在近红外波段,曲线几乎一致,??表明不同海拔高度的白桦幼苗含水量几乎相同。同时,通过分析不同海拔来源白桦??幼苗的水分指数(WI)可得,海拔800?m处的白桦幼苗含水量存在差异性,而海拔??1200?m处的白桦幼苗含水量差异性不大
滅长?Wav*l*r)gth/nfn?波长??图5不同海拔来源红松幼苗2016年和2017年光谱反射曲线??Fig.5?Spectral?reflectance?curve?of?Pinus?koraiensis?seedlings?under?different?gradient?of?light??intensity?in?2016?and?2017??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南城淮山脱毒苗移栽驯化期的光合生理[J]. 洪森荣.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7(11)
[2]白桦幼苗对不同光环境的形态适应性响应[J]. 任达,王暾,郭晋平,张芸香,刘宁.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3]不同磷处理对白桦幼苗生物量与氮磷浓度的影响[J]. 李海霞,李静,邢亚娟,白卉. 中国林副特产. 2016(05)
[4]CO2升高对红松幼苗水分生理特征与土壤含水率变化的影响[J]. 张韫,李响,张帆,廖苑如.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5(01)
[5]长白山北坡3个森林群落主要树种种间联结性[J]. 张悦,郭利平,易雪梅,曹伟,王远遐,吴培莉,姬兰柱. 生态学报. 2015(01)
[6]干旱对红松和蒙古栎幼苗生长的影响及种间竞争[J]. 吕海亮,毛子军,李娜. 植物研究. 2014(03)
[7]控制光照条件下白桦和油松幼苗的生理响应[J]. 王芳,刘宁,冯强.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2)
[8]控制光照条件下华北山地4个混交树种幼苗幼树的形态响应和可塑性[J]. 冯晓燕,刘宁,郭晋平,张芸香. 林业科学. 2013(11)
[9]不同降水及氮添加对浙江古田山4种树木幼苗光合生理生态特征与生物量的影响[J]. 闫慧,吴茜,丁佳,张守仁. 生态学报. 2013(14)
[10]控制光照强度条件下1年生连翘幼苗的生理生态响应[J]. 王芳,刘宁,王暾,冯强.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3(03)
博士论文
[1]东北林区阔叶红松林恢复途径与优化模式研究[D]. 屈红军.东北林业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八年生闽楠人工林光合特性研究[D]. 符泽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4
[2]长白山红松幼树光合生理特征季节动态研究[D]. 黄珍.北京林业大学 2014
[3]温度对不同基质育苗方式移栽棉花缓苗期生长影响的研究[D]. 李婧.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
[4]丰林自然保护区原始红松林土壤真菌多样性[D]. 陶玉柱.东北林业大学 2010
[5]水土保持型经济植物葛藤的光合特征研究[D]. 梁刚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6]水分胁迫对几种造林树种抗旱性及水分利用的影响[D]. 于成龙.东北林业大学 2004
[7]三种落叶松光合生理生态学特性比较研究[D]. 姜海凤.东北林业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439471
【文章来源】: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长白山2016年5月-2017年5月平均气温与相对湿度??
4.3结果与分析??4.3.1不同海拔来源白桦幼苗光谱曲线和光谱指数??图4、表6反应的是移栽前后不同海拔来源白桦幼苗的光谱曲线和光谱指数。??其中近红外波段可以反应植物叶片的含水量,而光谱曲线的可见光波段能够较好地??反应叶片的色素含量。由图可知,在近红外波段(700-800?nm),不同海拔高度上白??桦幼苗的差异为:海拔800?m上,来源于海拔800?m的白桦移栽幼苗>来源于海拔1200??m的白桦移栽幼苗>来源于海拔800?m的野生白桦幼苗,结果表明,来源于海拔800??m的白桦移栽幼苗含水量高于来源于海拔1200?m的白桦幼苗和来源于800?m的野生??幼苗;而在海拔1200m处,不同海拔来源的白桦幼苗在近红外波段,曲线几乎一致,??表明不同海拔高度的白桦幼苗含水量几乎相同。同时,通过分析不同海拔来源白桦??幼苗的水分指数(WI)可得,海拔800?m处的白桦幼苗含水量存在差异性,而海拔??1200?m处的白桦幼苗含水量差异性不大
滅长?Wav*l*r)gth/nfn?波长??图5不同海拔来源红松幼苗2016年和2017年光谱反射曲线??Fig.5?Spectral?reflectance?curve?of?Pinus?koraiensis?seedlings?under?different?gradient?of?light??intensity?in?2016?and?2017??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南城淮山脱毒苗移栽驯化期的光合生理[J]. 洪森荣.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7(11)
[2]白桦幼苗对不同光环境的形态适应性响应[J]. 任达,王暾,郭晋平,张芸香,刘宁.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3]不同磷处理对白桦幼苗生物量与氮磷浓度的影响[J]. 李海霞,李静,邢亚娟,白卉. 中国林副特产. 2016(05)
[4]CO2升高对红松幼苗水分生理特征与土壤含水率变化的影响[J]. 张韫,李响,张帆,廖苑如.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5(01)
[5]长白山北坡3个森林群落主要树种种间联结性[J]. 张悦,郭利平,易雪梅,曹伟,王远遐,吴培莉,姬兰柱. 生态学报. 2015(01)
[6]干旱对红松和蒙古栎幼苗生长的影响及种间竞争[J]. 吕海亮,毛子军,李娜. 植物研究. 2014(03)
[7]控制光照条件下白桦和油松幼苗的生理响应[J]. 王芳,刘宁,冯强.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2)
[8]控制光照条件下华北山地4个混交树种幼苗幼树的形态响应和可塑性[J]. 冯晓燕,刘宁,郭晋平,张芸香. 林业科学. 2013(11)
[9]不同降水及氮添加对浙江古田山4种树木幼苗光合生理生态特征与生物量的影响[J]. 闫慧,吴茜,丁佳,张守仁. 生态学报. 2013(14)
[10]控制光照强度条件下1年生连翘幼苗的生理生态响应[J]. 王芳,刘宁,王暾,冯强.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3(03)
博士论文
[1]东北林区阔叶红松林恢复途径与优化模式研究[D]. 屈红军.东北林业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八年生闽楠人工林光合特性研究[D]. 符泽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4
[2]长白山红松幼树光合生理特征季节动态研究[D]. 黄珍.北京林业大学 2014
[3]温度对不同基质育苗方式移栽棉花缓苗期生长影响的研究[D]. 李婧.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
[4]丰林自然保护区原始红松林土壤真菌多样性[D]. 陶玉柱.东北林业大学 2010
[5]水土保持型经济植物葛藤的光合特征研究[D]. 梁刚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6]水分胁迫对几种造林树种抗旱性及水分利用的影响[D]. 于成龙.东北林业大学 2004
[7]三种落叶松光合生理生态学特性比较研究[D]. 姜海凤.东北林业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4394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3439471.html